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打麦号子苏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打麦号子苏少版

资源简介

打麦号子
教学内容:
1、唱歌曲《打麦号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各个劳动号子素材,学生自行感悟出劳动号子的概念和一领众和的特点。
2. 通过学唱歌曲《打麦号子》,感受一领众合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并从中感受到浓郁的靖江民歌风格。学生能唱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3.通过对各个号子的体验,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用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2、领的部分的音准,16小节和24小节的变拍子的节奏,领与合的互相衔接。
教学过程:
1、 听赏导入,感悟生活。
1、听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声音,请同学们仔细听,并且联系生活想一想,这是人们在做什么的时候发出的声音?
2、劳动号子概念
【设计意图:听赏感知,及联系生活经验想象与联想,学生自己感悟出劳动号子的概念。】
2、 听赏感知,体验号子。
1、一领众和
师:现在我们来听听,劳动号子一般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来表现?
一领众和
2、师生合作体验
【设计意图:听赏及师生合作体验,学生初步感知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 新授歌曲,学唱号子。
1、 歌曲创作背景。
师:看这幅图片,这些农民在干什么?(打麦子)
2、听录音范唱
师:现在我们来听一听,靖江农民用连枷打麦子时唱的一首民歌,(媒体出示《打麦号子》谱),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一想,这首歌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又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的?念白+演唱
解释念白(媒体出示念白)
3、念白
A领
(1)个体轻读念白部分。
(2)师领生合(师领的时候速度渐快、力度渐强)
师:为什么第一个哼哪、哼哪,同学们那么慢而后面的几个哼哪、哼哪越合越快,越来越有力?
师:原来是老师领的力度和速度影响了大家的和,那你觉得领在劳动中起了什么作用?
有了指挥,其他劳动者就能齐心协力,动作整齐,把力气往一处使。
(3)师领生合
(4)生领
B合
师:刚才同学们和得真有力阿,那如果我们在劳动中长时间这样大声地喊觉得累不累?那怎么办呢?
(1) 生领师和
老师在合的时候是怎样来表现强弱的?
(2)师领生和
4、演唱的部分:
A按节奏读歌词
B师范唱
C学唱
合的部分
(1)学生感知合的部分旋律的特点。
(旋律重复)
(2)把旋律相同的乐句唱一唱
下滑音
副拍子 强弱关系 休止符
(3)师领生合
领的部分
(1) 学生感知领的部分旋律的特点。(旋律相似,节奏不同。)
(2) 对比学唱
我们先来看第1、2两句,请同学们找出旋律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看谁找的快。…分别模唱
(3)生领师合
C把演唱部分完整唱一遍
7、、念白和演唱两个部分连起来唱一遍。
8、、第二段歌词
9、、完整唱。
10、一领众和
(1)小组轮流领唱,注意领的衔接。
师:如果在劳动中一直有一个人领得话会不会感觉很累?
现在我们来做个号子接龙的游戏,同学们边唱边打麦子。
(2)一领众和形式的作用。
刚才我们用一领众和的形式表现了《打麦号子》,同学们来说说这种形式在劳动中起了什么作用?
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可以凝聚力量,使繁重又枯燥的劳动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了。
4、 欣赏方言《打麦号子》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打麦号子》,我们来听听,这首《打麦号子》的情绪是怎样的?它的情绪又是怎样来表现的?
1、 用渐快的速度演唱,表现了干劲越来越足。
2、 方言的演唱,具有真实感,也增添了韵味。
5、 拓宽欣赏,开阔视野
1、 其他劳动号子
打麦的时候,有打麦号子,生活中,还有那些劳动号子?
2、劳动号子分类:工程号子、农事号子、渔船号子、作坊号子、搬运号子。
3、点歌时间,各具地方特色的劳动号子。
4、小结。
劳动号子,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感受生活,用心感受我们民族的优秀音乐吧!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