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让学生充分体会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并在生活中践行。
道德修养:了解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知道什么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怎样才能做到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法治观念: 知道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增进和谐。
健全人格:直到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将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
责任意识:了解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知道怎样才能做到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能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名言的意蕴,用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学会宽以待人、推己及人。
难点:能从仁爱精神中清醒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融关系。
新知导入
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一)
不管是支援湖北前线,还是留在当地治疗本土患者,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我们值得尊敬的白衣天使。湖北疫情爆发以来,广大医护人员没有退缩,主动请缨前往湖北第一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与时间赛跑救助患者。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去尊敬。
所有的医护人员
疫情爆发以来,人民警察站在了疫情防护的第一线,是我们的忠诚卫士。在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所有的人民警察
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二)
新知讲解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素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它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素材:孔子简介
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
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爱遵礼,
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
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切地问有
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
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
井离乡来到这里。不久,她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
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
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的
精神。
孔子像
阅读角
素材:孔子的仁爱精神
秦玥飞把自己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2018年全国两会上,秦玥飞提出了关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议案。他用实际行动见证立己达人的精神。
立己达人——秦玥飞
秦玥飞
秦玥飞——立己达人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下题。
活动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 。
我不愿意 ,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意 ,我也不 。
欺负别人
别人谈论我的隐私
别人嘲笑我
嘲笑别人
活动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将心比心  南北朝时,有个叫陆慧晓的人。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当时地位显赫。陆慧晓一向平易近人,从不摆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下的人来访,他也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您的身份这么高贵,没必要这样做。”陆慧晓答道:“我平生最厌别人对我无礼,我怎么能用自己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
阅读角
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做人最高级的善良!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
    朱冲还牛   晋朝时有个人叫朱冲,他小时候十分好学,但家境贫寒,靠种田为生。村子里有一家人,三番五次地把牛赶到朱冲家的地里啃食庄稼。朱冲多次带上草料,连同啃食他家庄稼的牛,一起送到那户人家去。那家主人很惭愧,再也不让牛去吃朱冲家的庄稼了。
阅读角
朱冲还牛
素材:朱冲送牛
【大意】
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宽则得众。 ——《论语 · 阳货》
活动园
格言学习
活动园
对照格言,结合班级生活、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
事例,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
格言学习
活动园
待人宽容的意义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的水彩画都快画好了,玲玲在洗毛笔时,把水彩颜料盘碰翻了,一下子都洒在我的画上,害得我必须重新画,我很沮丧。玲玲连忙道歉,我看见她很真诚就原谅了她,没有跟她计较。
有一次参加夏令营,在爬山比赛时,我组的冬冬磕破了腿,走路很慢,我就帮他背包,安慰他别着急。虽然没有拿到比赛冠军,但是我们成好朋友了。
活动园
待人宽容的意义
前几天,我和同桌闹矛盾了,因为他弄坏了我心爱的钢笔,当时我说再也不理他。现在,我决定原谅同桌,因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不宽容对方,就会失去很多朋友。
前不久,我们班的一个女生因为和同学闹矛盾而闷闷不乐。我给她讲了周恩来宽容工作人员的故事后,她和那个同学和好如初,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这件事告诉我们,宽容了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有一次,中午吃完饭我走到垃圾桶旁边准备倒掉菜汤。另一个班的同学不小心把菜汤倒在了我的新鞋上,我虽然很生气,但是,想到他也不是故意的,就宽容了他,并没有责备他。
有一天妈妈太忙了,给我订了外卖,我都很饿了,快递还没到。当快递小哥来时正赶上下雨,他一个劲地道歉,我微笑着告诉他没事的,还叮嘱他注意安全。他非常感动。
活动园
待人宽容的意义
我给大家讲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清代大学士傅以渐,家中因为宅基纠纷给他写信,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信,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弘扬,它警示着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应宽容他人,做到谦让、礼让和忍让。宽容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和谐美满。
活动园
待人宽容的意义
  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杜环侍老
  明朝时有个人叫杜环,为人厚道善良。有一个常老太太,因为家境败落,投靠杜环。杜环的家境也不富裕,但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要奉养她。杜环告诫家人,不要因为常老太太处境艰难就轻视、怠慢她。常老太太患病,杜环亲自为她煎药,照料她服下。常老太太去世后,杜环还常到她的墓前祭奠。
阅读角
杜环侍老
素材:杜环侍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 梁惠王上》
阅读角
国学大智慧
释义:这句话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
是“民胞物与”的精神。
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他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民胞物与”这个成语就是由这句话衍化而来的。人不仅是社会中的人,也是自然中的人。人应该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阅读角
民胞物与
张 载
  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
关系,请你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
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
善用仁爱之心
身边的仁爱故事
记得上学期的一次体育课,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右手腕骨折。这期间,我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许多帮助。我的书包总是被同学抢去背到肩上,要知道书包是那么的重,当看到同学因背着两个大书包而气喘吁吁时,无限的感动就涌上我的心头。那时候,我的午饭都由同学代劳盛好,餐具也由同学给清洗,就连去厕所,老师也让同学陪着,真的特别感激他们。在这里我想对所有关心、爱护、帮助过我的人说声谢谢。以后我也会尽我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我家屋檐下的小燕子生了宝宝,妈妈叫我不要过去看,以免燕子妈妈紧张。我就控制自己的好奇心,远远地看,生怕惊吓到它们。
有一年冬天,我在楼下看到雪地里的小鸟很可怜,就做了小鸟窝,挂在树上,放上吃的。小鸟很喜欢,后来我经常照顾小鸟。
身边的仁爱故事
身边的仁爱故事
这都是
“民胞物与”
的表现。
身边的仁爱故事
小明:关好滴水的水龙头。
小莉:我救活过小树。
小玉:我帮妈妈养花。
小睻:我修补过书。
课堂总结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每个人都有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将孔子的仁爱精神践行到底。
板书设计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