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卷(第一单元)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题(34分)
1.利用   振动发声的乐器叫作弦乐器;利用管身中的   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叫做管乐器。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3.声音是以   的形式在物质中传播的, 老师上课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同时通过
   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4.声音可以在   、    、    这些物质中传播。
5.我们的耳朵里的   很薄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   ,从而开始了人耳声音的传递,最后由   把产生的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6.请写出耳的结构名称。
7.如图所示:
一只手将钢尺按在桌边,保持钢尺位置不变,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用力大,尺子   ,声音   ;用力小,尺子   ,声音   。由此可见,声音强弱是由物体   决定的。
8.学习了《声音》这一单元后,小明开展了相关实践探究。
小明找了四个相同的杯子制作了一个“水琴”①至④号中的水逐渐增多,在杯子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吹气时,杯子中发出声音主要是由于杯子中的   在振动。实验发现:从①号到④号,音高变化的规律是由  到   ,因为发声的物质在①号杯子中振动得最   ,在④号杯子中振动得最   。
9.弹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   ,琴弦越粗,声音越   。
10.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2个钉子,钉子之间系一根橡皮筋。图1系得很紧,图2系得松一些。分别用同样大小的力弹拨橡皮筋。图1情况下,橡皮筋振动速度   ,声音   ;图2情况下,橡皮筋振动速度   ,声音   。
判断题(12分)
1.(  )拨动钢尺的力量越大,钢尺振动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2.(  )在真空环境中振动的闹钟是不会传出声音的,因此我们听不到铃声。
3.(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
3.(  )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不停地振动着。
4.(  )用大小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枚钉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5.(  )铝片琴上长的铝片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比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低。
6.(  )轻敲音叉与重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7.(  )铁路巡逻工将耳朵紧贴钢轨,听到远处的火车在行驶的声音,说明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强。
8.(  )泳池中潜水的人完全不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9.(  )太空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因为声音无法在太空中传播。
10.(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越高表示声音强,音调越低表示声音弱。
11.(  )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量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
12.(  )音叉是一种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声高的发声仪器。
单选题(20分)
1.如右图的实验说明(  )
A.听觉神经能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B.鼓膜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耳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D.耳道有传递声音的作用
2.在耳朵的部分中,能将振动传递给内耳的是(  )
A.耳膜 B.鼓膜 C.听小骨
3.击鼓时,要使鼓面发出的声音弱,可以(  )
A.用力敲击 B.轻轻敲击 C.换大鼓敲击 D.换小鼓敲击
4.调节音箱上的声音旋钮,改变了声音的(  )。
A.音量 B.节奏 C.音高
5.“刚刚的雷声很大”,这句话是对(  )的描述。
A.雷声强弱 B.雷声高低 C.雷声音色
6.敲击同一个锣鼓时,轻轻地敲和重重地敲,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高低 B.强弱 C.传播方式
7.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
A.发生形变 B.发生振动 C.受到外力
8.下列做法中,(  )会发出声音。
A.拉伸橡皮筋 B.用手按压鼓面 C.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9.下列关于声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
10.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咙并说话,体会手上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尺子,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的高低
连线题(4分)
1.下面的操作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用线连起来。
拨动伸出桌面比较短的钢尺 发出的声音强
拨动伸出桌面比较长的钢尺 发出的声音弱
用力拨动钢尺 发出的声音高
轻轻拨动钢尺 发出的声音低
五、实验探究题(30分)
1.“耳的结构与功能"模拟实验,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结构中的    ,它能将声波转化为   。
(2)实验中我们可以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这些碎纸屑的作用是   。
(3)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强,纸屑跳动的   ,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   ;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把音叉,但一次距离气球皮较近,另一次距离气球皮较远,你会发现,气球皮振动的   不同。
(4)结合上述实验,你觉得耳朵听到声音的响度(强弱)与声源振动的    和声源的   有关。
2.声音的研究。
同学们制作了以下几种小乐器,然后依次进行了演奏。
(1)图甲中的乐器是通过向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不同体积的水制成的,轻轻的用小棒依次敲击1号瓶到5号瓶的瓶身,听到的声音(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越来越强
(2)图甲中,敲击瓶身时,由于(  )的不同,导致声音有高低变化。
A.瓶子的大小 B.水量的多少 C.空气柱的长短
(3)图乙的乐器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橡皮筋A和B拉的一样紧,手拨橡皮筋A的力小一点,橡皮筋A发出的声音会(  )。
A.低 B.高 C.弱
(4)图丙中的乐器是用几根相同的吸管制成的,要让这个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   。
3.看图填空
图一 图二 图三
(1)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柱形图表示的实验是(  )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2)如图一,拨动尺子时,要使尺子振动得慢,应(  )
A.用力大 B.尺子伸出桌面短
C.用力小 D.尺子伸出桌面长
(3)如图二,小球摆动的幅度大,说明音叉发出的声音(  )
A.高 B.低 C.强 D.弱
(4)图三的气球皮,模拟的是如图“耳结构”的   (填字母)。
(5)敲击音叉,图三的气球皮会发生   。
4.某电视台举办了2新年跨年演唱会,其中有个创意节目用到了吉他.琵琶.竖笛等乐器。
(1)如果演奏之前用每秒震动440次的音叉发出的音高作为调音标准,那么,轻轻敲击和用力敲击,两次听到的声音(  )。
A.音高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量不同
(2)弹吉他的时候,用相同的力从细弦到粗弦依次弹拨,声音的变化是(  )
A.从高到低 B.从弱到强 C.从低到高
(3)琴弦发出较弱的“3”,和同一根琴弦发出较强的“3”相比,琴弦振动(  )
A.幅度较大 B.速度较快 C.幅度较小
(4)音乐厅里观众听见精彩的演奏是通过(  )传播的?
A.固体 B.电磁波 C.气体
(5)调音师发现弦发出的声音偏低,下列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把弦绷紧一点 B.把弦弄松一点 C.把弦放长一点
(6)敲击粗细不同长短相同的风铃管,声音最低的是(  )
A.最粗的管 B.最细的管 C.中间的管
(7)吹奏竖笛时发出的优美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竖笛 B.空气 C.嘴巴
5.尤克里里是一种四弦夏威夷的拨弦乐器,弹奏方法是:左手在颈上按住一根弦,右手在琴箱上拨动这根弦。弦的音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某同学观察的时候发现,尤克里里的弦粗细和长度都不一样,所以做了以下实验进行研究。
(1)图1研究粗细对音高的影响,4根弦由粗到细,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四根弦的的长度应该   ,用相同的力拨动四根弦,发现弦   (填序号)发出的音最高。
(2)图2研究弦的长度对音高的影响,实验中改变的是   ,拨动四根弦,弦5发出的音   。
(3)调节图3的弦准弦的松紧会发生变化,要想让弦发出的音变高,应该把弦调得   一些。
(4)如果想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更大、更强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右手拨动的力大一些 B.右手拨动最细的那根弦 C.左手按压的位置低一些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卷(第一单元)
3.(√)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不停地振动着。
班级:
姓名:
学号:
4.(√)用大小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枚钉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一、填空题(34分)
5.(√)铝片琴上长的铝片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比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低。
1.利用弦振动发声的乐器叫作弦乐器;利用管身中的空气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叫做管乐器。
6.(×)轻敲音叉与重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一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
7.(√)铁路巡逻工将耳朵紧贴钢轨,听到远处的火车在行驶的声音,说明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强。
的声音就越低。
8.(×)泳池中潜水的人完全不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物质中传播的,老师上课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同时通过
9.(√)太空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因为声音无法在太空中传播。
一空气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10.(×)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越高表示声音强,音调越低表示声音弱。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这些物质中传播。
11.(×)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量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
5.我们的耳朵里的鼓膜很薄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从而开始了
12.(√)音叉是一种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声高的发声仪器。
人耳声音的传递,最后由听觉神经把产生的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三、单选题(20分)
6.请写出耳的结构名称。
1.如右图的实验说明(C)
听小骨)
A.听觉神经能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外耳道
B.鼓膜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耳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听觉神经
D.耳道有传递声音的作用
2.在耳朵的部分中,能将振动传递给内耳的是(C)
A.耳膜
B.鼓膜
C.听小骨
鼓膜
3.击鼓时,要使鼓面发出的声音弱,可以(B)
A.用力敲击
B.轻轻敲击
C.换大鼓敲击
D.换小鼓敲击
4.调节音箱上的声音旋钮,改变了声音的(△)。
7.如图所示:
A.音量
B.节奏
C.音高
一只手将钢尺按在桌边,保持钢尺位置不变,另一只手拨
动钢尺。用力大,尺子振动幅度大一,声音强一
5.“刚刚的雷声很大”,这句话是对(△)的描述。
A.雷声强弱
B.雷声高低
C.雷声音色
用力小,尺子尺子振动幅度小一,声音弱一。
由此可见,声音强弱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
6.敲击同一个锣鼓时,轻轻地敲和重重地敲,改变的是声音的(B)
A.高低
B.强弱
C.传播方式
8.学习了《声音》这一单元后,小明开展了相关实践探究。
7.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B)。
小明找了四个相同的杯子制作了一个“水琴①至④号中的水逐渐增多,在杯子
A.发生形变
B.发生振动
C.受到外力
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吹气时,杯子中发出声音主要是由于杯子中的空气在
振动。实验发现:从①号到④号,音高变化的规律是由低到高,因
8.下列做法中,(C)会发出声音。
为发声的物质在①号杯子中振动得最慢一,在④号杯子中振动得最_快一。


9.弹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A.拉伸橡皮筋
B.用手按压鼓面
C.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10.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2个钉子,钉子之间系一根橡皮筋。图1系得很紧,图2系得松一些。分别用同
样大小的力弹拨橡皮筋。图1情况下,橡皮筋振动速度快一,声音高一;图2情况下,橡皮筋振
9.下列关于声音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动速度慢,声音低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
图2
10.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咙并说话,体会手上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尺子,观察尺子的状
二、判断题(12分)
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A)。
1.(×)拨动钢尺的力量越大,钢尺振动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的高低
2.(√)在真空环境中振动的闹钟是不会传出声音的,因此我们听不到铃声。
四、连线题(4分)
3.(X)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