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3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课内探究】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情境创设】图片展示A:我们这里一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B:我们这里一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C: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同一时间各个区域的气候却大不相同,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地球上丰富多变的气候,了解各个区域气候的形成及其特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知识点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世界各地的气候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可以将气候划分为若干种类型。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主要是通过当地的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指标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来概括的。(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探究一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探究二 你知道不同气候类型有怎样的特点?知识点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纬度位置不同,接受的太阳热量也就不同。一般是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相反。离海近降水多,内陆降水少。近海而海风吹不到的地区,降水也少。海拔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探究一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气候特征会千差万别呢?探究二 乌鲁木齐和北京大致处在同一纬度上,两者气候是否有差异 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 拉萨和成都大致处在同一纬度上,两者气候是否有差异 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气候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联系南北方的生活差异和温度环境特点,做简单的分析。(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探究一 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说明不同气候下人类生活的差异。三、课堂练习1、下列气候现象,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是A.我国新疆地区降水稀少B.两极地区终年寒冷C.安第斯山脉西侧降水丰富D.赤道地区终年高温2、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两地主要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A.地形 B.纬度C.海陆 D.海拔下图为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题。3.该岛中甲、乙两地都是A.全年多雨B.地处北半球C.7月气温最低D.冬暖夏凉4.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地处内陆C.人类活动的影响D.地处暖湿气流的背风地带5.下列关于上图剖面经过的纬线表述正确的是A.20°EB. 20°WC. 20°ND. 20°S读图“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6.引起A地到B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C.人类活动 D.海陆位置7.关于该区域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类型复杂多样B.南北对称分布C.类型比较单一D.呈半环状分布8.图示区域受季风影响显著的是A.中部和西部B.沿海和内陆C.中部和南部D.东部和南部9.生活在C地的贝都因人住帐篷、穿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A.高温多雨B.寒冷干燥C.炎热干燥D.温暖湿润10.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1)A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A、B、C三地所处的纬度接近,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纬度/海陆/地形/人类活动)。(2)D地纬度较低.但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E地的植被因为其强大的生态功能,被称为“__________”,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4)“小蜗牛有壳,小乌龟也有壳。如果气候再这样下去,恐怕北极熊真要背着冰箱了。”漫画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A 2.B 3.C 4.D 5.D 6.D 7.A 8.D 9.C10.(1)温带海洋性 海陆 (2)地势高,气温低(3)地球之肺 高温多雨 (4)全球变暖四、课堂总结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5、自主检测(分层练习)基础训练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会消失的地方。图示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和某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气候资料所属地区对应甲、乙、丙、丁四地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影响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南北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3.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当地黑种人数量减少B.过度开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C.该地区工业发达,酸雨危害严重D.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能力提升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2017年是以“火炉城市”话题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2018年则是以国外避署胜地北欧,以及国内避暑胜地东北多地突破高温记录蔓延开来。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1)如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甲、乙、丙三地都是气温明显异常增加的区域,三地都位于_______(南、北)半球的________(五带)。(2)如图中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与图中甲、乙、丙三地相对应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A和C两种气候类型对比,____(填字母)气温年较差更大,原因是从海陆位置看,该地______。B气候类型是______,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该地盛产_______(双项选择)。①苹果习性:喜光树种,喜低温干燥,适宜年平均温度9-14℃。②香蕉习性:喜湿热、最适宜24-32℃,怕低温、忌霜雪。③油橄榄习性:喜光照、耐旱,晚冬、早春生长阶段需水较多。④葡萄习性:喜光,生长所需最低气温12℃-15℃,控制土壤水分是种好葡萄的前提。(3)由于甲地区的异常高温,为了避暑,生活在这里的赛琳娜同学今年夏天与父亲来到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度假。以下是她在度假时发给好友的短信。短信:亲,昆明被称作“春城”,这里纬度比咱们法国低,气温也比法国低,很凉爽,非常适合避暑。你觉得短信内容是否可信 并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中描述到“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从全球气候背景看这一现象是__________。为缓解该原因导致的问题继续恶化,你可以采取的行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参考答案:1.D 2.C 3.D4.(1)北 ; 北温带(2)A B C C 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地中海气候高温少雨 ③④(3)可信 昆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适宜避暑(4)全球气候变暖;植树造林,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的燃烧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