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6.1价值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4《哲学与文华》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一框。本课有两目:第一目“人的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区别和联系,知道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如何评价人的价值等内容;第二目“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要求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智特征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刘洋的事迹有所耳闻,有一定的兴趣,也有必要了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合作探究,有望顺利完成议学任务。但由于学生探究能力有限,教师的引导和流程设计依然是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原因。
(2)学生已有经验分析。通过前十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合作探究,搜集整理分析资料,预习教材提出问题。但是对哲学意义的价值和具体价值的区别,对于人生价值的评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根据三个相互关联的参照维度(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1.识别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具体事物的价值,识记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3.理解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掌握价值观的重要导向作用。
四、重点难点
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难点: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五、整体思路
本课整体设计考虑到以下内容:
教学流程:遵循“议题描述——议题论证”的顺序,具有结构化特征。
学科内容: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的评判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价值观的重要导向作用。
议题设计:总议题:《价值与价值观》
子议题1:刘洋的奋斗与成就--如何认识人生价值?
子议题2:刘洋梦想与使命--如何理解价值观的作用?
子议题3:赤诚与信仰--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子议题4:感动与行动--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教学过程
【总议题】:《价值与价值观》
导入:人生之中,面临许多选择,而不同的选择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则会给你一个不同的人生。刘洋选择坚持航天梦,成为中国女航天第一人,十年深造,今朝再次飞升太空;谷爱凌选择坚持滑雪运动,成为奥运冠军,为中国争光,被无数青少年视为偶像;彭士禄院士选择坚持核动力的研究设计,成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铸造大国重器,备受国人尊崇。不同的选择,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实现了各自的价值,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价值观魅力。那么,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呢?
教师:展示目录,学习目标
环节一:【议题描述】
子议题1:刘洋的奋斗与成就--如何认识人生价值?
刘洋,中国女航天员第一人。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启程,她的名字再次火爆全国。也意味着,刘洋继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之后,将成为继王亚平后,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
刘洋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升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身体、思维更是经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训练和挑战。她多次执行过抗险救灾任务,在天空飞行的1680个小时中,曾遇到了3次性命攸关的危险时刻,但她从未想过放弃。2019年,刘洋入选神舟十四号乘组,并开始为“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着手各项准备。此次任务,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知识储备、技能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刘洋迅速清空成绩,从零开始。她重新以一名高中生的拼搏劲头对待每门课程,将每次模拟训练当成实战,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如今,刘洋不负众望,再次踏上征程!正如她自己所说,“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天宫何其有幸,能够再迎现代嫦娥!
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2012年中华儿女年度人、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等荣誉,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新时代的巾帼英雄。
议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商议、分析、展示
议学任务:
1.她在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可能带什么?选择其中三件并解释理由。
2.刘洋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3.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一样吗?
4.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设计意图:以时政热点人物为例,给学生以模范引领作用。设置议学情境和任务,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过渡到价值的含义。小组合作,完成议学任务,参与知识生成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答案提示: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注意:正确理解哲学价值含义:
①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事物” 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②价值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主体(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③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刘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推动了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满足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她成功经验给其他航天员提供了有益借鉴;她为梦想拼搏奋斗的事迹,也激励感染着很多追梦人。她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由此可见,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基于所处社会环境,她用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需要,也得到了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满足。
3.物以其所具有的属性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其本身是没有需求的,但是,人在满足社会他人需求的同时,自身是有需求的。人是需要享受价值的,物只能作为价值的客体,而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所以我们说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4.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因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是在展现其社会价值时才能体现出来的,是以个人做出的贡献为前提的。
议学小结: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子议题2:梦想与使命--如何理解价值观的作用?
议题材料:刘洋的梦想(视频资料)
高三那年,中国空军第一次在河南省郑州市招收女飞行员,学习努力刻苦,身体素质又好的刘洋,一路过关斩将,考入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一名女飞行员,这也是建国以来,空军在河南招收的首批女飞行员。
刚进入飞行学院时,刘洋也未曾想过以后会飞向天空。而点燃她对飞天最初向往的,是教员的一句感慨。某堂课上,教员讲述了世界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性——前苏联航天员捷列什科娃的故事,感慨地说:“中国是嫦娥的故乡,太空不能没有中国女性的身影!”从那时起,飞天的向往便印在刘洋的脑海中,梦想就此扎根。
议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商议、展示
议题任务:
价值观的含义及其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价值观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呢?
3.刘洋的价值观是如何对人生发展起导向作用的?对我们来说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成议学任务,通过议中学,议中思,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知道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引导学生向楷模学习,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生的引领作用。
答案提示: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的本质是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求学的过程中,刘洋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指引之下,她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时隔十年,再次飞升太空,她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爱国情怀,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她所坚持的信念、价值观,影响了她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所以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议学小结:
【原理】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子议题3:赤诚与信仰--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提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得发展目标,已经写入党章与宪法,反映了党、国家与人民得共同意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光明愿景,就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既就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得人类共同价值准则与理想社会目标,又就是我们党与国家始终追求与奉行得核心价值理念,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得价值导向,在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得底线伦理,就是作为价值主体得每个公民所应遵循得根本道德规范,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主流价值观,明白我们应该坚持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
子议题4:感动与行动--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议题任务: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他们的什么事迹让你最为感动?对你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何帮助?
人物 事迹
袁隆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世界杂交 稻之 ”,不仅解决了中国 亿 的吃饭问题,还保证了国家粮 安全。
黄旭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核潜艇之 ”,舰船设计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是中国第 代核动 潜艇研制创始 之 ,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申纪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全国劳动模范,曾获得“改 先锋”称号,她提出的《男 同 同酬》倡议,并被写进了中华 民共和国的第 部《宪法》。
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氢弹之 ”,为中国氢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核武器进 步达到国际 平。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 科技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结局相关人物事例,更能让学生明白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启发学生思考该学习楷模身上的什么精神,应该坚持什么杨的价值观,从而助力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议学小结:怎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价值,达到价值的自我实现。其次,要正确认识到价值观能影响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并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会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向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让我们一起在奋斗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七、课堂小结
八、课堂练习
九、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扩大范围,从“国之重器”、“大国工匠”、“凡人微光”等领域,继续搜集模范人物的事迹,探讨人生最有意义的价值。写成300字的小论文,各小组以美篇形式展示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