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眼睛的创想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眼睛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过眼晴观察认知世界,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也通过眼睛表达出来。本课通过生活中的眼睛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将眼睛的特征经过变形打开设计思路,用创意联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创作出有独特创意和思想的眼睛作品。二、学情分析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这个时期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以身边实物为内容,以自身的心理需要和乐趣为基础,有时想入非非,不着边际。 表现手法也比较自由,笔法肯定,色彩浓烈,造型夸张,构图不拘一格。在这阶段,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大胆创想,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教学目标1.根据眼睛的形状或结构,尝试对眼睛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提高创造能力。2.能进行发散性思考,拓展创新思维,能举-一反三,通过图像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对图形创想的兴趣。3.欣赏生活中有关眼睛的有趣的创意图片,体会创意来源于生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眼睛创想的基本方法,对眼睛的图像进行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考。体验创新想象的乐趣。难点:如何巧妙地利用眼睛的元素进行创意联想,能通过自己的画面表达出自己的创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教具:范画、课件、彩色砂纸、油画棒。2.学具:彩色砂纸、油画棒。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预计用时3分钟)1.教师活动:课件播放眼睛的创意图片,提间:“这是什么?像什么 为什么觉得像眼睛呢 2. 学生活动:分析水槽像眼睛的原因。3.教师活动:分析《智慧之眼》与真实的眼睛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4.教师活动: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很像眼睛,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眼睛的创想。揭题:《眼睛的创想》 。【设计意图】了解眼睛的结构特征。(二)启发想象(预计用时5分钟)1.教师活动:出示足球图片,提问:“足球可以替代眼睛的哪个部分 为什么 如何使它变得更具眼睛的特征 ”2.教师活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替代眼珠 3.学生活动:根据眼珠的形状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物品。4.教师活动:根据眼睛的结构特征,将太阳和光盘变得像眼珠。[设计意图]根据眼球的基本形运用替代的方法进行联想。(三)创意联想(预计用时5分钟)1.教师活动:示范,从圆形添加成眼睛再创意添加变成一座桥。2.教师活动:眼睛的整体联想,提问:“ 从眼睛的外轮廓你还想到了什么 3.教师活动:总结:我们的作品的创意可以来自不同的视角。[设计意图]通过打开眼睛的结构,从不同视角对眼睛进行创意联想。(四)提升创意(预计用时2分钟)1.教师活动:提问:“我们的眼睛究竟有多大 观察一下同桌的眼睛,你都看到了什么 ”2.学生活动:探讨研究眼睛可以容得下多少东西。3.教师活动:小结:我们的眼睛容不下一粒沙,但是眼睛可以看见很多东西。(五) 作品欣赏 (预计用时1分钟)教师活动:展示眼睛创意作品,请学生观察欣赏。(六)学生创作(预计用时15分钟)1.教师活动:分层作业:根据眼睛的结构特征,画--幅眼睛创想画。可以根据眼睛的特征进行联想,也可以画出更有创意的“眼睛”2.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创作。(七)作品展示(预计用时15分钟)师生活动:自评、互评、师评。八、菜单式教学建议(一)导入环节1.可以找收有创意的眼睛图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可以启发观察身边还有哪些物品n有眼睛的整体特征或局部特征。(二)实施环节1.可以制作一些小道具辅助教学,如提供眼眶的外轮廓,学生创意添加眼珠:或提供眼珠外形,学生创意添加眼眶等。2.教师示范时,可以一步步慢慢讲解,从圆到建立“眼睛”的形到破形变成“桥”,打开学生的创意思维。3.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多引导学生发言,以学生为主题探究眼睛的创想。(三)作业环节1.作业设计尽可能讲究有梯度、有选择性地分层。(1)可以根据眼睛 的结构特征,画幅眼睛创想画。 (2)可以相据眼睛特征进行联想。(3) 可以画出更有创意的“眼睛”2.展示环节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拼成眼睛的图形,寓意眼睛虽小却可以容下我们大大的世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