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 道德与法治 授课年级 九年级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框内容是九年级道法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课内容由“法治政府”和“厉行法治”两目组成,具体内容是: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主要引导学生增强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第三课民主中国学习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法治政府的建设要求与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明确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明确建设民主法治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民主与法治主题的完结篇,也是八年级下册法律专刊的最终答卷。 本课内容主要体现并落实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法治观念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和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五个方向。本课的内容中“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观念”等,这就是在落实核心素养中的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的这一方面要求。“成为依法治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的内容的学习,体现了责任意识核心素养的要求。 本课内容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同时锻炼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遵守规则和法律观念,培养法治意识,提升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2.学习者分析经过八年级下册法治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坚持依宪治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行政机关等内容,学生对本课内容会感到熟悉。但其对于法的理解仍处在表面的理解,本框内容会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性思考,明确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已经逐步意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明确的知晓法治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生活中遇到困惑该如何解决仍然没有头绪。思想过于片面,思考有所欠缺。 通过本堂课,帮助学生明确我国正在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明确建设民主法治中国的必要性,作为青少年,要贡献自身的力量,同时在坚定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增强法治观念、责任意识。3.学习目标确定通过创设情景,“小强的困惑”,使学生充分调动思维,明确法治政府的概念及重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培育政治认同。 通过多媒体展示法治政府建设案例,明确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核心,总结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通过“你身边的法治”,学生收集身边法治的案例,感悟法治中国的建设人人有责,总结如何多方面厉行法治。在活动探究中增强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健全人格的核心素养的落实。 小组合作分析主题,总结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明确建设民主法治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政府依法行政。 难点:如何厉行法治。5.学习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本课知识 掌握程度 (25分)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5分) 小组内活动的水平 (25分) 小组互评交流展示 (25分)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小强的困惑教师活动1 多媒体展示小强的困惑,提出问题: 你可以帮他解决吗?为什么? 为什么建设法治政府?学生活动1 1.小组分析、整理问题答案 2.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以同龄人的困惑引发讨论,激发学生活动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充分讨论分析,明确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法治政府重要性。环节二:多媒体展示法治政府建设案例教师活动2 多媒体展示法治政府建设视频。谈谈政府为什么依法行政?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学生活动2 1.小组讨论,分析。 2.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目的使学生明白,必须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直接关系到民主政治的实现,并且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要坚持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培育政治认同,坚定政治方向。环节三:你身边的法治教师活动3 1.提出问题:为什么、如何厉行法治? 2.总结答案。学生活动3 展示收集的个人、国家机关厉行法治的案例 小组讨论思考问题,整理答案。 回答问题,其余小组补充。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提升动手能力,利用初步掌握的基础知识去分析为什么、如何厉行法治,培养学生从客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感悟法治中国的建设人人有责。在活动探究中增强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健全人格的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积极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观察评测每个小组收集资料、讨论的程度,及时参与到那些讨论不积极的小组,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环节四:知识梳理教师活动4 多媒体展示视频,结合已学知识,提出问题: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活动4 1.思考问题,整理答案。 2.回答问题,学生补充。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就能够对“建设民主法治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一核心概念产生整体性认知,并对民主与法治两者之间的关系达成深度理解。同时在学 科实践中,学生用民主法治的学科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也培育了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7.板书设计法治政府 政府作用、宗旨、工作要求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为什么厉行法治 如何厉行法治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第四课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预计时间十五分钟) 一、法治政府 1、广东省东莞市政府创新管理,开通官方微博,力求做到“对网上炒作苗头第一时间发声,对网上热点问题第一时间回应,对网上不实信息第一时间澄清,对网上串联煽动第一时间处理”,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该项举措体现了政府( ) ①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②坚定求真务实的工作信心 ③打造阳光政府的决心 ④扩大人民民主权利的诚心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政府权力时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这表明( ) A、法治政府要在道德轨道上运行 B、在法治社会,政府要无为而治,少管乃至不管 C、政府要自觉做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 D、只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能做到依法治国 二、法治国家 3、“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这段话表明( ) A.治国安邦要依靠法律 B.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德治和法治结合起来 C.法律体现和维护道德,对道德有促进作用 D.道德和法律具有同等的约束力 4、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材料二2018年6月29日至7月28日,《电子商务法(草案三次审议稿)》向杜会广泛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上万条。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行。 材料三《电子商务法》第八十七条:依法负有电子商务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守、滥用职权、狗私舞弊,或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结合材料思考:如何厉行法治? 三、实践性作业 班级组织一节“模拟法庭”活动课,体会“公正司法”在“厉行法治”中的重要作用。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并对这一内容与学生共同进行了时政评述的教学片段。通过一这环节的教学明确了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学生征集厉行法治的案例,这一环节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提升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本课内容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10.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的教学我从“法治政府的建设---厉行法治---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厉行法治,结合第三课民主中国的内容,分析在我国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校园情境入手,最后在引导学生回到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置进阶问题,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认知发展。但是,由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较陌生,出现完成探究后的分享观点表达不够全面问题。 改进方法:课前可以复习第三课知识点,加深印象,让学生们对所学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后再进行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