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课件31张PPT+ 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敬畏生命(课件31张PPT+ 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运用你的经验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敬畏生命
清明扫墓
向烈士陵园献花圈
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新知导入
对祖先、先烈的追思,对遇难者的追念,是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要敬畏生命。
第八课 探问生命
8.2 敬畏生命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
感。
法治观念: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学会珍爱自己生命的权利,
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履行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利的义务。
健全人格:理解为什么敬畏生命,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理解个体
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理解为什么生命至上
【学习难点】
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主问题1
1、为什么生命至上(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对生命的敬畏是如何产生的?
2)如何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3分钟朗读1分钟圈画标记)
朗读P93-96,结合文中材料独立思考要点,圈画重点,标记问题
第二步:互学要求(3分钟)
D号先讲,C号补充,组长总结,达成共识。
第三步:展学要求
CD号分别展示,B号补充,A总结
第一学程 生命至上
上面的图片说明了什么?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2020年1月26日,41岁的篮球传奇巨星科比-布莱恩特,飞机事故中去世。
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两座建筑,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 。
河南强降雨致302人遇难, 郑州292人。
自然灾害
人为的灾难
不可预知的结束
创设情境
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
视频说明了什么?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
观看视频和图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2)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
补充1)对生命的敬畏是如何产生的?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3)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1)国家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医师节”?
医师和医务人员是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设立“医师节”,有助于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
(2)这个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尊重医学,敬畏生命。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给我们什么启示?
补充 2)如何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1)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2)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众志成城抗疫情,致敬每一个最美的逆行者!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在疫情面前,每一位坚守岗位的人都是令人尊敬的“最美逆行者”。
人人奋斗,人人奉献,我们的国家才能日益强大,我们的社会才能阔步向前,我们的家园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为什么终南山等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
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负重前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
补充3)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1)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知识拓展
1.为什么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之情;
(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课堂笔记
主问题2
2.如何敬畏生命?(如何做到休戚与共? )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3分钟朗读1分钟圈画标记)
朗读P93-96,结合文中材料独立思考要点,圈画重点,标记问题
第二步:互学要求(3分钟)
D号先讲,C号补充,组长总结,达成共识。
第三步:展学要求
CD号分别展示,B号补充,A总结
第二学程 休戚与共
我是一个生命
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与感悟
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让座”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给我们带来的是感动;
“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帮助,给我们带来的是和谐与互助;
“蹲下去”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给我们带来的是自尊;
“陪伴和分享”体现的是对长辈的孝敬,给我们带来的是亲情和温暖。
探究与分享P97
让座
我是你的拐杖
蹲下去
陪伴和分享
(1)上述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他们都做到了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申请志愿加入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为赢得抗击病毒战斗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随时听候调令,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考:481名医务工作者递交疫情防控请战书,说明什么?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如何敬畏生命?(如何做到休戚与共? )
课堂笔记
(1)敬畏生命,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推己及人)
(2)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生活。
课堂总结
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
休戚与共
1.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珍爱他人的生命。
1 .敬畏生命就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生命;
2.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3 .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原因
(做法)
理解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课堂练习
1、“国之兴也,视民如伤。”4月4日清明节,我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庄重肃穆的仪式中就包括默哀3分钟。行礼如仪,在深切的集体默哀中,你读出了(  )
①缅怀逝者,也是敬重生命、珍爱生命
②对新冠病毒的痛恨
③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④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我们在磨难中成长奋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广大群众响应政府号召,不串门、不聚集、出门戴口罩,主动配合居家隔离、上报出行史、出示健康码。并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这些行为所展现的美好品质是(  )
①敬畏生命,珍视生命
②诚实守信,信守承诺
③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④开朗豁达,以礼待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3、许多野生生物能够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药材;许多生物能够为人类提供食品、医药、化工及制造业的原料;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色彩纷呈的花木及神态各异的动物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启示我们(  )
①要珍爱生命
②要尊重大自然
③自然界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各种资源
④大自然的其他生命是服务于人类的
A.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4.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中国古人就是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畏惧之心中自觉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 ②我们对生命有敬畏感,才会很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走向道德的生活 ③中国古人比现在的中国人道德素质高 ④如果我们没有敬畏心,就有可能践踏生命、违法乱纪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5.某校七年级(4)班的同学在班会上,就“敬畏生命”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红说:“人的生命十分宝贵,它完全属于自己。”
B.小林说:“人的生命生来就是脆弱的,所以要敬畏生命。”
C.小军说:“我敬畏生命是因为老师让我这样做。”
D.小梅说:“珍爱他人生命应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
D
课堂练习
6.记者采访复旦投毒案的投毒者林森浩时,林森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倒流。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对生命敬畏,才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启示我们( )
① 敬畏生命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③敬畏生命,才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 ④敬畏生命,才会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课堂练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8.2教学设计
课题 8.2敬畏生命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敬畏生命”“中国医师节”等多样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懂得生命至上的内在含义,理解为什么要敬畏生命。通过“我是一个生命”的“阅读感悟”和“善的力量”等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理解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休戚与共的关系,进而深化对怎样敬畏生命的认识:敬畏生命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 感。法治观念: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学会珍爱自己生命的权利, 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履行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利的义务。健全人格:理解为什么敬畏生命,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理解个体 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学会善待身边的人。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 理解为什么生命至上
难点 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人们寄托哀思。学生 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回答。师:是呀,生命无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学生看图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讲授新课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 生命至上 学习任务主问题1.为什么生命至上(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对生命的敬畏是如何产生的? 2)如何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3分钟朗读1分钟圈画标记)朗读P93-96,结合文中材料独立思考要点,圈画重点,标记问题第二步:互学要求(3分钟)D号先讲,C号补充,组长总结,达成共识。第三步:展学要求CD号分别展示,B号补充,A总结主问题1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引导学生懂得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对生命的敬畏首先体现在要珍视生命,深化学生对生命至上的思考。【探究感悟1】1.为什么生命至上PPT展示:河南强降雨、美国国会大厦撞击、篮球传奇巨星科比-布莱恩特,飞机事故中去世图片;思考:图片说明了什么?明确: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PPT展示一组抗疫图片,思考:图片说明了什么?明确: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补充1)对生命的敬畏是如何产生的?(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3)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探究感悟2】1.为什么生命至上探究分享P94,思考:(1)国家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医师节”?(2)这个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意义?(3)给我们什么启示?明确:(1)医师和医务人员是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设立“医师节”,有助于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有利于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尊重医学,敬畏生命。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补充 2)如何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1)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2)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探究与分享】P95为什么终南山等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明确: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负重前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补充3)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1)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2)“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主问题1预设答案1.为什么生命至上(为什么要敬畏生命)?(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之情;(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生命至上,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学生自学、同桌互学、班内小组代表展学,解决学习任务。学生认真思考,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回答问题。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学习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学程: 休戚与共 学习任务主问题2.如何敬畏生命?(如何做到休戚与共? )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3分钟朗读1分钟圈画标记)朗读P93-96,结合文中材料独立思考要点,圈画重点,标记问题第二步:互学要求(3分钟)D号先讲,C号补充,组长总结,达成共识。第三步:展学要求CD号分别展示,B号补充,A总结主问题2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引导学生扩展到对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关系的思考,从而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引导帮助学生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阅读感悟】P96“我是一个生命”PPT展示图片: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探究与分享】P97PPT展示图片:1.上述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座”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给我们带来的是感动;“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帮助,给我们带来的是和谐与互助;“蹲下去”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给我们带来的是自尊;“陪伴和分享”体现的是对长辈的孝敬,给我们带来的是亲情和温暖。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他们都做到了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明确: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PPT展示,思考:481名医务工作者递交疫情防控请战书,说明什么?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主问题2预设答案2.如何敬畏生命?(如何做到休戚与共?①敬畏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学生自学、同桌互学、班内小组代表展学,解决学习任务。学生观看视频,结合教材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回答问题。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学习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练习 1、“国之兴也,视民如伤。”4月4日清明节,我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庄重肃穆的仪式中就包括默哀3分钟。行礼如仪,在深切的集体默哀中,你读出了(C  )
①缅怀逝者,也是敬重生命、珍爱生命
②对新冠病毒的痛恨
③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④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我们在磨难中成长奋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广大群众响应政府号召,不串门、不聚集、出门戴口罩,主动配合居家隔离、上报出行史、出示健康码。并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这些行为所展现的美好品质是( A )
①敬畏生命,珍视生命
②诚实守信,信守承诺
③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④开朗豁达,以礼待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许多野生生物能够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药材;许多生物能够为人类提供食品、医药、化工及制造业的原料;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色彩纷呈的花木及神态各异的动物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启示我们( B )
①要珍爱生命
②要尊重大自然
③自然界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各种资源
④大自然的其他生命是服务于人类的A.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4.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中国古人就是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畏惧之心中自觉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C )①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 ②我们对生命有敬畏感,才会很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走向道德的生活 ③中国古人比现在的中国人道德素质高 ④如果我们没有敬畏心,就有可能践踏生命、违法乱纪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5.某校七年级(4)班的同学在班会上,就“敬畏生命”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D )A.小红说:“人的生命十分宝贵,它完全属于自己。”B.小林说:“人的生命生来就是脆弱的,所以要敬畏生命。”C.小军说:“我敬畏生命是因为老师让我这样做。”D.小梅说:“珍爱他人生命应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6.记者采访复旦投毒案的投毒者林森浩时,林森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倒流。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对生命敬畏,才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启示我们( B )① 敬畏生命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③敬畏生命,才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 ④敬畏生命,才会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学生当堂练习,作答,纠错。 及时巩固强化理解,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正确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认真倾听讲解,积极配合老师梳理知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思辨思维。
板书 学生仿照思维导图,细化问题,整理思维导图。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大处着眼,细节理解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