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价值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姓名 许佳新 联系电话学段 高中 展示单元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是对第一单元唯物论、辩证法的有序延伸。本单元从自然领域过渡到社会历史领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和解释历史现象;分析价值观的作用,探究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探究人生的真正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单元是教材哲学部分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立德树人的核心。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基本结构是:实践观(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历史观(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人生价值观(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综合探究)。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要达成以下学科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认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认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认同劳动和奉献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认同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2)科学精神: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科学分析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科学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明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理解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人生的价值,科学思考人生的价值及生命的意义,培养分析事物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剖析生活中价值冲突的事例,深刻领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特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3)法治意识:社会主义法治属于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内容,要支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贡献力量,做尊法守法的好公民。 (4)公共参与: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参与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来;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作贡献,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本单元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2)难点: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关系;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本单元教学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以探究性活动为手段,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通过实例分析、情境设置、议题导向、活动开展、问题辨析等教学策略和方法实施高效教学。要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时,不忘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为支撑、以活动为主线的活动式课程教学,通过多媒体、搜集资料等方式展示经典案例,让学生自主地认识,接纳,潜移默化地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化。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包括三目: 第一目是人的价值,包括价值与人的价值; 第二目是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包括价值观的含义及导向作用; 第三目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特点及要求。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由于学生不经常参加实践活动,接触社会的机会又不多,且对实践主体、实践活动欠缺认识,因此对实践与认识的概念、关系的理解较困难;虽然学生对于如何评述社会历史的发展,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但由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在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上还有很大的偏颇。 学生通过对前四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准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对第五课的学习,学生对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本课果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目标确定 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科学精神: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法治意识:依法参与社会生活,尊重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公共参与:通过对议题情境的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人生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致敬温暖的雪花,认识人的价值教师活动 视频:《闭幕式致敬冬奥会志愿者》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播放志愿者视频短片《温暖的雪花》后,国际奥委会委员向6名志愿者代表颁发灯笼作为纪念品,向志愿者表示感谢。随后,志愿者代表和全场观众共同点,亮全场灯笼。 设计任务:冬奥会为什么向志愿者颁发纪念品?怎样评价冬奥会志愿者的价值? 总结知识点: 1、人的价值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社会价值——贡献 自我价值——索取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学生活动 围绕议学任务思考交流,学生分享看法。建议从对赛事、国家、社会、个人等多个角度思考。 思考:冬奥会为什么向志愿者颁发纪念品?怎样评价冬奥会志愿者的价值?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有效掌握人的价值,认识到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环节二:走进温暖的雪花,感悟价值观的力量教师活动 视频:《志愿者采访》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共录用了1.9万多名赛会志愿者,其中,有1.4万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大学生,35岁以下青年占到94%,他们是冬奥会志愿者的主力军。疫情之下,志愿者前期培训加上服务时间将近半年,赛事又恰逢春节,当国与家撞个满怀,对于一些大学生志愿者来说,面临着春节回家团聚、考研、实习、留学等与志愿服务的冲突。 设计任务:面对各种机会,春节回家团圆、实习、做冬奥会志愿者或其他,这些志愿者做出了怎么样的选择?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总结知识: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学生活动 面对各种机会,春节回家团圆、实习、做冬奥会志愿者或其他,这些志愿者做出了怎么样的选择?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可采用同学之间相互采访的形式) 设计意图: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本课时的重点及难点,必须全面把握。通过对议题情境的分析,能够增强学生辩证分析和理论分析能力;以志愿者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为材料,在引导学生关注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训练其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知道发挥个人价值观的途径。 环节三:成为温暖的雪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活动 图片导入: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设计任务:结合实例谈谈,如果有机会成为省运会志愿者,作为高中生,你会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结知识点: 3、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 (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学生活动 结合实例谈谈,如果有机会成为省运会志愿者,作为高中生,你会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选派小组代表分享发言提纲。 设计意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志愿者活动为主线,在增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同时,提高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事件的能力。6.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撰写一份理性追星的倡议书。(要求:内容积极健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数150字左右。) 设计意图:将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全部教学过程,让理论照进现实,提升综合运用哲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本节课以冬奥会志愿者服务的社会热点作为议题情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图片、视频、文字等材料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以活动推进课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设置三个活动,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提升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学习评价设计 (1)学习效果评价:教学环节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搭建与本框知识的桥梁,使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根据学生课堂互动和课后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过程评价:采用社会热点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注重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能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