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以礼待人课件(25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以礼待人课件(25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夏森老人已经98岁高龄;这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老人是中国社科院原外事局研究员,退休后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省吃俭用捐了203.2万元,其中100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截至目前资助182名贫困孩子圆了大学梦。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她颁奖。。。
提示:在接总书记颁发证书之前,年近百旬的老人,两次想站起来,这是对总书记的尊重,更是自己礼貌和修养的体现。
思考:1.老人两次想站起来接受证书,体现了什么?
第2节 以礼待人
自主学习
1、礼的含义和表现
2、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板块一:待人礼为先
思考:图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礼仪?
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品质
习大大和出席的嘉宾们都着装规范
仪表端庄
夏森老人几次欲奋力站起、
习总书记弯腰颁奖致敬
举止文明
习大大亲切慰问夏森老人、夏森老人言表感谢
语言文明
外在表现
内在体现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弯腰颁奖致敬,夏森老人几次欲奋力站起,总书记轻轻拦下老人,老人接过证书随轮椅转身向现场致意……
1.礼的含义和表现 P37
(1)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活动:请同学们讨论并列举身边的无礼行为,并分析其危害。
要求:可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无礼行为进行思考,表述清晰,符合逻辑。
爆粗口
图书馆霸座
高铁上脱鞋
一、待人礼为先
自身:影响人际关系,破坏自身形象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随地乱扔垃圾
公共场合抽烟
一、待人礼为先
社会:影响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和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高空抛物
为什么只有中国游客有这样的“礼遇”?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国外旅游景区用中文标注的警示语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P37~P39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层面)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层面)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层面)
板块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古代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因路不熟,眼见天色已晚却找不到客栈。忽然见前面有位老人,他催马向前大声问道:“哎!老头,多远才有客栈?”老人转身看了看,心中很是不悦,斥道:“无礼。”书生以为是“五里”,连声谢都没说,便扬鞭策马径直走了。
材料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小故事·大启发:
思考:各行各业都有仪表要求,这说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做到?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P39~P40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课堂小结
( )11.(教材素材改编题)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汉代扬雄也提出:“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这说明文明有礼
A.主要表现为举止端庄  B.体现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C.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D.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D
( )12.(跨学科·语文)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下列语句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D.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C
A B C D
( )13.(创新考法)下列漫画与其他漫画寓意不一致的是
B
( )14.(教材素材改编题)杨时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门口静静等候。过了良久,他们的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程颐觉察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于是赶忙起身迎他们进屋。此故事告诉我们
①要行己有耻,平等待人 ②要态度谦和,以礼待人 
③要讲信修睦,随机应变 ④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A
【解析】材料讲述了“程门立雪”的故事。此故事告诉我们要态度谦和,以礼待人,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所以②④正确;①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③错误,讲信修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要遵守原则,我们要由衷地尊重他人,而不是随机应变。故选A。
【解析】D错误,请人谅解要说“包涵”,对帮助自己的人要说“谢谢”,用语不当,不符合题意。
( )15.(跨学科·语文)细节显现人品,用语衬托修养。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A.中秋节与朋友聚餐时,小吴的爸爸因有事要先走,他向大家说“失陪”
B.毕业多年,小涛去看望老师,离开时他对出门送行的老师说“请留步”
C.乘地铁时,小颖赶时间想赶紧出站,她对周围的乘客说“劳驾让一下”
D.小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演讲比赛,她对帮忙审核文稿的老师说“请包涵”
D
《折柳寄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