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环保教育的内容在小学教材的各个年段都有体现,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等。本单元的第10课,学生已对环境污染有所了解,树立环保意识。本课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学会节约资源,并为下一节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低碳行动做铺垫。
教学目标:
1.明确垃圾分类的意义,知道垃圾分类的方法。
2.树立环保意识,了解国内外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
3.能够创意地变废为宝,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明白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能做到资源再利用。
教学难点:垃圾科学分类和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再生物品,可以将图片、实物带到课堂。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减少垃圾出妙招
1.活动一:“垃圾瘦身”大讨论
(1)过渡: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身边的垃圾越来越多,它们霸占着湖泊,侵略森林,包围着城市,谁是垃圾的直接制造者呢?——我们,人类。那如何解决垃圾暴增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2)出示课件:“垃圾瘦身”
(3)学生讨论:怎样让“垃圾瘦身”呢?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经验?
预设1:我们出门买东西的时候尽量自带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预设2:每日三餐吃多少盛多少,做到“光盘”。
预设3:网购虽然很方便,但是下单前我们应该想一想这件物品是不是真的需要,原来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不能用了。
预设4:我小时候的衣服、玩具可以传给小弟弟、小妹妹继续使用。
(相机帖:自带购物袋 减少“白色污染” “光盘行动” 减少处厨余垃圾 冷静购物 减少废弃物 循环利用 减少丢弃 ......)
小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同学们能想到那么多减少垃圾、节约资源的好办法,真棒!
(板书:减少垃圾 节约资源)
二、垃圾分类我了解
1.活动一:现场调查
(1)过渡:生活中,有些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对这些垃圾,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预设:是的,垃圾分类!
点评:各类垃圾混在一起,垃圾就很难再利用。要想更好地对垃圾再利用,必须进行垃圾分类。
现场调查:南宁已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年多了,同学们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哪些场所实施垃圾分类了?
预设1:学校、小区、家里都已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了。
预设2:疫情期间,学校和小区都有专门的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
①过渡: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家里、所居住的小区、学校,一直在实施垃圾分类,有的同学所居住的小区还不能完全实施垃圾分类。在进行垃圾分类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预设1:垃圾品种太多了,我们经常搞不清楚某个垃圾属于哪一类,常常会放错。
预设2:我们小区虽然有也有四个垃圾桶,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分类投放,我觉得只有我家分类没什么意义。
预设3:我奶奶觉得每天那么多垃圾,要一个个分类,太麻烦了!
②梳理归纳:老师将大家的问题分为三大类,一是不会分、二是怕麻烦、三是觉得分了也没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尝试想想办法。(板书:不会分 怕麻烦 分了没用)
2.活动二:解决问题
(1)问题一:不会分
①垃圾具体应该怎么分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我想,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预设1:我知道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预设2:我知道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图标。
预设3:我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物,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
②你们知道生活垃圾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吗?
预设:这是根据垃圾的属性、成分、利用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类的。
③情景巩固:
过渡:南宁市是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我们已经开始行动,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真不少。但是有些老年人对这些知识就不太了解,大家能帮帮他们吗?
师扮演李老奶奶:(咳咳咳)“我是李奶奶,周末搞扫除,清理了许多垃圾,我该怎么处理它们,谁能帮帮我?”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抽屉里,都有一个信封和一张信纸,信封里是这些垃圾卡片,纸板是四类垃圾。请小组合作,帮帮李奶奶进行垃圾分类。
课件出示:废纸箱 易拉罐 玩具车 旧牙刷 碎玻璃 过期药品 牛奶盒 废纸 卫生纸 一次性餐盒 食物残余
④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分一分。
⑤学生自主纠正,老师引导。过渡:同学们,火眼金睛的你一定看到了哪些错发的垃圾,谁来说一说?
⑥学生交流
⑦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垃圾分类小助手是怎么说的吧!(播放视频)
卫生纸,是可回收物是真的吗?(视频)
过期药品,不应该一股脑就扔进垃圾桶,应该把外面的纸盒子放进可回收物桶,里面的过期药放进有害垃圾桶。
玩具车,外壳属于可回收物,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一个快餐盒,将剩菜剩饭倒进厨余垃圾桶,一次性筷子、餐盒、擦嘴的纸要投进“其他垃圾桶”。
装厨余垃圾的塑料袋应投进“其他垃圾桶”。
小结:哇,垃圾分类还有大学问呢!谢谢同学们帮助李奶奶解决了问题。
(二)问题二:怕麻烦
①交流:在垃圾分类中,同学们还发现很多人觉得太麻烦。
②小辩论:垃圾分类麻烦吗?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相应的理由
预设1:垃圾分类不怕麻烦。比如我们常见的装牛奶和纸盒,需要把它们洗净、晒干、压扁才能作为可回收物。如果里面混有牛奶或饮料,除了会增大回收成本、降低利用率意以外,还可能断送了这些“宝贝”重获新生的前程。
点评:我们麻烦一点点,就可以让垃圾变废为宝多一点。当你手中出现一件需要扔掉的垃圾,多花两秒想想它应该放在哪里,哪怕只是把干得垃圾和汤汤水水的垃圾分开,这也是有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
预设2:怕麻烦是因为没有养成习惯。如果养成习惯,分类成熟了,我们就不会觉得麻烦。
点评:垃圾分类从不会到会,从不适应到适应,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只要人人都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大家就不会觉得麻烦,而会觉得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预设3:垃圾分类时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能怕麻烦。
出示资料并追问:看了这些信息,你还有什么感受?
预设:小小的垃圾汇集在一起就有很大的用途;我们平时扔掉的纸积攒在一起,就有可能变废为宝,成为有用的纸。
③小结:各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垃圾就很难再利用。要想更有效地对垃圾进行再利用,必须先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是低碳生活好习惯。垃圾分类要有不放错的智慧,还要有不怕麻烦的精神。(板书擦掉“怕麻烦”)
(3)问题三:分了没用
①谈话:有同学说,生活中很多小区并没有严格要求垃圾分类,觉得自己认真分类是多此一举没有用。请你们看一看下面的资料,谈谈你们的看法。
②交流:同学们你们对垃圾分类“分了没用”的看法。
预设1:现在我们身边可能还有一些社区没有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但是国家是有要求的,所以垃圾分类一定要实施。
点评:国家有计划、有歩骤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未来20年里,全国所有城市都要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如果我们还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就会被时代淘汰。
预设2:很多城市都都有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规定,不遵守规定就会被罚款,还会影响个人信用。
点评: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垃圾分类有效实施。垃圾分类投放不仅是一种环保行动,也是遵纪守法的表现。(擦掉板书“分了没用”)
③小结:垃圾分类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是势在必行的国家政策。(垃圾分类)
三、变废为宝我做起
活动一 :厨余垃圾的自述
过渡:那些毫无价值的垃圾,可以怎样再利用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厨余垃圾的诉说吧!
1.活动一:再生物品大扫描
(1)过渡:厨余垃圾的用处真不小,课前,同学们已经寻找了生活中的再生物品,请你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2)交流、分享: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再生物品。
预设1:这是我们去快餐店吃饭时看到的各种包装。在这家连锁快餐店的大部分餐厅,近80%的消费品包装都是采用再生纸或木纤维材料制成的。
预设2:我们阅读的图书很多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展示再生纸印刷的书籍)
(3)游戏:猜猜猜(图展示环保再生面料)
过渡:你们能猜到一下物品是什么变的吗?
图片:用PET面料制成的物品---登山包、冰袋、工作服、羽绒服、泳衣、礼品盒、购物店、雨伞、雨衣、帐篷、睡袋、窗帘、鞋子、桌布、汽车套垫等。
文字:再生PET面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再生面料,其纱线从废弃的矿泉水瓶子和可乐瓶中提取制成的。
2.活动二:居家创意有妙招
(1)交流:你们看,很多废弃的垃圾倒了商家手里,摇身一变就成了时尚新品。这是一些商家的做法,我们自己有没有将废弃物再利用的做法呢?
①出示表格:研究一下表格中的这些废物再利用的方法,记录在表格中。
研究废弃物再利用记录表
第( )研究小组 时间:
废弃物名称 新用法
废旧纸盒 1. 2. 3.
饮料瓶 1. 2. 3.
废报纸 1. 2. 3.
②小组合作探究
③交流
(2)我们班同学们在居家生活中,也有许多创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前同学家中变废为宝的创意照片)
预设:牛奶喝完,盒子洗净后可以做成各种收纳盒。
预设:旧衣服可以捐给专门回收的地方。我听说,经过专业的杀菌,这些衣服可以送给有需要的人,还可以做成地毯等其他物品。
预设:美术课上,我们用旧衣服做布贴画,可以装饰我们的校园。
(3)做一做: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动手制作笔筒吧。(播放音乐)
小结:要我们做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减少垃圾我能行,变废为宝我可以。只有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习惯,才能低碳生活每一天,才能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实践活动动起来
1.垃圾分类投放21天习惯养成行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减少垃圾、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四个保护环境的小妙招。课后我们可以邀请家长一起来参与我们的垃圾分类行动。行动前,我们可以先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具体做法,形成家庭公约,然后制定属于我们每个家庭的21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记得相互监督,做好记录哦!相信坚持21天后,我们就可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垃圾分类投放21天习惯养成”行动
我们的家庭公约 家庭成员签字:
日期
打卡
日期
打卡
日期
打卡
2.“垃圾分类投放”有妙招
我们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社区寻找垃圾分类投放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围绕发现的问题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的做法等,最后向有关部门提供一些可以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小妙招。
关于“垃圾分类投放问题”的调查研究
小组成员 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
产生的原因
可以借鉴的做法
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的建议
五、教学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