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复习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复习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42张PPT。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1.禅让制:尧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2.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________”。特别提示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家天下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特别提示
(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武王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约公元前
2070年约公元前
1600年约公元前
1046年约公元前
1600年公元前
1046年公元前
771年禹汤周武王桀纣周幽王殷镐青铜文明1.青铜制造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___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__。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盛行举世闻名的“________”文化,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2.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3.农业:“五谷”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三星堆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1.东周: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齐、楚、燕、韩、
赵、魏、秦会盟大规模战争、兼并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
诸侯国的数目进一步减
少,为秦的最终统一奠
定了基础C4BD周春秋五霸说法一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A齐桓公E楚庄王4周春秋五霸说法二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特别提示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的原因: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土地 耕战 县制 # 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发展了农业,增加了国家收入感受变法# 加强了国家管理特别提示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1.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商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
(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民意(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而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因此变法能够成功。
(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条件。2.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应用。
(2)各国水利工程的修建(如都江堰等)。
(3)各国的变法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如商鞅变法等)。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儒家:孔子 孟子道家:老子 庄子 兵家:法家:墨家:韩非子 墨子 孙武(子) 孙膑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鲁国人。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提出了“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影响: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孔子教育思想“苛政猛于虎”
政治:仁的学说;以德教化,
以礼治国,克己复礼。 教育: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又有怎样的      教育主张?“仁”的思想爱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学术态度上: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上: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术成就上: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
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
动性、积极性,等等。
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1.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其主张:1)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2)宣扬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孟 子 老子 ,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 子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庄子—---周庄--------无为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非攻”韩非  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
  认为历史向前发展,改革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孙 子 孙武, 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 膑著有《孙膑兵法》。
主张“事备而后动”。春秋
晚期孟子战国
时期《孟子》孔子《论语》“仁政”“民贵”
“君轻”“仁”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兼爱1.孔子“仁”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启示?
(1)主要内容: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孔子的“仁”包括一切美德,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为政以德”是其政治思想,是“仁”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2)启示: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百姓生活,构建和谐、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儒家思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认同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民族自豪感。[解析] B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贡献。《论语》不是孔子编写,是孔子弟子在他死后收集其言论整理成的一部书,故选B。例 2011年12月12日晚,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开幕式,并为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奖获奖者颁奖。孔子的贡献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创立儒家思想
B.编写《论语》一书
C.提出“仁”的学说
D.主张“因材施教”B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应的现代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公平教育的理念;维护和平,构建和谐社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下列经典格言体现了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视人之身,若视己身
D.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儒家
---道家
---墨家
---兵家将下面的人物与当今的思想观点连线,并说出其思想主张的渊源人物 现今思想主张及观点 思想渊源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老子
孙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礼治文明
团结友善(公民道德规范) “兼爱”思想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非攻”
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有教无类
廉正、廉洁、自律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依法治国 法治
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以不变应万变 无为而治
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资方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选择题?
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主张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
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 ( )
A. 以“德”教化人民 B. 以“礼”治理国?
C.“有教无类” D. “因材施教”?
2.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德准则
的是 (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3.在战国百家思想中,受到秦国统治者青睐的是 (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4.(2009·丽水)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孔子从外
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人了没有?”这体现了孔子的 ( )
A.“仁”的思想 B.“君轻”思想?
C.“无为”主张 D.“兼爱”主张5.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的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
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
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 )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孙子 ?
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思想已被许多商家视为成功的秘
诀。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我国古代军事家 ( )
A. 孙武 B. 老子?
C. 庄子 D. 韩非子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哲言蕴涵它出自我
国古代的思想家 (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孙武
9.儒家思想的许多内涵对今天仍有启迪。下列观点属于儒家思
想的是 ( )
①“民贵”“君轻” ②“克己复礼”?
③“兼爱”“非攻” ④“法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0.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
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 ②秦始皇对儒家思想
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③汉武帝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
④战国时期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我国春
秋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名言?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 孔子;仁。???
(2)“和”字从古到的今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请
用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加以简要说明。??
? 爱好和平 墨子,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
(3)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
经济文化交流。说出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个人物。
海上—郑和;陆上—张骞。1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表格。⑦“法治” 依法治国①“有教无类”教育公平⑥“兼爱”“非攻”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②以德治国 “仁政”,轻徭薄赋以人为本④主张“无为”,顺应自然人地和谐,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