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夯实法治基础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时间 第5 周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二次备课
课题 4.1夯实法治基础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法治观念: 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能够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法治现象,明辨社会生活中的法治行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教学 重点 :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重要性
教学 难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主要 教法 谈话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观看视频和材料,自主感悟】 视频:事关“羊了个羊”,警方发布提醒! 近期一个小游戏 " 羊了个羊 " 突然间火爆全网,这款游戏的玩法似乎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反映第二关极难通过。接着网络上很多通关秘籍应运而生。针对此事,警方发布了风险提示,告诫人们要警惕打着游戏旗号的诈骗陷阱。 据介绍," 羊了个羊 " 的火爆,让一些不法分子开始蠢动,他们会进行比如售卖辅助过关的外挂服务,冒充 " 羊了个羊 " 的客服人员,通过销售游戏道具、增加复活次数等的活动诈骗。 警方的风险提示中提到,诈骗分子会给玩家发送一个微信收款二维码或 Word 文档,谎称里面有所谓的通关秘籍,玩家打开后可能就会在手机上安装病毒软件,以此窃取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游戏玩家不要轻易去点击二维码链接等,更不要向陌生账户进行转账,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思考:1.玩网络游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新课讲授】 第一目:选择法治道路 (1)什么是法治 ①内涵: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概念区分②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P46相关链接 中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历程 ①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 ②1840年以后,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③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法治的重要性(作用) 视频:有典少忧——民法典保障我们的一生 总结:作用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个人角度) 视频:法治中国 总结:作用②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国家角度) (4)法治的要求 P45 相关链接 P45 (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
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
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 亚里斯多德的说明法治的前提是什么?良法之治 总结:(4)法治的要求—①良法 P45 案例一: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案例二:食品安全问题 2022年3·15晚会曝光名单 触目惊心 “土坑“酸菜生产内幕,酸菜制作过程无安全保障、卫生状况堪忧,涉事企业包括:湖南插旗菜叶有限公司、岳阳市君山区雅园酱菜食品厂、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思考:《食品安全法》通过后,公民的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说明了什么? 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总结:(4)法治的要求—②善治 P46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出自《韩非子·有度》,原意为,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 第二目 描绘法治蓝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1982年,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
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P48正文第
1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 (
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P49相关链接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2018年,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
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P48正文第2句话
)◆2020年,5月《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P49相关链接 十六字方针实施的主体分别是谁? 每一个不同的主体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2)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①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
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
课 后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