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丝绸之路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探寻丝绸之路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8张PPT。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曾进行过一场著名的被命名为“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池田大作问历史学家:“如果可以选择,你想出生在哪个国家?” 我希望生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新疆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 季羡林
探寻丝绸之路综合探究三这是什么?罗马废墟中出土的汉代绢为什么汉代的绢会出现在古代罗马?丝路何其遥远丝路何以通畅丝路何处显魅力对比张骞出使西域图和68页丝路示意图,填一填: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1,张骞从( )西行,最终到达( )。
2,汉丝绸之路起点为( ),终点至( )。丝绸之路在张骞出使西域基础上继续向西延伸,
直至欧洲,路途更加遥远。长 安 大月氏长安大秦探究一:丝路何其遥远你发现: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找一找,丝路经过的今境外部分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方法指导:找地图参照物法。(参照物:黄河,起点:西安,根据路线,往西找到丝绸之路的终点,经过的地形区、读出丝绸之路经过的境外国家名称。)阿富汗
伊朗
伊拉克
土耳其
意大利
等天 山 山 脉塔克拉玛干沙漠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昆仑山脉结论:路途遥远,地形恶劣,艰苦。西 方东 方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丝绸之路友 谊 之 道西域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作 用 ①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沟通了亚欧两大洲。
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  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对西域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对匈奴采取攻势,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军事上:外交上:行政管理
方面:  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交往频繁。  1.公元前121年,在河套、河西走廊地区,设置郡县,派驻军队,实施统治。
  2.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
史料一:“(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1,汉朝长城与秦朝长城功能有何不同?
2,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有人认为,长城在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路通畅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你同意哪种观点?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方法指导: 1.阅读设问,明确探究内容。2.结合设问,在史料中划出与探究有关的关键词。3.联系史料和教材69页内容、完成探究任务。   史料二:“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
(西汉除了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外,还自敦煌往西至盐泽,
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以保护外国的
使者,并供应给养。)根据材料说说西汉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丝绸之路?筑长城;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  史料三:据《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年(84)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朝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这则史料说明丝路得以通畅还有什么原因?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少数民族(匈奴)与汉族交流频繁,日益融合,共同保护丝绸之路。 提取墓砖壁画中的历史信息,说说丝路通畅后河西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犁耕图牧马图 扬场图采桑图结论:深受中原农耕文明影响。探究三 丝路何处显魅力——墓砖壁画的魅力驿使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的邮票内容:邮递人员(驿使)、邮递物品(尺牍文书)、邮递工具(驿马)意义:邮政保证和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物品和信息的交流,而《驿使图》画像砖正是出土于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最具代表的丝绸之路上丝路古镇丝路何处显魅力 ——丝路古镇的魅力龟兹故城遗址敦煌汉代长城楼兰故地武威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汉朝大一统丝绸之路通畅社会稳定
民族融合
经济发展促进保障推动巩固阅读一本书:《驼铃悠悠:中国古代丝绸路》
(作者:巫新华,四川人民出版社)观看一段视频:《丝路秘史》CCTV-10 探索栏目课外延伸关注一件事: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