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5.3 善用法律 课件(3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5.3 善用法律 课件(3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善用法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法治意识:通过分析视频以及真实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道德修养:通过分析青少年应对违法犯罪为什么需要有勇有谋时,增强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践行爱国奉献、见义勇为、遵规守据的道德要求;
健全人格:通过情境扮演如何正确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了解智斗的常见方法,做到珍爱生命。
新 闻 播 报
《少年的你》与校园欺凌
《少年的你》
高三学生魏莱对同班同学陈念长期进行欺凌—殴打、扒衣服、撕课本、剪头发、拍裸照录视频。事后,她只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我只是玩过头了。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三框 善用法律
让我们通过校园欺凌起来学习“善用法律”
★学习内容:学习教材P58-62“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学习重点:
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P58-59)( ①②③ ) ⊙
2.诉讼的含义、地位、时机、类型?(P60)(①②③④)⊙
3.青少年应对违法犯罪为什么需要有勇有谋?(P61)(①②③)
4.青少年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62)( ①②③ ) ★
一、
自主学习
7
01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思考:在电影《少年的你》中,女主角陈念在遭受同学的校园暴力以后选择了忍气吞声,如果是你,你会寻求帮助吗?为什么?
二、
知识理解
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不要害怕。邪不压正,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
校园欺凌
1.
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P58-59)( ①②③ )
①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寻求陌生人的帮助
寻求老师、家长帮助
向公安机关报告
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
寻求社会机构的帮助
寻求媒体帮助
遭遇校园暴力如何做
校园暴力触犯的法律涉及哪些?
遭遇校园暴力如何起诉?
刑法与校园暴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常见的校园暴力犯罪行为有哪些?
对未成年学生的刑事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未成年人遭受校园暴力应该如何赔偿?······
思考:想要了解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寻求谁的帮助?
1.
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P58-59)( ①②③ )
②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a.法律服务所
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出主意、解决涉及法律的事务。
b.律师事务所
回答法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法律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 ,打官司,当辩护人。
c.公证处
专门的证明机构。依照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d.法律援助中心
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校园暴力绝不仅仅是电影里的情节,这样的情节其实在校园中不断上演,无数中学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身心创伤。我们要保护好自己。
校园欺凌
9月14日,广东吴川警方通报“一名女生在楼梯间被多人殴打”事件,事发12日14时许,在一楼梯间,13岁学生吴某燕遭5名女孩殴打。
成都一中学,一名女学生因事而和同学们产生矛盾,被同学们用口罩而蒙上眼睛,都轮流上前殴打,施暴,涉事学生已被惩治。
福建南安市近日发生一起因遭受到校园欺凌而跳楼的事件,跳楼学生可能造成终身残疾,此事警方正在调查中。
互动探究:如果暴力阴影笼罩校园,他们还能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闻事实
1.
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P58-59)( ①②③ )
③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1.
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P58-59)( ①②③ )
①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周某和张某、赵某是初中同学,2020年6月张某、赵某殴打了周某,造成周某脸部软组织挫伤。事件过后,因为惧怕再次被打,周某一度不敢去上学,或是都要家长接送,给周某造成了身体伤害和精神的损害。
为维护周某的合法权益,周某的母亲将张某、赵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医疗损失和精神抚慰金。该案由法院调解后被告主动道歉并做出了赔偿。
互动探究:维护权利
周某的合法权益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维护的?
诉讼
①含义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③时机
②地位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2.
诉讼的含义、地位、时机、类型 P60(①②③④)
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争议案件的活动。
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c.刑事
诉讼
a.民事
诉讼
b.行政
诉讼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2.
诉讼的含义、地位、时机、类型 P60(①②③④)
22
02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让法律保护少年的你
如果我们身边有人正在遭遇或者遭遇了校园欺凌,我们是否应该挺身而出?为什么?
灵魂之问
3.
青少年应对违法犯罪为什么需要有勇有谋?P61(①②③)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勇)
②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有勇)
③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有谋)
互动探究:令人痛心的校园暴力事件
小盛是江苏一名15岁的中学生,听说范某要去殴打一名初一的小男生,出于善心对其进行了劝说,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把消息传了出去。
因为此事,小盛被范某认识的社会大哥威胁,曾一度不敢上学。最终小盛被他们引到一个隐蔽处,打成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
小盛的母亲接受采访时说到,孩子平时有事都会告知父母,但此事未跟父母提及丝毫。
思考:这个令人痛心的事件启示我们在与不法行为斗争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①敢于斗争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善于斗争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4.
青少年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62(①②③)
“以暴制暴,跟这种死性不改的人只能这种方法。最好是先把自己的体能训练好。才能保护自己或别人。正所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给他知道你的能力。”
“以暴制暴。你要是个男的就别怕他们人多,你要是个女的就给自己的哥哥们打声招呼,让他们帮你。”
“在包里背一块砖头,见谁拍谁。” ——节选自网友留言
思考:应对校园暴力以暴制暴是好的方法吗?
4.
青少年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62(①②③)
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
(践行法治)
4.
青少年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62(①②③)
①敢于斗争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善于斗争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
③践行法治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保护好作案现场

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5.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P62(①②③④⑤)
在《少年的你》里,陈念因为缺乏法治意识,被欺负后选择屈辱地忍耐,过失致人死亡后选择隐瞒事实真相,造成了更大的悲剧。希望我们被生活疼爱,如果没有,请勇敢一点,记住,法律站在正义一边。
教师寄语
善用法律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有勇有谋 应对
违法犯罪
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
2.诉讼的含义、地位、时机、类型?
3.青少年应对违法犯罪为什么需要有勇有谋?4.青少年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课堂总结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1.在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下列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①被别班同学欺负向老师求助
②买了盗版书籍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书店售假这一行为
③被社会青年拦截时要勇敢地与其搏斗
④父亲工资遭遇“老赖”长期拖欠得不到解决时,建议父亲通过打官司解决问题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拓展延伸
2.某校九年级学生小慧所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幅“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标语。对于扫黑除恶,下列与小慧身份相适应的正确行为是( )
①遇到不法侵犯,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
②依法从严惩处黑恶势力,矫治不良行为
③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防止冤假错案
④发现涉黑涉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3.中学生小强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有人在撬家里大门门锁,小强见状灵机一动,大喊:“爸爸,你从公安局值班回来啦!”歹徒闻讯转身逃走。小强的这一举动说明他( )
A.事事都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
B.胆小怕事,不敢和歹徒正面搏斗
C.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有勇有谋
D.没有履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