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草原人家(1)课标要求1.了解非洲热带大草原,初步学会分析热带草原的自然特点。从草原生活角度人手,体会马赛人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和生活,感受“逐水革而居”的牧区生活。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尝试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3.通过对非洲热带大草原的了解,感受马赛人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认识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知识要点1.非洲热带草原在世界的位置: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非洲热带草原分布地区占全洲面积的 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2.非洲热带草原的自然条件 (1)主要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两者交替变化。 ①北半球的雨季:大致为每年的5月至l0月,草原上吹湿风,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 ②北半球的旱季:大致为每年的ll月至次年4,草原上吹干风,降水稀少,草木稀疏,一片枯黄。 (2)南半球的旱季和雨季与北半球相反。3.马赛人的生产特点 (1)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主。 (2)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一定的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4.马赛人的文化生活特色 (1)食: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2)住:茅草房,村庄四周环绕着荆棘树枝,以防野兽侵犯(部分人从游牧改为定居)。 (3)衣:马赛男人大多身披红色的披风,穿红衣是为了吓走野兽。马赛人虽然与野兽朝夕相伴,却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重要提示 本课时着重介绍非洲热带大草原上的马赛人根据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相关链接非洲热带草原 非洲热带草原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非洲热带草原分布地区占全洲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 非洲热带草原的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年降水量在500毫米~1 0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雨季。旱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大致每年5月至l0月赤道低压带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又称几内亚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雨季。11月至次年4月,赤道低压带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副热带高压带的信风(哈马丹风),十分干燥,形成旱季。南半球热带草原的旱、雨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非洲热带草原的植物具有旱生特性。草原上大部分是禾本科草类,草高一般在1米~3米之间,大都叶狭直生,以减少水分过分蒸腾。草原上稀疏地散布着独生或簇生的乔木,叶小而硬,有的小叶能运动,排列成最避光的位置。树皮很厚,有的树干粗大,可贮存大量水分以保证在旱季能进行生命活动,代表树种是金合欢树、波巴布树等。旱雨两季有截然不同的景色,每到雨季,草木葱绿,万象更新;每到旱季,万物凋零,一片枯黄。草原多有蹄类哺乳动物,如各种羚羊、长颈鹿、斑马等,还有狮、豹等猛兽,昆虫类中以白蚁最多。 .基础达标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分布在 (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2.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 ( ) A.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B.终年高温多雨 C. 终年炎热干燥,降水极少 D.终年高温,旱雨季不明显3.“雨季来临,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天气炙热,满目枯黄。”这段话描述的地区是 ( )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 C. 东欧平原 D.青藏高原4.下列描述符合非洲热带草原旱季特点的是( ) A.降水丰沛,植物茂盛 B.草原上可见成群的牛羊 C.草原上吹湿风 D.草原上草木稀疏,一片枯黄,几乎见不到动物在此觅食5.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地区是 ( ) A.山地 B. 平原 C. 盆地 D.草原6.马赛人心目中视为神灵的是 ( ) A.牛 B.马 C.草原 D.高山7.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他们的居所是 ( ) A.蒙古包 B. 毡房 C.茅草屋 D.水泥房8.下列关于马赛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B. 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C. 生活非常现代化 D.把草原视为家园,自己也是草原的一部分9.有人从外地旅游回来,在他的旅游照片中可以看到长颈鹿、马赛人、茅草屋和成群的牛。你认为他可能去的地方是 ( ) A.青藏高原 B. 非洲热带草原 C.安第斯山区 D.湄公河平原尝试运用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住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之间的马赛人,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地区。这里以草本植物为主,需水量较少,可抵抗炎热的气候。当雨季到来时,草原上呈现出一片深绿色,而旱季时就变得满目枯黄。 材料二:马赛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牛,因此为牛寻找水草是非常重要的。一到旱季,牧民便带领牛群迁往其他较湿润且有水草的地方暂住,等到明年雨季来临时才回家,由此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马赛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马赛人是如何适应草原上自然环境的变化的?如果你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你会选择何种方式谋生?11.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以及马赛人在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各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 (2)该游牧活动需要 ( ) A.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3)说说马赛人这样迁移的理由。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课 草原人家(1)1.B 2.A 3.B 4.D 5.D 6.C 7.C 8.C 9.B l0.(1)草原上有明显的旱季、雨季,以草本植物为主,雨季时牧草生长旺盛,旱季时一片枯黄。(2)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雨季时,牧民在热带草原地区放牧;旱季时,牧民便带领牛群前往其他较湿润且有水草的地方暂住,等到第二年雨季来临时才回家。 (3)发展畜牧业。 ll.(1)基塔莱的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至lo月;多多马的降水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的4月。 (2)B (3)维多利亚湖附近的基塔莱虽在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形的抬升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这才有了马赛人的迁移路线。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第四课 草原人家(2)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澳大利亚现代化大牧场,初步学会分析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从草原生活角度人手,体会澳大利亚牧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和生活,感受牧区生活的特色。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够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3.通过对澳大利亚牧场经营特点的描述,感受澳大利亚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认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知识要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2.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分布: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的草原上。3.澳大利亚畜牧业的特点:①羊比人多;②牧场规模大;③牧民定居;④机械化程度高。4.澳大利亚发展牧业的有利条件:气候比较干热,近2/3的土地属于干旱地,草原平坦辽阔,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重要提示 澳大利亚的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居世界第六位,总面积为769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 250多万,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即气候干热、干旱地区广、草原平坦辽阔等有利条件,再以国家工业化为基础,充分发展牧业,并使之经久不衰,充分体现了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值得借鉴。相关链接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 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各地都有为牧民举办的类似于庙会的节日,一般在春天举行,最吸引人的是剪羊毛比赛。比赛在离地1米高的台上进行,身材魁梧的牧民在裁判的一声令下,抓起身后一只肥壮的美利奴羊,把羊头夹在膝下,左手抓住前蹄,右手拿起电剪,电剪呜呜直叫,羊毛很快就能从羊身上剪下来。剪一只羊的羊毛往往不到3分钟。每个选手必须在11分钟内剪完4只羊的羊毛才能得到100分,而且要求羊毛要剪齐、不拉毛。参加比赛的牧民多是附近专门剪羊毛的熟练工人。到剪羊毛的季节,他们便在各个牧场寻找工作。全澳大利亚大约有1.5万名这样熟练的剪毛工人。熟练的剪毛工人在实际工作中一口气要剪30多只羊,每只羊有几十千克重。在牧场中,牧羊犬负责把羊群赶到剪毛工人身边,剪毛工一把拽过羊角,一拧让羊四脚朝天,然后操起电动剃刀,按住羊头从颈部并始,再到腹部,然后绕到背脊,转向头顶,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把整张羊毛剪下来,就好像掀下一张羊皮一样。剪下来的羊毛由牧场主分门别类地筛选,头上等部位的羊毛短、粗、脏,属于下等品,背部和腹部的羊毛细、软、长,属于高档品。 基础达标1.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小明暑假要去澳大利亚旅游,事先要做好准备,请你告诉他,此时的澳大利亚正处于________季。2.澳大利亚的气候比较________,近2/3的土地是________地,草原________,适宜大面积发展________。3.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________数量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四种温度带中,哪一种是澳大利亚所没有的 ( ) A.寒带 B.热带 C.温带 D.亚热带5.澳大利亚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是 ( ) A.先进的科技与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B. 草原平坦辽阔 C. 劳动力少 D.气候干旱6.有关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多为大牧场经营 B. 牧业产品大量出口 C.牧场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牧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草原上7.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羊比人多 ②是“骑在牛背上的国家” ③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④牧场规模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8.澳大利亚养羊业兴旺发达的自然条件有 ( ) A.位于南半球 B.气候干热,草原平坦辽阔 C.国土面积广大 D.人口稀少9.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 ) A.悉尼 B.堪培拉 C.墨尔本 D.珀斯10.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地广人稀 B.牧场规模很大 C.机械化 D.羊比人多11.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原因是 ( ) A.羊是澳大利亚的国宝 B.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C. 澳大利亚人喜欢羊 D.羊是澳大利亚唯一的经济来源12.澳大利亚位于哪两个大洋之间 ( ) A. 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大西洋1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气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炎热多雨 B.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C. 干热、降水量不足 D.一年四季雨量充足尝试运用1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________ (国家)B ________ (国家) C ________ (岛屿)D ________ (城市) E ________ (城市)F ________ (山脉) G ________ (河流)H ________ (海洋) (2)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的________部沿海,由众多的________礁构成。 (3)该大陆畜牧业发达,主要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2000年夏季奥运会在________市举行,该市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和港口。15.读下图,回答问题。(1)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2)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降水量自北、________、________三面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________。(3)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分布特点是:畜牧带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北部养________,南部养________。16.假期,小明来到一个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地方参加夏令营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个国家是 ( ) A. 阿根廷 B.巴西 C.澳大利亚 D.蒙古 (2)夏令营设在一个牧场里,在这里小明看见一种毛又软又长的绵羊,它是________羊,该国有特色的动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这种羊在英国很难养,易得烂脚病,而在这儿却生活得如鱼得水,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认为该国在发展畜牧业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的乳牛业主要集中在北岛的北部和西北部。那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水充足,土壤肥沃。除此之外,新西兰还拥有优良的乳牛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材料二:乳牛需在繁茂的草场内饲养,活动范围不是很大,所以新西兰大多数乳牛场的规模都比较小,牧场的一般面积约为60公顷~70公顷,由单个家庭经营,牧场工作主要由家庭成员完成,有时候也可雇佣一两个帮手。新西兰现有牧场7 000多个,牧场内广泛使用机械。牧民们先把乳牛带进牛奶棚用机械挤奶,然后将牛奶送往附近的奶酪加工厂,制成各种乳制品。从自然(气候、土壤等)和人文(交通、技术等)两方面说说新西兰发展乳牛业的有利条件。新西兰牧场的规模、生产管理与澳大利亚的牧场相比,有何不同?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课 草原人家(2)1.南 冬 2.干热 干旱 平坦辽阔 畜牧业3.绵羊 羊毛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4.A 5.A 6.C 7.C 8.B 9.B l0.C ll.B l2.A13.C l4.(1)澳大利亚 新西兰 塔斯马尼亚岛 悉尼 堪培拉 大分水岭 墨累河 太平洋(2)东北 珊瑚 (3)气候比较千热 草原平坦辽阔(4)悉尼 l5.(1)南东 (2)东南减少 (3)牛羊 l6.(1)C (2)美利奴 袋鼠 鸭嘴兽(3)澳大利亚的气候比较干热。 (4)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适度放牧。 l7.(1)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水充足,土壤肥沃;人文条件:新西兰拥有优良的乳牛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2)新西兰大多数乳牛场的规模都比较小,由单个家庭经营,牧场工作主要由家庭成员完成,有时候也雇佣一两个帮手。而澳大利亚牧场规模大,各个环节都使用了现代化的机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课 草原人家(1).doc 第四课 草原人家(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