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东汉王朝历经了160多年的大统一后,豪强并起……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读诗句谈感受:《蒿里行》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优势袁绍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势最盛二、官渡之战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资料1说明什么?1、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资料2说明什么?袁绍强而曹操弱,以少胜多资料3说明什么?3、曹操以诚待人,能宽容人2、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4、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隆中对策
三分天下官渡之战后形势图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三、赤 壁 之 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200年袁绍曹操统一北方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8年曹操刘备孙权曹操想统一南北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 基础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 巩固江南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四、三国鼎立的形成1、魏、蜀、吴三国的建立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2、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屯田蜀锦蜀国的治理与开发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吴-青瓷羊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 观点一: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退步。
观点二: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小组探究东汉疆域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三国鼎立形势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退; 从大规模的分裂和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五、西晋的建立和统一1、背景司马懿263年司马昭,灭蜀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2、建立3、统一280年,灭吴,统一●西晋的灭亡反晋起义分布图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吴魏蜀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课堂小结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国鼎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魏蜀吴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3.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课本P83。史实辨析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 1、蜀汉的正式国号是“汉”,诸葛亮应自称“汉丞相”。
2、诸葛亮领兵攻打曹魏时曹操已死,不可能率军迎战;“魏”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的,。因此,曹操不可能打“魏”的旗号。史实辨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