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习质量检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习质量检测

资源简介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学习质量检测
社会 试题卷
命题人:崔颖勤 审核人:四校备课组
考生须知: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闭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北约的建立 C、“铁幕演说”发表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下列关于亚非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955年在万隆举行 B、是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
C、是殖民时代终结的标志 D、是亚非国家崛起的表现
3、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共同点是( )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以公有制为基础
C、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D、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4、在“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主要是( )
①要保护群众利益 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④要正确认识国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新中国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与钱学森、邓稼先贡献最为相似的是( )
A、焦裕禄 B、 王进喜 C、雷锋 D、钱三强
6、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除了香港与澳门以外,内地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济南、西安、深圳、青岛、威海、大连、厦门和宁波。其中深圳和厦门( )
①都属于广东省 ②都是沿海城市 ③都属于中国设置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④都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今年6月15日,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办第五届海峡论坛。本届论坛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议题。论坛的举行有利于( )
①增进两岸人民彼此的感情,使之更融洽 ②扩大与深化两岸的交流合作
③促进两岸的和平与繁荣 ④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哪一外交成就或政策使中国外交活动从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
A、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形象地提出了三条外交原则
B、1979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D、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
9、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为了( )
A、显示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B、尽快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在全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10、“成立12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充满生命力、活力,具有光明前景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兴国家关系的典范,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成功的模式。”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上合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②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③上合组织成立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④上合组织成立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目前,世界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恐怖组织有数千个,各种恐怖主义行径每年都要发生数百
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富化为灰烬。这一严酷的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
①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紧张 ②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军事同盟 ④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止恐怖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3年6月,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昆明举行,本届南博会宗旨:“促进中国——南亚全面合作与发展”。有关南博会说法有误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南南合作 B、是南北对话的具体表现
C、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有利于发展问题的解决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是指( )
A、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 B、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C、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D、经济全球化趋势
14、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其竞争的实质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竞争 B、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C、政治制度的较量 D、军事实力的竞争
15、十八大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全面发展 ③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努力奋斗 ④全面小康社会,将是高水平的发展很平衡的社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6、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
A、石油、太阳能 B、水、土壤 C、天然气、风 D、煤炭、生物
17、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保护环境 D、开源节流
18、在美国,随处可见“资源消耗型产品”贴的是“Made in china”,而美国人尽量不做
损耗本国资源的买卖。下面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最符合题意的是( )
A、中国和美国之间进行的是一种不等价交换 B、现代化建设需要对外开放
C、我国应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D、我国应该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
19、2013年3月21日是首个“国际森林日”,联合国倡议宣传森林和树木对地球所有生命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人们的认识,并推动全球性植树运动。森林资源认识正确的( )
①可循环使用的 ②数量有限 ③开采的过程就是耗竭的过程 ④与人类休戚与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右图反映现阶段我国人口有( )特点
①人口素质低 ②人口老龄化加速
③人口快速增长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向不合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要应对上题所示的问题,我们必须( )  
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必须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③鼓励晚婚晚育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2、2012年3月,一场巨大的沙尘暴肆虐整个亚洲西南部和中东。这次强沙尘天气跨越几千公里,从红海到阿富汗,从阿拉伯半岛到印度。致使沙尘天气肆虐的因素可能有( )
①生态破坏 ②过度放牧 ③环境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八国集团领导人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2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 B、世界只是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C、国与国之间利益相同,休戚相关 D、弱肉强食,社会才能和谐
25、面对人类共同拥有的地球,我们应该 ( )
①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③国与国之间团结合作,共谋发展 ④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建和谐世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日前全国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国投北疆电厂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在天津建成,每天20万吨的淡水产能,能满足滨海新区1/4用水量。这是缓解资源短缺问题的( )
A、节流措施 B、开源措施 C、跨区域调配措施 D、立法措施
27、我国当前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 )
A、资源分布不平衡 B、资源的总体质量不高
C、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D、资源的破坏、浪费严重
28、“非典”、“疯牛病”、“禽流感”…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
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尽力改变自然界的自然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 C、人类要尽可能做到不开发自然资源
D、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越大、程度越深,对环境的破坏必然越大
29、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不断增多,以下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C、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2分)
30、(6分)2013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60周年。
⑴ 请举出“一五”期间的具体建设成就两例。(2分)
⑵ 从“一五”到“十一五”,我国发展迅速,成绩斐然。表中所列不同时期五年规划与主题词相符的是( )(2分)
序号 五年规划 主题词
① “一五”(1953——1957) 自力更生、工业增速
② “二五”(1958——1962) 文化革命、全面内战
③ “六五”(1981——1985) 改革开放、稳步发展
④ “十一五”(2006——2010) 优化结构、科学发展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⑶ 一五期间,农业也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的阶段,请从历史事件的角度分析原因。(2分)
3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试验区成立时,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并将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1)从材料中可以预见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对上海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影响?(2分)
(2)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体现了中国正在实施什么政策?(2分)该政策是何时开始实施的?(1分)实践证明该政策的实施已经给中国带来哪些巨大的变化?(4分)
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2013年10月3日,日美安保磋商委员会在东京举行了会晤。日美达成协议,合作应对“21世纪威胁”,双方将于2014年底前制订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这是17年来首次修改该协议。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说,美方将坚持既有立场,即美国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不持立场,同时认为钓鱼岛受日本行政管理,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
⑴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2分)
⑵ 联系材料二,说说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面对的外来干扰是什么?(2分)我们该如何应对?(4分)
⑶ 你认为中美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外交关系才符合当今世界的主旋律?(2分)
33、(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生命之源。人体有70%左右是水构成的,当人体失去20%水时就会死亡;生产1吨谷物需要1000吨水,制造1吨钢,大约需用25吨水……
(1)联系材料一,指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3分)
(3)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越来越突出,必然引发纷争甚至战乱。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4分)
3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二: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是全球第一家以低碳为主题的大型科技馆,是集低碳科技普及、绿色建筑展示、低碳学术交流和低碳信息传播等职能为一体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2012年7月开馆以来,成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经济的“第二课堂”。
⑴ 联系材料一,分析低碳经济具有哪些优点?(2分)
⑵ 发展低碳经济,追求低碳生活,我们要坚持哪些国策和战略?(3分)
⑶ 我们青少年学生可以为杭州的低碳城市建设做些什么?(3分)
材料二:
不同需水者之间的需求是否满足,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将世界卷入纷争和动乱。半个世纪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增长,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冷战结束后,各种矛盾、冲突与战乱不断加剧。据联合国统计,过去50年,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58起为跨国纷争甚至军事冲突。
材料三:《水资源谈判》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学习质量检测
社会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C D B A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B D B B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答案 D C C A D B C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2分)
30、(6分)
⑴(2分)略(须答出具体成就)
⑵(2分)B
⑶(2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农业发展。
31、(9分)
⑴(2分)更好地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上海经济发展
⑵(7分)改革开放(2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分)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4分)
32、(10分)(有理即酌情给分)
⑴(2分)保家卫国
⑵(6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分)对策:内外各一点(4分)
⑶(2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3、(9分)
⑴(2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⑵(3分)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
⑶(4分)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经济的发展,会使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为了控制、争夺水资源,会影响到和平局面。面对水资源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地解决,如可以采用“开源”和“节流”等措施;也可以采取谈判等和平方式解决。
34、(8分)
(1)(2分)低能耗、低污染
(2)(3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⑶(3分)略(从三个角度回答)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学习质量检测
社会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2分)
30、(6分)
⑴(2分)
⑵(2分)
⑶(2分)
31、(9分)
⑴(2分)
⑵(7分)
32、(10分)
⑴(2分)
⑵(6分)
⑶(2分)
33、(9分)
⑴(2分)
⑵(3分)
⑶(4分)
34、(8分)
⑴(2分)
⑵(3分)
⑶(3分)
试场座位号:
学校班级:
姓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