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唐隋(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开皇之治”(2)589年,隋朝灭陈朝。 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南北分裂的局面,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一、隋的兴亡1、隋朝建立与统一1、客观原因: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从南到北的交通很不便利;陆路交通又存在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的缺点,于是沟通南北的水陆运输便应运而生。2、主观原因: 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加强南北文化的交流。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洛阳涿 郡余 杭海河黄 河淮 河长 江钱塘江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你能归纳吗?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两个端点:涿郡、余杭
三百万劳力
四段运河(从北到南)
五大水系(从北到南)
六年时间:公元605-611年一个中心:洛阳《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唐)皮日休读一读大运河开凿的作用?积极作用:使南北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运河沿线的城镇更加繁华。
消极作用: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大讨论思考:
隋王朝灭亡的原因沉重的兵役和徭役1.唐朝建立:
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反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宗。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登上皇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二、唐的盛衰1、唐朝的建立(4)第二位君主:618年李渊(唐高祖)长安李世民(唐太宗)(1)时间:(2)建立者:(3)都城: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5)唐朝前期的状况:作为唐朝的第二位君主,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新的政策措施使唐朝走向强盛的?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调整了统治关系,实行了一些新政,使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 ,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善于纳谏、善于用人三省六部制民族之间一视同仁科举制贞观之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前:贵中华,贱夷狄
唐朝:一视同仁民族关系中央集权上的“新”政三省六部制的影响1、提高了工作效率
2、削弱宰相权利
加强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就是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
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小结帝国新政 政治:虚心纳谏
完善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多次减免租赋 民族关系: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思考:唐太宗的帝国新政给你有什么启示?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1、重视农业生产 ,减轻农民负担;2、要完善各项制度 ;3、要重视人才的选拔;4、实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贞观遗风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1、这首诗描述的是那一个时期的景象? 2、诗中体现了唐朝哪些方面的盛世景象? 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粮食产量的增加 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1、农业生产直辕犁与曲辕犁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更进步?进步在什么地方?2、盛唐手工业的发展2、盛唐手工业的发展1、丝织业
益州、扬州的锦 宋州、亳州的绢
2、陶瓷业
越窖青瓷、邢窖白瓷唐三彩唐 三 彩青 瓷白 瓷丝织和制瓷技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你能说说唐代丝织业、陶瓷业技术的高超表现在哪里吗?穿丝绸衣服的唐代仕女
3、商业的繁荣唐都长安商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数量多外来商人多从哪些方面可以反映出唐朝商业的繁荣?唐朝农业发展1.耕作制度
2.改进农具
3.茶叶
4.桑蚕业
5.水利业唐朝手工业的发展1.丝织业
2.陶瓷业
3.治铸业 唐都长安
唐都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是一座国际性都市。长安城宏伟富丽,布局严整,城市中有坊(市是商业区,坊是住宅区),人口众多,商业繁荣。4、社会生活胡汉交融中西互通社会风气开放自由唐朝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唐 初 情 况 一 览 表四、唐玄宗的统治前期 ———— 开元盛世后期 ———— 天宝危机唐朝由盛转衰任用姚崇宋璟为相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581隋建立589隋统一中国618年唐建立907年唐灭亡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隋唐历史发展线索1、在唐朝初期实行“新政”的是哪位皇帝( )
A、武则天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高祖CBC巩固练习4.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的目的是( )
A.做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巩固唐朝统治5.三省六部制起源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3、唐朝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行(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 郡县制 2、科举制创立于( )
A、三国 B、隋朝 C、宋朝 D、唐朝 DC(1)大运河的中心在什么地方?(2)南北端点各是什么?(3)大运河由哪四段组成?(4)大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系?(北京)(杭州)(5)大运河开凿的作用?6.隋大运河:(看图回答)7、“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8、阅读课文89页思考(1)唐太宗把“水”和“舟”分别比喻谁? (2)从这一教训出发,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保证政治比较清明保证决策正确性提高了效率,加强统治选拔治国人才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促进民族关系融洽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深得百姓拥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