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拿 来 主 义鲁 迅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在节日上,年轻人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十分热衷;在思想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中国人思想更为开放;在购物上,购物选择更多,追求外国的品牌热情高涨;在饮食上,星巴克、肯德基等外国食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除娱乐影视外,外国文化的传播对我国还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这一时期,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一方面,有人采取全盘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并急于盲目输出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彰显信心,掀起一股文化复古主义的逆流;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产生了恐惧,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的报道,提到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去国外举办美术展览和梅兰芳准备应邀前往苏联演出的事情,并赋予其“发扬国光”的意义。《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就是鲁迅针对这些现象,对当时思想文化问题的一个发言。写作背景拿 来 主 义鲁 迅学习目标1、领会杂文文体的针对性特征,培养“由小见大”的杂文思维。2、能够准确分析全文的论证过程:在“破立结合”、比较辨析中提出观点,借助比喻展开论述。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思考:本文中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提到了几个“主义”或观点? 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送来主义 闭关主义表现: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结果:给枪炮打破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图为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的情形图为1900年被八国联军火烧后的圆明园送去主义表现:只是送出去结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古董梅兰芳古画和新画送来主义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各种小东西结果:深受其害,引起中国青年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德国废枪炮吸食鸦片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宣传画小结: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送来主义,大受其害。 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反对!反对!反对!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中心论点得了一所大宅子!第8段中“大宅子”比喻什么?中外文化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借鉴中外文化的逃避者对待“大宅子”的三种典型态度第一种错误态度指哪类人?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盲目排斥中外文化的人对待“大宅子”的三种典型态度第二种错误态度指哪类人?昏蛋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支持全盘西化的人对待“大宅子”的三种典型态度第三种错误态度指哪类人?废物喻体 本 体 应采取的态度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文化遗产中精华和糟粕共存的部分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文化遗产中纯粹的糟粕完全吸收批判地吸收保存一点+销毁大部分坚决抛弃比喻论证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姨太太拿来主义者对待“大宅子”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拿来主义(中心论点)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破鱼翅 精华 吃掉鸦片 精华+糟粕 送药房烟枪烟灯 旧形式旧制度 展览,毁掉姨太太 糟粕 走散立错误态度正确态度(占有、挑选)立破文章写作结构打破错误观点 → “破”确立正确观点 → “立”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反对支持反对支持1~6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中心论点)7~9议论文:立论文: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立)驳论文:在批驳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立)(先破后立,破立结合)驳斥否定错误观点(破)最后一段,总结全文1、本段总领句—总之,我们要拿来。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2、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4、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1、针对性《大晚报》的报道 → 外来文化 → 不同文化由小见大2、运用很多比喻手法,使议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形象性3、多用反语。讽刺性《拿来主义》作为一篇杂文,它具有什么特点?鲁迅文章的针对性不仅局限于在某时某事,他能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发声,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阐释和结论。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讨论了对待外来文化应有的态度,请你结合材料,谈谈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合作探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