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6张PPT)卫生与救护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后的抢救。常见病因1各种意外:如触电、溺水、自 缢 、窒息、中毒等;各种严重创伤等。23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可以导致心跳呼吸骤停中 毒溺 水创 伤心脑血管病等触 电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3秒钟—头晕、黑朦10秒钟—晕厥、昏迷30-45秒钟—瞳孔散大、呼吸停止1分钟—瞳孔固定,大小便失禁超过4分钟—脑细胞不可逆损害时间就是生命黄金四分钟开始复苏时间与成功率复苏程序首先现场安全评估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2、做好自我防护措施1、判断意识(呼吸)采用观察、呼唤、拍打(轻拍重唤)等方法,看患者有无反应 ; 无反应则检查有无呼吸或异常呼吸 (仅喘息) 。喂!你怎么啦?来人啊!救命啊!2、呼救1.拨打120急救电话,情况紧急时应先抢救再拨打电话;2.大声呼唤周围的人来协助抢救,并亮明救护员身份。120呼 救(4句话)1.来人啊!救命!有人晕倒了2.我是救护员,会救护的跟我一起来3.请这位先生(女士)帮我拨打“120”,打完后结果告诉我4. 现场有自动除颤仪,请帮我拿过来120电话需告之……地点;病因;病情:1、意识;2、脉搏;3、呼吸;求救人姓名、电话;放在地面或床板(硬的平面)整体转动、保护颈部仰卧位身体平直无扭曲3:抢救体位(复苏体位)翻转病人的方法将病员双手上举,一腿屈膝一手托其后颈部,另一手托其腋下,使之头、颈、躯干整体翻成仰位正确的抢救体位跪于病人任意一侧的肩腰部,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4: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专业人员可检查颈动脉搏动(不超过10秒钟);·非专业人员不作要求。5:胸外按压--C(建立人工循环)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胸骨下1/2处;按压频率:≥100次/分;按压幅度:≥5cm按压次数:30次胸部正中央两乳连线中点胸骨上以掌根按压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每次按压後必须放松掌根不得离开胸部肘关节伸直不弯曲双臂与患者胸部垂直舌根后坠是造成气道梗阻的主要原因,必须解除梗阻,才能进行呼吸.方法:1.仰头举頦法2.托颌法(颈椎损伤者)注意:操作前要解开患者衣领、 领带、围巾,清除口腔异物等6:开放气道--A仰头举頦7:人工呼吸--B口对口(常用)口对鼻(牙关紧闭、口唇分裂、口太大)口对口鼻(婴儿)动作要求:气道畅通吹时捏鼻,吹完松鼻,吹气2次吹气量(成人):看到胸廓起伏时间:≥1秒。侧头换气,并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时捏鼻,吹完松鼻,侧头换气。回顾:复苏程序评估环境是否安全,做好个人防护1、判断患者反应、呼吸 (轻拍重呼) 10”2. 呼救 ,招人协助,联系1203. 纠正患者体位4. 判断脉搏 (非专业者可不做) 5- 10”5. 胸外按压 (30次) 18”6. 开放气道7. 人工呼吸 (2次) 4”8. 电击除颤 (尽早使用AED除颤) 心肺复苏程序(图谱)电击除颤心跳骤停,其中约90%为室颤,自行复律者极少,极早除颤是决定其成活的最有效步骤.100100808060604040202000发病至实行除颤治疗的时间(分钟)005 10 15 20除颤每延迟一分钟生还机会下降7-10%生存率%除颤越及时,生还机会越高!院内除颤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为公共场合设计的急救器材确保随时随地都能快速获取并用于急救。非专业医务人员也可以使用。AEDAED婴儿 儿童心 肺 复 苏 术1.判断意识和呼吸儿童:呼喊、轻拍婴儿:拍击足底、捏掐上臂3.摆放体位2.迅速呼救2.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婴儿胸部正中乳头连线下一指。按压深度:≥1/3胸前后径儿童5cm婴儿4cm.3.打开气道----仰头举颏法儿童头后仰60°婴儿头后仰30°4.人工呼吸(口对口鼻)CPR有效的表现 瞳孔由大变小; 面色、甲床恢复红润; 意识活动出现; 大动脉出现搏动; 自主呼吸开始恢复;CPR的终止现场CPR关键在于及时、正确,持续进行。不轻易放弃。终止指标1、自主呼吸和心跳已良好恢复;2、有专业人员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3、经由专业人员检查,确定患者已死亡;4、抢救者已筋疲力尽,实在无法坚持抢救。创伤救护四项技术现场急救目的1.降低死亡率;2.防止伤情恶化;3.减轻伤病痛苦,防止二次伤害, 降低伤残率。现场救护的原则检查伤情:1、生命指征:意识、呼吸、循环、瞳孔2、顺序:头颅、脊柱、胸、腹、骨盆、四肢。先救命,后治伤。快速有效止血。包扎伤口,先头胸腹部,后四肢伤口。固定骨折,先脊柱,后四肢。操作迅速、准确,动作轻柔,防止加重损伤。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尽可能做好自我防护。四项技术1.止血4.搬运2.包扎3.固定假设病人体重100斤血液约占体重8%>20% 休克状态>40% 濒死状态一、止 血出血的分类1、按出血部位分: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2、按损伤血管分: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止血的材料常用的材料有无菌敷料、粘贴创口贴、气囊止血带、表带止血带、绷带、三角巾等。禁止使用电线、铁丝、绳子等替代止血带。止血方法1: 指压法止血: 用手指压迫出血伤口近心端动脉,达到临时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颈、 四肢部的动脉出血。2:加压包扎止血:多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也可用于四肢关节等处动脉出血(屈肢加墊),有骨折不能用。3: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4:止血带代用品止血: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领带、围巾、衣袖等。面部止血压迫双侧下颌角前约3厘米的凹陷处面动脉即可止血。用拇指或食指在伤侧耳屏前上方1.5厘米处,用力压迫颞浅动脉头顶、额部和颞部出血颈部出血用大拇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的颈总动脉向后、向内第5颈椎横突处压下。压迫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否则脉搏减慢,血压下降,心搏骤停。潘星谊 电影演员2009年2月20日 潘在家中打电话时不慎滑倒撞碎鱼缸,碎玻璃割破一侧颈动脉,抢救无效死亡,年仅 29岁指压肱动脉止血前臂出血双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桡动脉、尺动脉止血手掌 和手背出血手指和脚趾出血拇指与食指同时压迫出血手指两侧指动脉手掌根部或双手大拇指压迫出血一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内侧股动脉下肢出血止血带止血绞棒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上止血带注意事项1:止血带适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轻微出血不宜使用;2:上止血带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3:上止血带后,应做好明显标志,派专人护送,並向接收医护人员交待清楚;4:上止血带时间不能过长,每隔一小时,应放松1—2分钟,以避免肢体坏死;5 :注意上止血带的部位;6 :不能用铁丝、细绳索、线等替代止血带。内出血处理对有较大内出血(或可疑)的伤员,应保持安静不动,头底足高体位,有条件先输液,並迅速送就近医院抢救。二:包 扎1:目的:保护伤口、减轻感染、固定敷料夹板、减少伤员痛苦、防止进一步损伤,加压包扎还有止血作用。2:注意事项:要根据伤情和部位选择适当的包扎材料和方法;动作要迅速、准确、轻柔、牢靠;打结要避开伤口和受压部位;骨折固定包扎要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包扎的材料常用的有三角巾、四头带、纱布、棉垫、绷带等,也可用毛巾、手帕、衣服等替代。包扎材料最好要求消毒灭菌,至少应该是干净的。包扎的方法1:根据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伤情选用不同的包扎方法。2:常用的包扎方法。3: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头部包扎单、双眼包扎三角巾肩部包扎三角巾胸部包扎三角巾膝部包扎绷带包扎法环形包扎螺旋形包扎“8” 字形包扎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处理1.内脏脱出;2.异物贯穿伤;3. 断肢(指、趾)残臂(端)。内脏脱出的包扎异物贯穿伤的包扎断肢(指、趾)残臂(端)的处理止血,包扎残端,妥然处理断肢三:骨折固定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破坏叫骨折。必须通过固定来限制伤肢活动,达到避免进一步损伤、减轻伤员痛苦、便于伤员搬运的目的。骨折的症状1:一般症状: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2:特异性症状:骨擦音,畸形,异常活动等。固定的材料1:夹板,是最常用的固定材料,其长寛要与伤肢相适应。2: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棒、竹片、硬纸板等来替代。3:亦无替代材料时,也可把断肢固定于健侧肢体上。固定的方法上肢固定法:(讲解示范)下肢固定法:(讲解示范)其他部位的固定。上臂骨折夹板固定前臂骨折夹板固定大腿骨折夹板固定小腿骨折健肢固定固定的注意事项1:伤肢有明显出血应先止血。2:应将伤处的上下关节一起固定。3:现场固定时,一般不得进行整复,不能回纳外露断骨。4:对于下肢和脊柱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员。5:肢体突出部位固定包扎时应加软垫。6:固定包扎时松紧应适宜,並应露出指(趾)末端,以便观察血运情况。四:伤员搬运伤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用合适的方法搬运至交通工具上(或直接),迅速平稳地送医院作进一步抢救治疗。常用搬运方法1:徒手搬运:单人搬运:搀扶、背、抱等;双人搬运:人椅式、平托式等;多人搬运:2:器械搬运:担架及其代用品搬运。重点讲述:脊柱骨折的固定搬运因脊柱的结构组成与四肢骨不同,骨折后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1:脊柱的组成⑴:脊柱是由24块脊椎骨加上骶骨、尾骨依靠软骨、韧带和小关节连接而成;⑵:贯穿脊柱的椎管内有一重要的中枢神经组织--脊髓,上--穿过枕骨大孔和大脑相连,下--分出若干脊神经通向整个躯体和四肢。2:骨折的后果脊柱的骨折部位一旦移位,致使椎管内的脊髓受损伤或断裂,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外伤性截瘫。邓朴方1968年9月文革期间受迫害,从四楼摔下,脊柱(T12)骨折导致截瘫,时年24岁。桑兰1998年7月21日,在纽约友好运动会跳马比赛中不幸受伤造成颈椎(C6-7)骨折错位导致高位 截瘫,时年17岁。3:脊柱骨折诊断受伤后有下列症状之一者,均应怀疑有脊柱骨折可能。1:明确述说颈项部和腰背部有明显的疼痛、活动受限者;2:四肢、躯干未见明显外伤,却有感觉和活动障碍者;3:伤情一时不明者;严重多发性损伤;4:有意识改变,不能述说和定位者;5:其他怀疑有脊柱损伤者。4:脊柱骨折固定搬运要点要点:严防受伤脊柱弯曲和扭转;使用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方法:由多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颈、肩、背、腰、臀部和四肢,要求动作一致,始终保持脊柱正直的情况下抬至担架(木板)上,用沙袋、衣服等软物填塞头颈等两侧,再用布带固定身体,以防止晃动。颈椎骨折时,可用颈托或水平方向稍加牵引。授课结束,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