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课件(共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课件(共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语言要连贯
导入新课
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只有语言连贯,中心突出,逻辑严密,才能读者的目光。前后脱节,条理混乱的文章,语言再优美,思想再深刻,也不会被人认同,被人肯定。可见写文章语言连贯是多么的重要。如何做到语言连贯,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
学习目标
1、明白什么是语言连贯,学会判断句子是否连贯。
2、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在写作中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3、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什么是语言连贯?
所谓“语言连贯”就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病例展示
阅读下面一段话,分析其不合理的地方,并指出合理的顺序。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片鱼鳞似的银波。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⑤那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有“大海”有“月亮”,就应该考虑按空间顺序来描写,可以按照从天上的“月亮”到地上的“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因此合理的顺序应为:⑤④①③②。
如何在写文章中做到语言连贯呢?
1、话题要统一。
文章中每一句、每一段,都要统一于一个话题;围绕着一个中心,语意才能顺畅。话题往往就是主语,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如若干行为动词受同一个行为主体支配,那么在表达的过程中不能改变主语。
例如:
1、他万万没有想到,为了完成这庄严的使命,为了种出不落桃的棉花,( )经历了那么严重的斗争。
A、竟然遭受到那么残酷的迫害
B、竟然让他遭受那么残酷的迫害
2、“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
A、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B、但他终于随着他父亲走了
B
B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或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只有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
例如《昆明的雨》为表达对第二故乡昆明的雨的想念,从画作内容写起,先后写了昆明的雨、雨季、仙人掌、菌子、果子、缅桂花等景物,选取了作画题字、房东送花、酒店小酌等小事,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这所有的材料都围绕着对昆明的雨的想念这一情感主线展开。表述角度前后一致,才不会杂乱。
2、表达角度要一致
1、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 , , ;
长大后,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阅读这首小诗,补缺第二节所缺的内容,使它与第一、三节内容保持一致。
母爱写在书本里
读着它
情真真
母爱织在毛衣里
穿着它
情牵牵
天山连绵几千里,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
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
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
2、在空白处应填入哪一项才能语言连贯呢?
明确:A项中高山、深谷是一类,草原、湖泊不是一类,森林、溪流也不是一类,只有B项的事物分类才是合理的统一的。
B
武汉曹祥泰(店名)生产的月饼,一向以____________而享誉全国。
A.香甜可口、选料精细、工艺精湛、配方科学
B.配方科学、选料精细、工艺精湛、香甜可口
C.工艺精湛、配方科学、香甜可口、选料精细
D.选料精细、香甜可口、配方科学、工艺精湛
3、在空白处填哪项才能使语言连贯呢?
明确:从月饼制作的工艺过程来看,应是先配方,再选料,再工艺,最后才能是口感。应选B项。
B
是情感基调、感彩、语言风格等方面要与原文协调保持一致。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山里升起一层青色的雾。使得三峡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心上面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
A.长江后浪催前浪,轰轰烈烈地流向远方
B.长江平静而缓慢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C.长江像一条五彩的带子在夕阳里显得悠悠飘飘,变得如此驯良
D.长江像一条巨蟒,翻滚着,呼啸而去
在空白处填入下面哪一项才能使语言连贯呢?
3、语境要一致
B
明确:前面描写的青色黄昏三峡中的长江是平静的,只有江心一线是发亮的,其余全被两岸峭壁的倒影所遮掩。A、D两项声势情大,气势磅礴,显然不符。C项色彩太绚丽,与上文“青色”的黄昏不一致,只有B项的情境才与上文的情调一致,且行文上前后照应。
时间( 春、夏、秋、冬或者早上、晚上等时间先后词)
空间(高低、上下、前后 、内外、远近 )
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到抽象、由原因 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等)
写作时,要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表达的需要加以选择,并按一定的顺序合理安排,言之有序。
4、写作顺序要合理
晚上月亮非常好,她挂在中天,虽说只有半边,但她一样地把柔和清澈的光辉洒遍了人间。清溪乡的__________通通蒙在一望无涯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绢里。 ①竹木 ②草垛 ③山峰 ④篙笆 ⑤田畴 ⑥屋宇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④⑥③①⑤
C.③⑤①④⑥② D.③①⑤⑥④②
选哪项才能使语言连贯呢?
明确:从高到低应是山峰③、竹木①,从远到近应是田畴⑤、屋宇⑥、篙笆④、草垛②,应选D项。
D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抓住其中的关键时间提示性词语“最初、须臾、一转 眼间”即可选出答案为C。
(1)词语的衔接与呼应。比如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要在上文出现,所以代词指代句往往在后;表明话题的词句、提出大概念的词句往往在前;还要注意关联词语的前后呼应,方位词、数词的位置等。
比如,“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中的两个“一半”将“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的原因一分为二,逻辑严密,语意自然顺畅。
又如,《昆明的雨》第2段“我想念昆明的雨”,紧承文章第1段对昆明的特点的描述,又引出下文对昆明雨季的描写。这样一来,就使文章语意连接紧密,语言连贯。
5、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句式的统一。看是长短句,还是整散句或单复句等,句式尽量统一,保持语脉贯通,语势畅达以及表达方式的对应。
(3)语意的呼应。某一内容的表达方式会受到上下文某些语句意义的制约,如不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将受到影响。
(4)问答的衔接与呼应。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的问题,后句便要作出回答。有的问题一连提出两个,便要兼顾两个问题作答,不能答非所问或者一概肯(否)定。
(5)文章结构的衔接与呼应。议论文或说明文的文段往往开宗明义,以领起全文或全段;篇末或段尾简括总结,重申主旨。据此对于首尾的选择就应着眼于那个具有提挈或收束作用的句子。
(6)关联词衔接与呼应。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分句,表明分句间的关系;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使文章语言连贯,语意明了。
比如,“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中的“但是”表示转折,“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如果将其删掉,表意便不明确,语言上也不连贯。
一、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提示】
1. 先浏览这段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可以加写一个中心句来统领整段话。
2. 调整不合理的句子顺序。比如,可以把具体的例子放在要表达的观点后面,“爸爸单位……把机器修好了”应该放在“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的后面,这就是调整句子的顺序。
3. 重写时,可以补充一些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子之间衔接自然。
【例文】
爸爸既热爱工作,又热爱家庭。在工作上,他非常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他的。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也惦记着工作。有一次,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把机器修好了。工作之余,爸爸会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