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标要求】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科学精神:通过对新时代中国梦的分析和学习,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苦练本领,贡献力量。【必备知识】1.中国梦的本质、如何实现中国梦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关键能力】辨识判断: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获取有效信息,并注重信息之间的因果联系,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审题习惯。分析综合:能够多角度分析热点问题,并综合归纳,把与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和整合。推理论证: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论证和解决政治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第一部分 课前预习案一、知识梳理(要求:仔细预习,梳理并试着标画课本知识内容,不明白的用红笔标识好,上课同学间相互交流)(一)中国梦是什么样的梦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特点/内涵:从与人民的关系上看:从与中华儿女的关系上看:从与世界的关系上看:(二)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三)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角度: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应该如何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的关系:2、国家战略的角度: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战略安排:(2)具体部署:(九个方面)3、广大青年角度:青年人要:历史机遇期是什么:第二部分 课内探究案(喜迎党的二十大)时政背景: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议题内容:总议题: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议题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国梦的本质议题二:看今朝重任在肩头——坚持党的领导议题三:畅未来开启新征程——贯彻战略安排【议题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国梦的本质同绘中国梦,共做追梦人回望历史,结合现实,展望未来谈谈你心目中未来的中国、中华民族、人民生活 是什么样子。1.学生畅想心目中未来的中国、中华民族、人民生活的样子;2.表白“我的国”(小组发言人)。3.总结概括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要求:独立思考1分钟,讨论3分钟-5分钟 ①展示同学要认真、规范、简洁、迅速。②非展示同学积极配合,做好标注。【议题二】看今朝重任在肩头——坚持党的领导观看党的二十大节选视频,结合预习知识,回顾中国共产党奋斗史:1. 谈谈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2. 新时代共产党人如何坚守初心,担当使命?3. 4个伟大有何关系要求:独立思考1分钟,讨论3分钟-5分钟 ①展示同学要认真、规范、简洁、迅速。②非展示同学积极配合,做好标注。【议题三】畅未来开启新征程——贯彻战略安排坚定的步伐 令人感慨万千(回望2021年)2021,中国,我们党迎来百年华诞,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时代长焦对准中华大地,定格下许多难忘瞬间。这一年,我们迈入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倡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年,我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这一年,“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这一年,我们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到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等等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安定有序。这一年,我们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坚决维护国家统一。这一年,面对新冠,我们呼吁各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制定相关行动方案,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奋斗的力量 令人心潮澎湃 (展望2023年)2022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2023年,我们仍然在路上。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青年学生,奋斗是开启伟大梦想的钥匙,我们要将奋斗精神融入年轻的血液,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祖国辉煌的未来需要我们创造。请依据上述材料,以“青春·梦想·责任”为主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演讲稿。(要求:观点鲜明,符合题意;运用知识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第三部分 知识拓展案四个伟大的理论内涵:1.“进行伟大斗争”明确宣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治国理政伟大斗争是精神,就是要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勇于处理各种矛盾、勇于解决各种问题。2.“建设伟大工程”明确宣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主体力量”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思想建党为首”“制度治党为要”“作风管党为严”“反腐净党为重”为特征的党建新工程的实施及其显著成效,获得人民的高度赞扬。3.“推进伟大事业”明确宣示了我们治国理政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4.“实现伟大梦想”明确宣示了我们“朝着什么样的目标”治国理政中国梦既承担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又承担着当代中国的使命,也承担着未来中国发展走向的使命。中国梦的孕育昭示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作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共同构成了实现伟大梦想总目标的战略支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伟大梦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攻坚克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样的精神状态和锐利武器以提供强大动力,也需要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打造坚强领导主体力量以提供组织保证,还需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确保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第四部分 课后训练案1、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下列关于中国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梦表达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②中国梦的实质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③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④中国梦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使命无比崇高,我们的责任更为重大。唯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把握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才能实现“强起来”的伟大目标。下列体现伟大工程的是( )①坚决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②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民生短板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建设④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关于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①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立足于每个人的意愿 ②中国梦与每个中国人民的梦想完全一致③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④中国梦只有同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迈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①是世界人民的梦,最为先进的思想价值体系 ②仅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个人诉求未充分体现③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④是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合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