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学法、知法、守法为什么要弘扬法制教育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有增无减,与毒品问题一样成为危害全球的一大社会公害。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各国犯罪率以5%的速度每年递增,进入新世纪,美国的七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平均每年发案2000多万起;中国400万起左右。而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成为刑事犯罪的大多数。这一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1、公共场所肆意挑衅、争强斗狠案件多发,应强化逆反心理疏导。小孔、小建与小鲁、小刘等人在北京某中学上学期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小孔向大东和小张提议购买刀具报复小鲁等人,三人购买刀具六把。买完刀后小孔分别给小鲁和小刘打电话约架。后小孔和大东伙同小张和小孙持刀与小建纠集的三十余人持棍、棒等共同来到某立交桥下,在桥两侧分头等待小鲁等人前来殴斗。当小鲁、小刘纠集多人持棍、棒等物到达时,双方互相持械殴斗。其间多人受伤,轻重程度不等。法官说法:本案中的参与斗殴者大都已经成年,小孔和大东是未成年人。小孔、大东在公共场所纠集多人持械斗殴,二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聚众斗殴罪,且小孔系首要分子,大东系积极参加者,依法均应予惩处。小孔与大东最终以聚众斗殴罪被分别判处刑事处罚。青少年犯罪案例1:普法提示:目前中学生犯罪大多为“激情犯罪”,以聚众类犯罪居多,他们模仿“黑社会”、“古惑仔”等非法形式,往往不考虑后果,三五成群、拉帮结伙,对于正常的交往矛盾习惯采用成人化的暴力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逆反心理所致。这些学生大多家庭并不富裕,而且学习成绩较差,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可能长期受到学校、家长的批评与指责,使他们养成蛮横任性、逞强显能、遇事冲动等不良性格;加之这些学生对自己也往往持否定态度,意志消沉,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具有违法犯罪的易感性。切勿模仿青少年犯罪案例2:小王与小顾是同校同学,小王读初三,小顾读初一。一天二人发生口角,小王顺手打了小顾一下,不当一回事就扬长而去。不想小顾人小气盛,当晚就约了几个小哥们找到小王家,要给小王给一点颜色看看,由于王不在家,就在外面砸门吵闹一阵。王回家知道后,第二天连续三次找小魏帮助,小魏自认为是小兄弟的头,欺侮小兄弟就是给他小魏难看,所以一口答应,当即叫了一个朋友,准备了一把长砍刀,到校门口等候,当顾放学刚走校门,上去对准顾就是一刀。顾经抢救虽脱离危险,但颅骨骨折,构成九级伤残。魏家境贫困,母亲体弱,魏犯罪后其母举债请律师,到处奔走,劳累、忧郁成疾,在魏判刑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其父说:“这不争气的儿子一刀下去,活活追去了他母亲的命,弄得我家破人亡”。王是独生子,家庭不仅要承担请律师、经济赔偿等难以承受的负担,而且案发前正值王初中毕业面临中考,在他进监狱的时候,职高的录取通知书也寄到了家中,他的犯罪断送了自己的学业、前途,也毁掉了家庭的幸福。顾也是独生子,受害致残,今后一辈子怎么办,父母整日以泪洗脸。魏的一刀不止毁了小顾一人,而是一刀毁了三个家。青少年犯罪案例3:12岁的六年级学生庄海在五年级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当选为班长,工作负责、学习优良,先后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有一天与父母告别后准备回家时,发现一个学生在他父母后面做鬼脸,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问一问、说一说,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庄海非常生气,认为是对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去教训他一顿。原以为被教训者不会怎样,没想到却引起这个学生邀约一帮人来报复。为了不甘示弱,又发生了对报复者的报复,在双方殴打中,庄海拿出随身带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伤,法院判处庄海犯故意伤害罪。在监狱里,庄海面对铁窗、铁门,回顾这不该发生事,无限悔恨……青少年犯罪案例4:小王与小顾是同校同学,小王读六年级,小顾读五年级。一天二人发生口角,小王顺手打了小顾一下,不当一回事就扬长而去。不想小顾人小气盛,当晚就约了几个小哥们找到小王家,要给小王给一点颜色看看,由于王不在家,就在外面砸门吵闹一阵。王回家知道后,第二天连续三次找小魏帮助,小魏自认为是小兄弟的头,欺侮小兄弟就是给他小魏难看,所以一口答应,当即叫了一个朋友,准备了一把长砍刀,到校门口等候,当顾放学刚走校门,上去对准顾就是一刀。顾经抢救虽脱离危险,但颅骨骨折,构成九级伤残。魏家境贫困,母亲体弱,魏犯罪后其母举债请律师,到处奔走,劳累、忧郁成疾,在魏判刑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其父说:“这不争气的儿子一刀下去,活活追去了他母亲的命,弄得我家破人亡”。王是独生子,家庭不仅要承担请律师、经济赔偿等难以承受的负担,而且案发前正值王初中毕业面临中考,在他进监狱的时候,职高的录取通知书也寄到了家中,他的犯罪断送了自己的学业、前途,也毁掉了家庭的幸福。顾也是独生子,受害致残,今后一辈子怎么办,父母整日以泪洗脸。魏的一刀不止毁了小顾一人,而是一刀毁了三个家。思考1:青少年为什么会犯罪?法律意识淡薄不良风气的影响思考2:如何才能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呢?“人之初,性本善”从教育开始,加强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让孩子从小成长在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中,抵制不良行为,能够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法制建设都是根本,而校园的法制文化则是校园得以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在法制社会的今天,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更应该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 、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强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目的如何加强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1、组织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中国的法律可以划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是从属于宪法的强制性规范,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思考:我国法律那么多,有没有专门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有关青少年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思考:未成年人犯罪会受到法律制裁?2、定期开展普法活动①法制宣讲,书写心得体会校园安则少年安,为加强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学生法制意识,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实现警校共育 。警察进校园 讲好法制第一课②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在校园内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推进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充足调动广大青少年学法遵法使用方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③开展手抄报黑板报制作大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宣传法制教育,也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学法懂法守法。④在校园内开设法制宣传栏校园宣传栏是学校最醒目的地方,也是学校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最贴近师生、传播信息的窗口之一。⑤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节目观看法制教育片,可以使学生从具体案例中获得法律知识,吸取教训,加强法制意识,更好地约束自己行为。3、引导学生拒绝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德(社会公德)、违纪(校规校纪)、违法等越轨行为,也就是说,轻微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良行为可分为轻度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从改变不良行为做起!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良行为。迟到、早退轻度不良行为:讲粗话脏话指一些违反校纪班规的行为,如果不重视并加以改正会逐步丧失学生的规则意识,从而向严重不良行为方向发展。烫发,染发化妆,佩戴首饰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按时就寝穿奇装异服酗酒。吸烟学生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2.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3、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4、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5.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6.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7.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8.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9.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10.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11.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12.遵守学校其它各项规章制度.(食物、手机,课间操…)严重不良行为:旷课指严重违反学校禁令,且对个人和学校乃至社会都存在一定危害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在此基础上,易滋生犯罪行为。携带管制刀具夜不归宿,网吧通宵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偷窃故意损坏公共财物参与赌博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观看浏览不良视频或刊物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导致他们不择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坚决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一失足成千古恨:《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弟弟,父母这一辈子,养了你我两个孩子,现在我走了,孝敬父母的重担全靠你一个人挑,哥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你。我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给你留一句话:千万要学好,决不可做坏事,就是很小很小的坏事也不可做。自从我被送进死牢房里,就一直在想,我是怎么落得这样可悲的下场?追根寻源,就是开始干坏事的时候,一点也不在乎,总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虽然心里害怕,但没有被人发现,平安无事,心里觉得占了便宜,所以后来就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占了一点小便宜,慢慢地就想占大一点的便宜,在后来就想占更大的便宜。见了好的东西,眼睛就盯住不放,心里发痒,手也痒了,总控制不住自己。有时也很害怕,心里说别干了,别干了,可手伸出去了。偷得多了,十次八次不被发现,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为此,我两次被送劳教。本来,这是改掉坏毛病的好机会,管教干部也都很和气,天天组织学习,讲道理,也尽了心。好多像我这样的人都改好了,重新做人了,可我表面装着改好了,但心里没改,出来后干得更厉害,心也变得狠了,终有今日的结局。自我预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我们不说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