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 综合练习 粤教版(2019) 必修1 数据与计算一、选择题1.下列应用中,用到大数据技术的有( )A.根据高考学科报名人数和有效成绩进行赋分B.根据气象卫星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精准的天气预报C.根据城市热力图避开人流高密度区域D.根据商品之间的关联性为客户推送精准的个性化服务2.大数据的特征包括( )①体量大 ②快速化 ③多样性 ④价值密度低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的特征 B.大数据也存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等问题C.生活中的所有数据都是大数据 D.手机地图应用中的实时路况,体现了大数据的特征4.下列有关大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校汇总的新生学籍信息数据是大数据 B.大数据中的个别极端数据不会影响大数据的分析结果C.大数据分析的是抽样数据,而不是全体数据 D.大数据价值密度低,不会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5.监控不间断地录制视频产生了大量的视频数据,而有用的数据可能仅有十几秒,这体现了大数据的( )特征。A.数据类型繁多 B.资源可共享 C.价值密度低 D.变化速度快6.下列关于大数据和数据安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数据安全不包括存储数据介质的安全B.数据加密是为了数据的完整性而进行的操作C.大数据蕴含巨大价值,但价值密度相对较低D.大数据因数据体量大,只能抽样处理7.关于大数据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数据必须采集完成后才能处理B.大数据包括对静态数据的批处理、对流数据的实时计算和对图结构数据的图计算C.大数据只能处理结构化数据不能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D.数据的可视化可以增强数据的解释力与吸引力8.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圆满结束,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科技盛会。从充满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脱胎于篆刻、书法的冬奥标识;从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的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到取自《千里江山图》的冰场挡板图案,从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到最终幻化成“冰雪五环”……中华文化与奥运文化、冰雪元素完美融合,闪耀冬奥舞台,写下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通过统计分析海量网民在网上行为数据,百度发布《百度热搜·北京冬奥会大数据》,以此了解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热度。说明大数据时代强调( )A.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是相关关系 B.追求数据的精确性,而不是模糊性C.要分析的是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 D.数据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正比关系二、填空题9.数据分析方法中,_______就是分析并发现存在于大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或者相关性,从而描述一个事物中某些属性同时出现的规律和模式。10.大数据是以________大、________多、________快、________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它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11.数据分析报告是项目________的展示,也是数据分析结论的有效承载形式。在数据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明确数据分析的________,阐述目前________及通过分析希望解决的问题;其次需要描述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需要重点呈现数据分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2.1KB字节中,共有( )位数的存储单位。13.某地智慧交通平台每天获取交通卡刷卡记录1900万条,手机定位数据1800万条,这种无法在可承受时间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处理的数据,被称为_____。三、判断题14.张三想要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倾向”,可以采用腾讯在线文档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5.人们用数据记录自然现象与社会发展,数据可以用来描述不同事物的特征。( )16.大数据对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有可能从如此庞大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并运用于管理、农业、金融、医疗和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为社会发展服务。 ( )17.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高效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 )18.高德地图根据用户实时上报的交通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种信息,给出相应的路线。 ( )四、操作题19.某学校拟开展“建党百年”系列活动,该学校学生会策划举办“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由该学生会的宣传部、文艺部和组织部同学共同筹备,为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工作职责,三个部门进行了分工。宣传部负责:①制作并发布演讲比赛的宣传海报②制定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③邀请评委;文艺部负责:①组织选手报名②选定主持人③准备配乐和背景(PPT);组织部负责:①所需物品采买②比赛场地布置③设备调试。请用组织结构图将本次演讲比赛的筹备工作分工呈现出来。五、简答题20.以下数据为1945年—2015年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据记录。按数据流计算,尝试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建立模型推测下一次台风登陆我国的地点及时间,并阐述你的理由。图1图2图32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谈一下自己对大数据的感受。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CD2.D3.C4.B5.C6.C7.BD8.C9.关联分析10. 容量 类型 存取速度 应用价值 采集 存储 关联分析11. 研究结果 目的和背景 存在的问题 思路 方法 模型 过程 结论 建议12.819213.大数据14.正确15.√16.对17.正确18.对19.20.下一次台风登陆我国的广东,2016年7月上旬(根据出现频率的推断)21.无标准答案。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