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华师大版九上科学5.2滑轮(2) 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滑轮组的结构特点;2、 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拉力与物重间的关系。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滑轮组1、滑轮组中一定含 和 ;2、滑轮组能达到 或 的目的;3、使用滑轮组时,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和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 ,即 。知识点2、滑轮组的系线方法: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若先将绳子系在 上,绳子股数为偶数;若先将绳子系在 上,绳子股数为奇数,可概括为“奇动偶定”。二、例题讲解:例题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5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A.小于0.75N B.等于0.75N C.大于0.75N D.等于0.5N(例题1图) (例题2图)例题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16N B.12N C.28N D.4N例题3、用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和摩擦不计)( )例题4、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若绳子自由端拉力F=60N,物体A重15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1)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多大?(2)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m,则物体A移动多远?(例题4图) (例题5图)例题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N。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1)以上装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填字母)。(2)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则这个力F大小应为 N。三、随堂练习:1、使用滑轮组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A. 省力而且一定能改变力的方向 B. 省力但不可能改变力的方向C. 省力而且能省距离 D. 能省力而且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是工人提升重物的情景,若不计滑轮所受重力及摩擦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3、如图所示,由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不计)。如图14所示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 )4、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5、如图所示,物体A、B、C的重力都为8N,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摩擦,此时A、B两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对O点的拉力为8N B. 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为4NC. 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2N D. 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为8N6、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重、绳重及滑轮摩擦均不计,向上拉绳的速度是1.2m/s,拉绳的力F是9N,由此可知( )A.物重是27N,物体移动的速度是0.4m/sB.物重是18N,物体移动的速度是0.6m/s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7N,物体移动的速度是0.4m/s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8N,物体移动的速度是0.6m/s7、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 _____又可以改变_____,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及摩擦,动滑轮由n股绳子承担,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四、课后巩固:1、使用滑轮组可以( )A.省力又省距离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2、使用滑轮组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A.省力而且一定能改变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可能改变力的方向C.省力而且能省距离 D.能省力而且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 )A. B. C. D.4、在图中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A. B. C. D. 5、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不计,如图的几种组合中,最省力的组合是( )6、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 )A.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 电梯厢将上升 B.B是定滑轮C.电梯厢运动的速度与电动机拉绳的速度相等 D.A是动滑轮(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7、如所示的滑轮组,挂上砝码a、b后恰好平衡,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在a、b下面再加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砝码,将出现( )A.a下降 B.a上升 C.仍保持平衡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8、如图中某同学体重为500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N,动滑轮重100N,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量不能超过( )A.1000N B.1200N C.900N D.1100N9、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A、B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10、用图示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1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将质量为3kg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G/10,则物体的重力为 N;在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F为 N。(g=10N/kg)12、如图所示,站在小车上的男孩在绳子末端施加50 N的水平拉力F,物体m和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相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m速度为0.2 m/s,小车速度为0.3 m/s,则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为_____N,2 s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 m。(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定滑轮 动滑轮2、 省力 改变拉力的方向3、总重的几分之一 F=G总知识点2、定滑轮 动滑轮二、例题讲解:例题1、C解析:该滑轮组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在不计摩擦力和动滑轮重的情况下, ,所用拉力为重物的一半,即0.75N;实际中,不可能没有摩擦,也没有不受重力的动滑轮,此时满足关系 。故提起的总重会大于被提起的物体重,所以手拉力的大小大于0.75N。例题2、B解析:(1)图中有两个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并不省力,不能改变力的大小;(2)由图可见,乙处于悬吊状态,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等于12N,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为16N-12N=4N。例题3、D解析:在滑轮生和摩擦不计时,提升相同的物体,省力程度取决于滑轮组的绳子承担股数n,n越大越省力,n最大的是D,所以D最省力。例题4、(1)180N (2)1m解析:由图可知:滑轮组上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条数n=3;(1)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nF=3×60N=180N;(2)物体A移动的距离:s′=3m/3=1m。例题5、(1)M;(2)10解析:(1)根据动滑轮的定义可知,M是动滑轮;(2)根据题中信息“动滑轮重力为2N。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此时物体A与B均匀速运动,受到的力都是平衡力,所以f=F1=(8N+2N)/2=5N。当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时,物体A受力平衡,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的力有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所以F=F1+f=5N+5N=10N。三、随堂练习:1、D 2、D 3、D 4、C 5、B 6、C7、滑轮组 省力 拉力的方向 G物/n四、课后巩固1、C 2、D 3、C 4、A 5、C6、A 7、B 8、C 9、B 10、C11、30, 0.67, 112、150 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