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简单机械(滑轮)复习(学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节 简单机械(滑轮)复习(学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简单机械二 滑轮复习
知识点一:滑轮
滑轮:是一种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根据滑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将滑轮分成定滑轮、动滑轮两类。
用定滑轮、动滑轮又可以组装成不同的滑轮组。
知识点二:定滑轮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变(固定不动)。
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支点为滑轮的轴心,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归纳总结:该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位置不随重物一起移动,把这种滑轮叫定滑轮。
定滑轮不省力(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G时,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F=G)
不省距离(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若重物被提升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h)
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例1 例2 例3
例1: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移动物体A,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F1、F2、F3的力,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例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经绕过定滑轮的细绳连在一起,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A上作用一水平力F,将它以0.1m/s的速度向左匀速拉动。已知AB之间的摩擦力为40N,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80N,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_。
例3:如图所示,绳子通过光滑环(定滑轮)悬挂一个重50N的物体,一个小孩拉着绳端从环正下方出发,沿水平地面向右走过3m,已知开始时,绳端与圆环的距离为4m。在这一过程中,小孩的拉力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J。
例4: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g=10N/kg。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匀速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知识点三:动滑轮
定义: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相当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支点为滑轮与绳子相切的切点,动力臂等于滑轮的直径,阻力臂为滑轮的半径)。
归纳总结:该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把这种滑轮叫动滑轮。
动滑轮省力(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G时,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F=1/2G)
费距离(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若重物被提升的高度为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当竖直向上用力时,动滑轮的动力臂为轮的直径,阻力臂为轮的半径,因此,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例1 例2 例3
例1:如图所示,动滑轮重1N,物体重7N,当AB=3OB时,为使轻质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端所加的力应为______。
例2:如图所示,用l0N的力F竖直向上拉动滑轮,物体A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2m,滑轮的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8J B.拉力F的功率为4W
C.A的重力为5N D.滑轮重力为4N
例3:如图所示,物体G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了0.3m,物体G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N,拉力F做的功为____J。
例4: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N,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
例5:利用动滑轮将重物G沿斜面运动拉上去。已知斜面高为h,长为l=2h、拉力为F。若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面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F=G B.F= C.F= D.F=
例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的质量m=10kg,在F的作用下,物体以0.4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求:(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滑轮轴上摩擦)
拉力F为多少牛?
物体受到水平面的阻力是多少牛?
在10s内拉力做功多少焦耳?
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知识点四、滑轮组
构成:实际应用时,常常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使用时,动滑轮和物体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那么拉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例1 例2
例1:如图所示,物体A、B分别重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滑轮摩擦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的大小______。
例2:如图所示,物体A重120N,此时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以0.2m/s的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以原速度匀速上升,需要对A施加100N水平向左的拉力,则(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则B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A向左运动时拉力功率为__________。
例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搬运物体A。已知物体A的重力为100牛。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5秒内运动了10米。物体A所受的阻力是重力的0.3倍,不计 滑轮的重和绳子摩擦。对此过程的分析,合理的是 ( )
A.两个滑轮都是动滑轮,在计算效率时要考虑物体所受摩擦力
B.物体A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为0牛
C.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功为1000焦,功率为200瓦
D.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拉力F为30牛
知识点五:滑轮机械效率
例1: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动(每个滑轮等重,忽略绳重及各种摩擦力),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时应该_________拉动绳子使钩码上升。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小强用丙装置也将钩码匀速提升了5cm,则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例2:在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张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运动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__
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η甲________η乙
实验后小张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他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如图所示,工人通过滑轮组使重900N的箱子以0.4m/s的速度从地面升到12m高的五楼上。求:
工人拉绳子的速度是多少?
工人吊起箱子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工人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参考答案
知识点二:
例1:D
例2:16W
例3:不变,50J
例4:(1)400N, 150N
知识点三:
例1: 2N
例2:A
例3:1N;0.6J
例4:C
例5:C
例6: (1)20N;(2)10N;(3)40J;(4)4W
知识点四:
例1:10N
例2:25N;20W
例3:B
知识点五:
例1:(1)沿竖直方向匀速;(2)73.5%;83.3%
例2:(1)G/3F×100%;(2)>;(3)利用乙装置,分别将不同数量的钩码提升相同高度,测量其机械效率进行比较。
例3:(1)0.8m/s;(2)10800J;(3)450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