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草原》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原》
学习目标 学会学会“毯、陈、裳”等 8 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 18 个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背诵第 1 自然段。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如何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拟定教学 课时 2 课时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感受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环节一: 阅读单元导语,引入新课学习 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如何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学习目标。 你见过草原吗?提到草原,你的脑海中会闪现出怎样的画面或诗 词?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板书课题: 草原)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 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的。(出示作家简介,了解老舍) 学生自读单元导 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分享交流课前预习查找到的资料 了解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单元学习要求, 明确本单元学习的重点——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 课前交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为学习做好准 备。
环节二: 初 读 课 1.认读生字表。指名读组词。挑选最易读错写错的字,再读再写。 扫清字词障碍
文,整体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讨论, 字词的学习即使到了
感知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 高年级也不应该忽视
3.再次大声朗读课文,强化生字词 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
的?写了哪些内容?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说说每一
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一)细读品味,感受“风光美” 1.用心地读第 1 小节课文,说说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原之 美?按照什么顺序?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作者展现了草原特有的景物,每一处的景物都别有一番风味,再读读,看老舍先生是怎么把你喜欢的景物写美 的。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他们在回味什么?点出拟人的写法。 学习如何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什么? (二)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生自读课文 2—5 节。(边读边划, 找出描写蒙汉情深的语句,并在感触较深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蒙汉情深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根据学生发言,逐一梳理) 重点理解(迎接——热情) (款待——盛情) (话别——深情)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 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响起。 学生学习,并交流
在读中思考在思中品味 感受作者写法 帮助学生从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
环节三: 细 读 品味,抓住单元语文要素,有目的研读课文。 学习体会拟人写法的好处 发散思维,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自读课文圈画语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情感,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
各抒己见交流理解
欣赏感受 课件图片和音乐的感 官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师导: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回味无穷。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看着送别的场面,回味着蒙古兄弟的真诚热情, 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依依不舍)难怪老舍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如果你就是蒙古同胞, 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师: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那份依依惜别之情。 倾听思考 理解重点语句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表达心声
朗读感受
环节四: 回顾过 程,总结方法。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这节课我们从文中所写感受到蒙古族同胞喜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 是那样和谐,蒙汉情深永珍藏。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从所读的内容想开 去,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掌握方法 回顾全文,总结方法。
板书设计 板书: 草原 风光美 人情美 天空:明朗 平地:一碧千里 小丘:翠色欲流 草原景美 热情迎客 蒙汉情深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