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部编版必修一学案: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部编版必修一学案: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学习目标
1、 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理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认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
2、 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 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坚定信念
学习 重难点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我找我学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___________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时期中的总路线。
2、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_____”。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3、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4、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
5、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6、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易混易错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错误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过渡时期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错误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小试牛刀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 )
①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法律基础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现代强国的伟大飞跃
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在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
A.手工业合作化 B.教育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 )
A.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 B.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与标志是( )
A.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答案集锦
一、我找我学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社会主义工业化 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化三改”
3、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二、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4、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工业建设: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农业建设: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基础设施: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教育科技: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入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二、小试牛刀
1、答案: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的说法明显错误.不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未必适合中国国情,故④不选。答案为A项。
2、答案: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①正确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在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④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不是法律基础,②不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而不是由近代不断衰落到现代强国的伟大飞跃,故③不选。答案为B项。
3、答案:D 为改变我国落后的工业面貌,我国提出了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对个体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D项。
4、答案:B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B项当选;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故A项不选;辛亥革命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不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D项不选。答案为B项。
5、答案:B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B正确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