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有解析)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6 表里的生物
一、选择题
1.“父亲答应了我的 ,我高兴极了。”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
A.乞求 B.请求 C.祈求 D.诉求
2.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 )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
A.人类、动物 B.人类、动物、植物 C.动物、植物
3.下列对“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句中分号写“我”对父亲表里有一个“小蝎子”的说法深信不疑,并感到愉快。
B.它证实了“我”的猜想没有错,表里面有一个活的生物。
C.这是对“我”的思考和判断的肯定。
D.分号表示后一部分比前一部分进一层的关系。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又不敢,所以很痛苦。
B.只有边读书边思考,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C.赵孟颊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因此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D.因为波义耳对紫罗兰变红的现象进行了许多实验,所以他最终发明了石蕊试纸。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中的“这样的话”是指( )
A.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xiē)子在表里。
B.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二、填空题
6.把句中加点的部分换成相应的四字词语。
(1)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
(2)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
(3)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
(4)父亲没有回答。( )
7.会认字。(给下面加点字补全音节)
嘀嗒d__ 蝎子x__ 蜇人zh__ 钵子b__ 蝈蝈儿ɡ___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从你读过的书籍中列举至少三本书中三个人物的经历来证明你的观点。
我的观点 _______
人物姓名 ____ ____ ___
事迹经历 ____ ____ ____
分析总结 ______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公益广告《关爱老人》图,回答问题。
9.这幅图上有什么?各表示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幅图想宣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认为这幅图好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由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爱因斯坦小时候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_____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太喜欢他。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了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板凳吗?”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_____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___摆在桌子上___说___老师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___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___
13.选择恰当的词语。
兴趣 爱好
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________。
惊奇 奇怪
同学们________地看着爱因斯坦。
14.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__ 渺小——________
15.老师不太喜欢爱因斯坦,是因为________后来,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是因为________
16.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同学们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________摆在桌子上________说________老师_____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__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____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________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________
17.“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18.你觉得爱因斯坦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
A.爱因斯坦从小就喜欢做手工。
B.爱因斯坦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动手实践。
C.爱因斯坦从小很少说话,不喜欢与同学交往。
阅读
《表里的生物》片段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19.请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完成“我”的心情变化图。
喜爱→好奇→( )→( )→心跳加速
20.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它”指的是:_______;“我”好奇的是:_______
21.文中画线的句子,去掉句子中的“再也”可不可以?为什么?
答:_______
22.以上片段刻画了人物的_______和_______,为读者呈现了一个_______的“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乞求:请求给予。
请求: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诉求:1.诉说理由并提出请求。2.愿望;要求。
2.B
【详解】
此题考查生活常识的了解和掌握。
生物圈(也叫生态圈),它是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土壤岩石圈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生物组成的地球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
地球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等不同的圈层,这三个圈层相互重迭,互相渗透,相互作用,形成水中有气,气中有水、土中有水有气的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依靠三个圈层提供的物质和太阳辐射能量,生存发展,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改造各圈层的成分和性质。地球表面的三个无生命的物理圈层,只有出现了生物、相互进行积极的生命渗透之后,才构成生物圈。
3.D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分号这一标点符号前后两部分一般是并列关系,再结合本句的句意进行分析可知,本句中分号的前后两部分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
4.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情况。
C项这个句子前后是递进关系,应改为“赵孟颊的楷书不仅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而且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5.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平时需要在课文中多理解。本句出自冯至《表里的生物》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原文,根据文章内容;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可知,答案应该是A。
6. 与日俱增 形形色色 如痴如醉 一声不吭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可以从与意思具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找,平时也要多积累。
(1)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2)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3)如痴如醉:意思是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看得入神。
(4)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7. ā iē ē ō uō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嘀嗒”中“嗒”的读音为dā。
“蝎子”中“蝎”的读音为xiē。
“蜇人”中“蜇”的读音为zhē。
“钵子”中“钵”的读音为bō。
“蝈蝈儿”中第一个“蝈”的读音为guō。
8. 失败是成功之母 爱迪生 爱因斯坦 史泰龙 一生发明1000多种发明,可失败了上万次,在制造电灯时,爱迪生就失败了1340次,正是爱迪生的耐心与信心,才能使电灯发出耀眼的光辉。 制作小板凳,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后才成功。 在先后共计1849次碰壁面前,没有打退堂鼓,继续坚持不懈,终于在第1850次获得成功。 他们的事例证明了那句哲理:“失败乃成功之母”。
【详解】
阐述本题要围绕“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作答。所举实例要与观点一致,且具有典型性。
9.这幅图上有两只手,手指相互支撑,中间有一根拐杖,组成一把伞的形状。拐杖是老人常用的工具,代指老人;伞的功能是遮风挡雨,寓指为老人支撑一片天空。两只年轻有力的手则意味着年轻一代要努力承担,为老人撑起晴好的天空。
10.年轻人应该为老人撑起晴好的天空,关爱老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11.这幅图用简明的手、拐杖、伞这些图像,分别寓指出手帮助、老人和遮风挡雨的功能,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下面的一行文字是宣传标语,点明宣传主题。
12.由这幅图我想到了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9.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片内容的观察和含义的分析,首先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图片上有手还有拐杖,手指相互支撑,中间有一根拐杖,组成一把伞的形状。通过分析可得出拐杖是老人常用的工具,代指老人;伞的功能是遮风挡雨,寓指为老人支撑一片天空。两只年轻有力的手则意味着年轻一代要努力承担,为老人撑起晴好的天空。
10.本题考查的是图片的主旨的分析即图片想宣传的内容。由第八题图片内容的分析可得,本题想宣传的内容即对老人的关爱,倡导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11.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分析图片内容好在哪里,结合自己对图片的理解,结合图片的巧妙构造形式所蕴含的深意,写出自己的答案即可。
1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提取和应用,首先明确图片反映的内容是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所以想到的名言必然是关于敬老爱老的,符合题目要求的名言都可作答。
13. 兴趣 奇怪
14. 喜欢 伟大
15. 爱因斯坦很少说话。 通过做手工这件事,老师觉得爱因斯坦是个做事认真的孩子。
16.,;。;:“;,;,;。”;,;。
17.因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实在是太糟糕了,所以孩子们都笑了起来,而爱因斯坦却因为老师这么说而感到十分羞愧,所以低下了头。
18.B
13.
14.
15.
16.
17.
18.
19. 痛苦 高兴极了
20. 表 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
21.不可以。因为“再也”是“永远”的意思,写出了“我”看到父亲放在桌子上的表后,时刻都在看着它,表现了“我”对表十分好奇,刻画了“我”好奇心强、爱观察的特点。
22. 心理 动作 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天真可爱
19.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和“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可以看出。
20.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可以看出“它”指表。
结合“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可以看出“我”好奇的缘由。
21.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词语作用的分析。
这类题首先要进行判断,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找出相照应的部分,分析是否可以替换或删除的原因,语言组织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22.
考查学生的文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可以看出运用了心理描写。
结合“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等处可以看出运用了动作描写。
同时这也是一道开放题,作答时要结合对文章的进行理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语言作答分析人物形象即可,表达合理,答案不唯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