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坚持党的领导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坚持党的领导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议题三 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
◎课时目标
1.政治认同
结合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综合运用各种论据,辨析错误思潮,批驳错误主张,论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要性。
2.科学精神
结合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做出正确的判断,确认合理的选择方案。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公共参与
通过对所在地区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调研,了解党组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关举措,了解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具体方式和表现。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理解党的全面领导
任务二 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
◎探究活动
任务一 理解党的全面领导
活动1. 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感悟党的领导
活动设计:
展览简介: 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分设“建立中国共产党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4个部分,通过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教师活动: 1.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引导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及简要说明理由。 2.引导学生回答方向和“坚持党的领导,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相联系。点评学生的感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3.总结: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4.引入“党的全面领导”。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并简要说明理由。在回答问题中,对党的百年征程,对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能够领悟到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说一说: 视频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视频中出现了: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就义的绞刑架;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闭幕会上做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全国各地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旗帜和队员所穿的防护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批示;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雕塑;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模拟舱等。 展览通过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文物实物,运用有代表性、说服力的展览元素,充分体现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这些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历程的真实记录,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而不断坚定人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设计意图:
意图1:(营造氛围 身临其境)通过播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览的短视频,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回顾建党100年,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进新时代,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坚定信念跟党走。
意图2:(有理有据 提升素养)通过学生回答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及理由,在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中,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和价值导向。教师点评,有助于学生把握方向,提升素养。
活动2. 整合探究 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活动设计:
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一: 资料:李大钊长子李葆华曾感慨地说:“党的代表大会实在太重要了,它往往成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党代会是党的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党的历史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凝聚力量的重大使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历史经验、制定党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选举中央领导机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图1 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 小组二: 资料:思想观念决定着人们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行动。党的思想引领,是保证全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坚实基础,是贯穿党的领导的一根红线。 图2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 小组三: 资料:党的全面领导要靠一级一级党组织来实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提出,“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地方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图3:国家电网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四川国家电网党员服务队奔赴巴中,农网升级改造,助推脱贫攻坚。 教师活动: 1.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选择一组资料和图片。每组指派一位同学为陈述分享人。 2.点评学生在第2个问题中例举的实例的政治性、科学性。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辩证思维分析: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原因、必要性、意义。 4.点评开放性答案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5.总结党的领导是全面的。 学生活动: 1.成立合作探究小组,结合资料图片信息和教材,根据教师的问题层层思考。 2.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完成对信息的解读。
提问: 1.结合文字资料和图片信息,阐述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内涵及主要体现。 2.回顾历史立足现实,例举两项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实例,深化对党的领导的认识。 3.组内探究为什么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4.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结合课前对社区基层党支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调研成果,结合社区生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社区基层党支部在实践工作中如何体现坚持党的领导?
解析: 学生能够较容易提取材料和图片的信息,归纳总结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内涵及表现。在例举历史和现实的实例时,学生可以开拓思维,从自身知识库中调动相关信息,加深认识。在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时,学生需要认真研读文字资料,从中概括出理由和必要性。 第四个问题开放性问题可引导学生思考基层党支部如何带领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在实践中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通过前面对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学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设计意图:
意图1:(层层递进 科学思维)探究问题的设置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路,不断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能力;从具体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理论,再进行发散拓展,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意图2:(联系生活 公共参与)探究设置了对社区党支部领导工作调研的活动,把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有利于学生深化政治认同,提升公共参与的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化对坚持党的领导的认识。
任务二 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活动3. 以《民法典》编纂为例 探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活动设计:
典型案例: 图4: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1:党的领导,是编纂民法典工作的基本原则,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民法典列入党中央重要工作议程,并对编纂民法典工作任务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3月,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总体考虑、工作步骤、体例结构等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 材料2:2016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傅莹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新增离婚冷静期。12月23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12月23日,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资料3: “习语”温习: ——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全球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教师活动: 1.提问《民法典》新增亮点,如:保护个人信息、界定夫妻共同债务、新增离婚冷静期、守护“头顶上的安全”等内容,激发学生思考:这部法典回应了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真正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引入:《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如何体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2.引导强调明确党的领导地位,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党的领导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弱化都会削弱党的力量。引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 学生活动: 1.阅读资料1,从《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感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结合资料1和资料2,总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体内容: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支持人大依法依章履行职能两个角度。 3.阅读材料3,温习“习语“,例举具体事例说明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哪些领域,哪些方面和环节。 4.总结概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提问: 1.阅读资料1,了解《民法典》编纂出台过程,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 2.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结合资料1和资料2,分析党的领导和人大等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3.阅读资料3,温习“习语”,例举具体事例说明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哪些领域,哪些方面和环节。 4.总结概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材料中表述党的领导,是编纂民法典工作的基本原则,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队的绝对领导。 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人民事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设计意图:
意图1:(人民中心 时代前列)探究任务以《民法典》编纂为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法典》的编纂回应了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真正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呼应了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承接了第三课第二课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意图2:(探究个例 触类旁通)探究任务以《民法典》编纂为例,通过学习材料,总结归纳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内涵及具体表现。结合“习语”推导出“党是领导一切的”,无论哪个领域方面环节都不能缺失弱化。
◎议题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议题的学习,我们坚定了党的全面领导的信心,能够把理论和党的实践相结合,更加科学的辨识评价党的全面领导工作。同学们尤其要注意的是,党的领导在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人民事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前途所系,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课时作业
1.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就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 )
①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③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同步富裕 
④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下列属于党的思想领导的是( )
A.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C.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D.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联系所学知识和关注的时政热点,请你为本班设计一期宣传“十九届六中全会”为主题的黑板报。请写出黑板报的大标题和设计思路,简要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