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 比热容的概念第十三章 内能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D2.在下列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把铜放在热水中再取出B.把煤块碾成煤粉C.水凝固成冰D.水吸热升温C3.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B4.下表提供了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请你依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比热容都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其比热容不发生变化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酒精升高的温度比较大D.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升高10 ℃,需要吸收4.2×103 J的热量C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4.2×103 冰2.1×103酒精2.4×103 砂石0.92×103煤油2.1×103 铝0.88×103水银0.14×103 铜0.39×1035.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食用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在相同时间内( )A.水吸收的热量较多B.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较多C.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无法比较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将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也变为一半A7.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C8.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A9.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杯水用掉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________;水结冰后,内能________,比热容________.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不变 减小 减小10.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液面等高的水和煤油,如图所示.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没有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热相同11.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3 J/(kg·℃),若将2 kg冰切掉一半,则剩下的冰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冰化水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103变大12.(注重科学探究)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酒精灯中火焰的大小,水和食用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质量 初温(2)实验中选用相同酒精灯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相同的热量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水 60 20 6 45食用油 60 20 6 68(3)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4)在实验中,应不停地搅拌水和食用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使食用油和水受热均匀大于(6)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物质的吸热本领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7)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8)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________升高的温度更高.水比热容升高的温度食用油1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吸收的热量多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D14.如图所示,加热-4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D15.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过很长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丙甲16.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20 ℃)都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的试管,加热2 min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若食用油和水的温度都升高50 ℃,则________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等于水17.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易形成海陆风.陆风和海风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对流形成的.如图所示是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图反映海风形成的时间是白天,甲图中,海风多是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选填“海面”或“陆地”).形成海陆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陆地 海面 水和土地的比热容不同18.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球和铁球(c铝>c铁)浸没在沸水中煮足够长时间,则铝球的温度________铁球的温度;铝球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________铁球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前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取出后,放置在空气中,放出相同热量后互相接触,________球把热量传递给________球.等于大于 铝 铁19.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2)图丙中,该物质在BC阶段中C点处具有的内能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具有的内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大于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