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三课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三课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树立忧患意识;能够举例说出爱国的具体表现。
道德修养:激发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古今爱国人物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落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法治观念:理解爱国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健全人格: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搜集资、自主探究、主动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忧患意识,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能够认同和践行。
难点:理解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的关系,懂得战时的爱国与平时爱国缺一不可。
新知导入
观看图片:图片上这个放牛的孩子是谁?
王二小(1929年-1942年10月25日),男,汉族,本姓阎,是一名抗日小英雄。
1942年10月25日,日本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他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抗日英雄王二小
素材:红色经典《歌唱二小放牛郎》
新知讲解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顾炎武的原话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近代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阅读角
顾炎武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比较下列两则格言,你赞同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活动园
活动园
我赞同第二个。因为一个人只有关心国家大事,他的学习才会有方向,人生才会有价值。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理想,最后成为一代伟人。
关心国家大事
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青少年应该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
素材:钱学森的故事
  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福;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
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鲁国有个女子,有一天倚着柱子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路过的人都觉得声音很悲惨。邻家妇女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她说:“鲁国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我为鲁国担忧啊!”邻家妇女笑着对她说:“这是那些当官的该担心的事,与我们妇女有什么关系?”“不然,”她说,“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我们普通百姓,怎么能说和我们妇女没有关系呢?”
阅读角
鲁女爱国
—岳母刺字
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故事分享
曹刿,春秋时鲁国人 。鲁庄公十年(前684),齐攻鲁,他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他不顾乡人的劝阻,面见国君,为这次战争献计献策。他随庄公迎战齐军于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建议庄公待齐军三鼓气竭,即击鼓反攻。庄公依计,遂获大胜。又传庄公十三年,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今山东东阿)相会,他持剑相从,胁迫桓公订立盟约,收回鲁之失地。
曹刿
—曹刿请战
故事分享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爱国的表现
素材:董存瑞
活动园
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国有兵祸,奋其勇壮猛烈之气,以为国捍患,轻性命如鸿毛,是战时之爱国也;求学问,勤职业,律己则不苟,遇人则诚款,同心协力,以兴起各种公益之事业,使国家利权,不为外人所攘夺,是平时之爱国也。二者若缺其一,则国中山河虽美,不足恃矣;物产虽多,不足夸矣。
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
活动园
这是大约 100 年前的小学课本中的一段话。说一说,战争时代与和平时代,爱国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
战争时代,我们要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活动园
和平时代,我们要好好学习,遵纪守法,爱护祖国的山河,维护国家的尊严。
我们还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要多参加公益活动,这些都是和平时代爱国的表现。
爱国的表现
  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
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不懈追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范仲淹不论担任官职与否,始终关心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他临终前写的遗书全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事,而对自己和家人的私事只字未提。结合下列格言,说一则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活动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 · 梁惠王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新五代史 · 伶官传序》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活动园
爱国格言
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活动园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了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望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辛弃疾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诗文写得非常好,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生”“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抗金御敌,恢复中原。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陆游的故事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曾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活动园
文天祥的故事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活动园
素材:我和我的祖国 回首盛世中华,带你走进那些催泪的历史时刻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 昭公元年》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 儒行》
相关链接
爱国名言
      天下为公的理想   《礼记 · 礼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礼记》所描述的那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里,人们平等地选举贤人和能者当领袖,讲究信用,追求和睦。人们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青壮年人都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幼小的孩子茁壮成长,连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都由大家赡养。这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赞颂它,苦苦追寻它。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企盼这种公有的、人人都平等的社会出现。
阅读角
(1)努力学习,尊敬师长,用知识提高自己;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小学生,应该怎样爱国呢
爱国故事
周恩来在读书期间,有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
爱国名言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中华传统美德
素材:中华传统美德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深刻理解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希望同学们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做新时代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
不可分割
祖国 荣辱与共 我
无限情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我爱我的祖国
作业布置
  搜集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经典格言。
  从“个人修养”“仁爱精神”“爱国情怀”中任选一个,从
  “修身养性 完善自己”的角度,写一份倡议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