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陶渊明 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 ,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诗人之祖”。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祖陶侃,出身寒门,以军功至大司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早卒,母为东晋名士孟嘉之女。陶渊明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开创 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田园陶渊明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29岁前)生活状态:闲居在家、读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抱负和的志向。生平简介第二个时期(29岁至41岁)29岁时,因亲老家贫,起为江州祭酒,但不久因不堪吏事而辞职,归家躬耕。36岁时,再次出仕,陆续作过荆州刺史桓玄(篡位)、镇军将军刘裕(清余党)、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僚。义熙元年(405)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以妹妹去世要奔丧为由辞官。生平简介第三个时期(41岁辞去彭泽令至去世)。陶渊明彻底退耕田园。归耕后第三年,家中遇火,生活再次陷入困顿,但并未因此再去入仕做官。晋朝末年曾征他为著作佐郎,不就。写作背景诗人曾几度出仕做官、归隐,在官僚与隐士中徘徊。直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辞彭泽县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初读诗歌 理解大意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zhuōyìnàifán整体感知“归园田居”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为何而归归去如何任务一:找出“为何而归”的诗句,并分析概括出“归”的原因原因:①性本爱丘山(本性)②误落尘网③思恋田园④守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矛盾:为何要出仕?为何而归1.养家糊口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归去来兮辞并序》2.光显门庭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与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的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3.大济苍生“他一生得力处与用力处都在儒学……他只是平平实实将儒家话身体力行。”梁启超《陶渊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官场既可以提供养家的物质生活,更可以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抱负,为何是“误?”为何而归①矛盾心态: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但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②看清官场,彻底悔悟。矛盾:“三十年”与“十三年”诗人这里用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尘网:指官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官场说成是尘网,写出了官场对他的束缚,表露出对官场的厌恶之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为何而归1、“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2、特点:失去自由。3、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说明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身在宦海,而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1)“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技巧相对。(2)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作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作者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不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和心灵的回归。为何而归任务二:“归向何处”?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并完成表格。归向何处归向田园思考: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试作简要赏析。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归向田园 意象/景物 意境/特点 写作手法归向何处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视听近远静动衬白描手法语言的质朴自然特点:恬静幽雅朦胧和谐视听结合、远近结合、以动衬静、白描、融情于景归向何处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视听近远静动衬白描手法语言的质朴自然特点:恬静幽雅朦胧和谐景语情语恬淡舒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人或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归去如何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情的是哪一句?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闲适、自由喜悦由此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明确:凸显出一种睽违已久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小结《归园田居》其一,通过描绘诗人回归田园前后的心情及生田园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回归田园后愉悦的心情。拓展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两类人,一类人主张出世,或归隐山林,寄情山水,或退归田园,亲近自然。一类人主张积极入世,去实现自己经国济世的宏伟抱负,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你对他的选择有何看法?谈谈你的观点。拓展像陶渊明一样在官场和田园选择中挣扎的中国文人中国文人的几种类型——推波助澜型……秦桧、严嵩、和珅随波逐流型……李斯、徐阶、宋玉独立洁行型……屈原、阮籍、嵇康、杜甫、海瑞、袁崇焕独善其身型……老子、庄子、范蠡、陶渊明、王维拓展思考:从上述古代文人的遭遇中你发现了什么?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将如何选择自己的路?古代文人的可悲命运——要么变节,要么屈节;要么毁没,要么埋没。提升能力,学以致用《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此诗前两句着重写景,运用了________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等意象,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___,画面上主要突出_____________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_______,_______。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_________ 的图画。白描绿原白川 子规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紧张繁忙色彩鲜明山亭夏日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注释:阴浓:树阴非常浓密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写了绿树、楼台倒影、池塘、微风、花香浮动的庭院等景物,写出了景物静谧、安宁、优美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情。高考链接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题步骤:1.绘景。用自己的语言描摹景物,语言力求优美。2.析景。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特点,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高远辽阔等等。3.悟情。谈谈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以致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