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1《中学时代-中学序曲》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德育融合点)通过复习本即课,领会“中学序曲”一框编写用意,结合半年来的初中生活经历,深刻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加深理解中学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并在今后的日子里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开始新行动。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常见得题型,掌握简单的答题技巧,提高政治思维水平。 知识目标:知道并熟练背诵本节课的各知识要点,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点、答题技巧解答真题演练。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教学难点: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在今后的日子里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开始新行动。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课堂1、教师:播放歌曲《中学时代》——活跃课堂气氛,唤醒学生记忆。问:同学们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候听的你?2、学生回忆并回答:《中学时代》,学习新课《中学序曲》时听过3、教师总结:我们初次听到是在学期初,准备学习新课。再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却已经是学期末,要复习了。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复习《中学序曲》环节二:出示本节课的复习流程——让学生熟悉本节课的五大构成模块:1、构建知识网络2、归纳知识点3、运用知识拓展4、分辨认知误区5、完成考题演练学生朗读一遍,明确本节课的复习流程;五大模块知识层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环节三:课堂复习(一)、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1、学生浏览本课内容一遍,回顾本节课的章节目录;2、师生一起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教师板书,学生记录)3、师生共同努力,揭示各知识点进的联系;(二)归纳知识点——学生同桌合作,讨论整理1、学生再次浏览课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本节课的各个知识点,并进行记录;2、展示讨论成果:①.进入初中阶段,新生活给我们那些新变化新感受?②.中学阶段在我们成长中的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和意义?③.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体现在哪里?。④.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成长的礼物?⑤.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⑥.中学时代我们应塑造怎样一个新的“我”?⑦.面对中学生活的可能与挑战,应该怎样做?3、师生补充:⑧.中学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⑨.新的目标有什么作用?...........................4、学生背诵记忆各知识要点,尽可能做到熟练掌握本课内容。(三)运用知识拓展——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开阔学生的答题思路。小组探究:如何积极适应中学新生活?1、教师引导启发:此题目可以用课本知识,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回答。2、明确要求:讨论时各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各小组长协调组织好小组成员的讨论顺序;每组推选出明确的记录员和发言者。3、展示学习成果:(1)珍视当下,把握机遇,积极迎接挑战,让自己不断成长。(2)尽快了解校、班的规章制度,并自觉遵守;(3)认同新角色,热爱新生活,尽快融入新集体。(4)抓住新机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尽快融入新生活。(5)调整好心态,制定新目标,主动迎接学习新挑战。...........................4、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开放性题目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因此在答题时既可以单纯用课本知识回答,也可以用实际生活经验回答,还可以结合课本和实际进行回答。(四)分辨认知误区——给学生强化答题格式及答题技巧。1、出示认知误区:有些同学认为,中学生活是小学生活的延续,没有什么不同。2、提问:这类题怎样回答?试着找 1~3人回答;3、教师出示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和新的成长环境。4、师生共同总结:这种题目属于辨析类题目。先进性“辩”,也就是判断对错,在进行分析,即找原因。化为口诀记忆:“一判对错,二讲道理”,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五)完成考题演练——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一、基础练习1.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新起点” ( )A.新的学校和班级环境 B.新同学和新老师C.学生自身成长的新阶段 D.新课程和新教材2.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的性格、思想以及认识养成的重要阶段,将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我们应( )①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②认真思考生活的意义③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④对世界的认识全面而深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的性格、思想以及认识养成的重要阶段,将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我们应()①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③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坚持与德并进,与法同行②学会做人,学会做事④树立全球视野,主动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适应环境,并且能够利用环境。如果你觉得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可以试试,反正环境是不会去适应你的。”走进中学,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下有助适应这种变化的是( )①积极调整自己,勇于迎接挑战 ②“学霸”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③从点滴开始,为美好明天付出努力 ④多多依赖老师和父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刚迈进中学的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有的同学很兴奋、很激动,也有的同学很彷徨、很失落。对此,下列关于适应中学生活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B.激发潜能,超越自我C.抓住机会,发展自我 D.顺其自然,得过且过6.“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对于刚刚进入中学学习的我们来说,应从这句话悟出的道理是()A新的校园充满了新奇 B初中阶段有很多梦想C要珍惜新的起点,从点滴做起 D走好人生的第一步7.9月,同学们告别小学,走进了不同的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我们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学习很多陌生的课程。为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对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校、新集体感到怀疑和不信任B.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而努力C.中学生活挑战太多,应多留恋小学生活,与小学同学经常保持密切联系D.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能激发我们全部潜能8、材料分析:纸条一 升初中后,我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将进入人生历程中一个多彩的季节。纸条二 升入初中,就进入了人生历程中另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是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黄金期。珍惜中学时代吧!否则,自己会后悔一生!(1)结合上面两张纸条,谈谈你是怎样认识中学生活的?(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中学时代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教师出示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D 4、C 5、D 6、C 7、B(七个选择题,与中考对接,题型齐全,有一定的深度,又兼顾各层次学生)二、简答题1、(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2)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4)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提供了多种机会(5)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6)新的环境,我们可以重新塑造一个我2、(1)珍视当下,把握机遇,积极迎接挑战,让自己不断成长。(2)尽快了解校、班的规章制度,并自觉遵守;(3)认同新角色,热爱新生活,尽快融入新集体。(4)抓住新机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尽快融入新生活。(5)调整好心态,制定新目标,主动迎接学习新挑战。环节四:课堂总结 4——回顾课堂,理清本节课的脉络联系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中学序曲”,知识点有中学阶段在我们成长中的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成长的礼物?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等;学会了综合型题目和辨析题型的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五、教师寄语: 中学时代,黄金时代,让我们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为了美好的明天,加油,努力!中学时代-中学序曲课后反思本节课的优点:本节课用学习新课时就已经听过的歌曲《中学时代》导入课堂,很容易就把学生拉进了当初刚进校门时热情洋溢的状态;五大复习模块的认知设置层层递进,带领学生向着纵深层次步步提高;在复习过程中,先出示本节课的复习流程和内容,让学生做到了心中有数;再用知识网络理清个知识点间联系,课件展示时层次分明,前后有序,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新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如拓展与运用模块中的“为什么要珍惜中学生活”一题,指导学生用“换题目”法;辨析题“有些同学认为,中学生活就是小学生活的延续,没有什么不同”,先规范答题格式,再用口诀记忆“一判对错,二讲道理”。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让学生思考讨论时,给足时间,充分讨论;学生讨论积极,回答踊跃,课堂气氛一直热情活跃。不足之处:教师语言不够精炼;时间把握不够精准;习题讲解尽量放给学生;学生在表达时容易出现措词不准确,错读、误读等情况,虽然当堂进行了及时纠错,但也反映出这些问题在平时训练不够重视。今后我会再接再厉,力求更上一层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