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发愣 坑沿 戒指 普升 B.尸首 慌忙 红稠 枪栓C.迈开 妨备 趁着 芦花 D.铅笔 扒开 胳膊 劫难2.下列句子中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来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 )不沉底,( )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A.虽然……但是…… B.不但……还……C.即使……也…… D.因为……所以……3.下面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晋察冀(jìn) 还乡河(hái) 扭身(niǔ) 絮叨(xù)B.鼓囊囊(nāng) 姥姥(lǎo) 枪栓(shuān) 捆绑(kǔn)C.土炕(kēng) 糠皮(kāng) 劫难(jié) 胳膊(gē)D.枪毙(bì) 呜呜(wū) 敌人(dí) 尸首(hù)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是( )A.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B.“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C.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D.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5.课文《小英雄雨来》第1自然段写还乡河的景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B.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C.把家乡的美丽与敌人的丑恶作对比 D.为雨来脱险埋下伏笔二、填空题6.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1)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2)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7.《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______,在书中,雨来给八路军送______信。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补充句子。相看两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等待着。(把句子写得更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用加点的词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挂在绳子上的十双芦花鞋就落满了雪。(把句子写得更简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要求改写句子1.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改变语序,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蓝色的天上飘着红绸似的浮云。(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苇塘的芦花飘飘悠悠地飞着。(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10.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段中对还乡河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12.联系课文,你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怎样理解“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按要求填空,回答问题。1.《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时期的事,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共分成______部分,可以用小标题依次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芦花( )的时候,远远( )去,( )的芦苇上像( )了一层( )的白雪。风一吹,( )的苇絮就( )地飞起来,把这十几家小房屋都( )在( )的芦花里。这是_____描写,这部分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还有两处这样的写法,把它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A项“普升”应为“晋升”;B项“红稠”应为“红绸”;C项“妨备”应为“防备”。D项全部正确。2.B【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填空。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是在不沉底的语义上的递进,因此用关联词“不但……还……”。A项“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C项“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D项“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3.B【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A项还乡河(hái)应为(huái);C项土炕(kēng)应为(kàng);D项尸首(hù)应为( shī)。4.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B项说话人在中间,说字后面用逗号。5.D【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第一自然段写还乡河的景色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画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名把家乡的美丽与敌人的丑恶作对比,文章第五自然段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为雨来脱险埋下伏笔。6. 比喻 夸张【详解】7. 管桦 鸡毛【详解】本题考查《小英雄雨来》的文学常识。《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著名诗人、作家管桦。熟悉这本小说内容的,不难知道雨来给八路军送的是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雨来克服了自己对深夜的恐惧,在面对不明人员时,机智地把信埋入地里。当知道来人是认识的王二哥时,才把信重新找出来。8. 只有敬亭山 示例: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 示例:洗毛巾时先将毛巾用开水煮沸10分钟左右,然后用肥皂洗涤,再用清水充分洗净。 鞋落满了雪。【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型的变换以及诗歌默写,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1)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默写,本句诗出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2)本题考查的是扩写句子,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所以本句话可以扩写为,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3)本题考查的是用加点字造句,家电在是表示顺序的词语,所以用加点字造句时也要写出一件事的前后顺序即可。例如可以写成,洗毛巾时先将毛巾用开水煮沸10分钟左右,然后用肥皂洗涤,再用清水充分洗净。(4)本题考查的是缩写句子,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所以本句话可以缩写为,鞋落满了雪。9. 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雨来最喜欢。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芦花飞着。【详解】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变词语顺序。变换语序要明确句式经过变换之后、只是句子的形式发生变化、可以在语句中微调、但不能随便删减,保证不改变这个原句的意思。2.本题旨在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比喻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清楚即可。3.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10.这一段主要写了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的悲痛之情。11.环境的描写衬托出人们内心的悲伤,他们多么希望雨来没有牺牲,而是好好地活着。12.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热爱祖国的孩子。13.有志气不在乎年纪大小,指人贵有志,年纪小的人也可以很有志气。10.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该片段主要写了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之后的悲痛,由“老人们含着泪”“呜呜地哭了”等可以看出。1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用环境的美好来衬托出人们内心的悲伤,同时表达出人们希望雨来没有牺牲的心情。12.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雨来遭受折磨却仍旧坚持,并且靠自己的智慧最终存活了下来,可以看出雨来的聪明机智,坚强不屈和热爱祖国。1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有志不在年高是指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乎年纪大小;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本文中的这句话用来形容雨来,主要是说明虽然雨来年纪小,但他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14. 抗日战争 事情发展 六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 爸爸归来 掩护李大叔 与鬼子作斗争 雨来没有死 开 望 黄绿 盖 厚厚 鹅毛般 飘飘悠悠 罩 柔软 景物 主要写了芦花村的美 ①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②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游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详解】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