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拿 来 主 义
鲁 迅
我们来看几幅图片
在节日上,年轻人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十分热衷;
在思想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中国人思想更为开放;
在购物上,购物选择更多,追求外国的品牌热情高涨;
在饮食上,星巴克、肯德基等外国食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除娱乐影视外,外国文化的传播对我国还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这一时期,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一方面,有人采取全盘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并急于盲目输出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彰显信心,掀起一股文化复古主义的逆流;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产生了恐惧,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
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的报道,提到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去国外举办美术展览和梅兰芳准备应邀前往苏联演出的事情,并赋予其“发扬国光”的意义。《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就是鲁迅针对这些现象,对当时思想文化问题的一个发言。
写作背景
拿 来 主 义
鲁 迅
学习目标
1、领会杂文文体的针对性特征,培养“由小见大”的杂文思维。
2、能够准确分析全文的论证过程:在“破立结合”、比较辨析中提出观点,借助比喻展开论述。
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思考:
本文中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提到了几个“主义”或观点?

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送来主义
闭关主义
表现: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结果:给枪炮打破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
图为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的情形
图为1900年被八国联军火烧后的圆明园
送去主义
表现:只是送出去
结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古董
梅兰芳
古画和新画
送来主义
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各种小东西
结果:深受其害,引起中国青年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德国废枪炮
吸食鸦片
法国香粉
美国电影
日本的宣传画
小结: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送来主义,大受其害。

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反对!
反对!
反对!
拿来主义: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中心论点
得了一所大宅子!
第8段中“大宅子”比喻什么?
中外文化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借鉴中外文化的逃避者
对待“大宅子”的三种典型态度
第一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孱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中外文化的人
对待“大宅子”的三种典型态度
第二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昏蛋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崇洋媚外支持全盘西化的人
对待“大宅子”的三种典型态度
第三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废物
喻体 本 体 应采取的态度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文化遗产中精华和
糟粕共存的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文化遗产中纯粹的糟粕
完全吸收
批判地吸收
保存一点+
销毁大部分
坚决抛弃
比喻论证
鱼翅
鸦片
烟灯和烟枪
姨太太
拿来主义者对待“大宅子”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拿来主义(中心论点)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鱼翅    精华 吃掉
鸦片    精华+糟粕 送药房
烟枪烟灯  旧形式旧制度 展览,毁掉
姨太太   糟粕 走散

错误态度
正确态度
(占有、挑选)


文章写作结构
打破错误观点 → “破”
确立正确观点 → “立”
先破后立
破立结合
反对
支持
反对
支持
1~6
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中心论点)
7~9
议论文:
立论文: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立)
驳论文:
在批驳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立)
(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驳斥否定错误观点(破)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1、本段总领句
—总之,我们要拿来。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2、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什么积极作用?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4、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针对性
《大晚报》的报道 → 外来文化 → 不同文化
由小见大
2、运用很多比喻手法,使议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形象性
3、多用反语。
讽刺性
《拿来主义》作为一篇杂文,它具有什么特点?
鲁迅文章的针对性不仅局限于在某时某事,他能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发声,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阐释和结论。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讨论了对待外来文化应有的态度,请你结合材料,谈谈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合作探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