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议题三 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课时目标
1.政治认同
运用具体事例,展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方式,说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选择恰当论据,阐明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意志,说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2.法治意识
列举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例,描绘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图景;列举实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列举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例,阐述加强党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
3.公共参与
能引用主流媒体的报道,讲述党依法执政的故事,表达对党依法执政的认同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学习任务
任务一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探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任务二 理解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地位
◎探究活动
任务一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探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活动1. 坚定“初心使命”,“新的赶考之路”给“答卷人”带来怎样的新挑战
活动设计:
材料1: 西柏坡,有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战役等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提“赶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材料2: 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材料3: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1,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对比两次“赶考”,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场”和“考题”有什么不同。引出:共产党面临的新的考验和危险。 2.引导学生阅读材料2和材料3,识别并归纳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3.教师提出问题:新的赶考之路,共产党如何“作答”?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学生活动: 1.通过比较分析材料1中两次“赶考”的不同,感受建国70多年以来,共产党不忘初心使命,不断自我革命,面对各种风浪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通过结合材料2和材料3,总结归纳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不断变化。感受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思考如何加强党建。
议一议: 1.结合材料1,比较分析材料共产党两次“赶考”面对的“考场”和“考题”有什么不同? 2.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党面临着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辨识材料2和材料3中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
解析: 1.比较两次“赶考”,共产党本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面对新的“考场”和“考题”,目的为了引入“新的赶考之路上,党面临新的考验和风险”。建党建国以来的考验和风险是长期性的、复杂的、变化着的,共产党应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2.新形势下,共产党面临着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发展与就业之间的矛盾等,是改革开放后带来的新的课题。腐败、涉黑涉恶“保护伞”问题,严重脱离群众,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设计意图:
意图1:(比较学习 探求本质)通过分析对比共产党两次“赶考”面临的“考场”和“考题”的不同点,得出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变化的。共产党坚定初定和使命,在新形势下更要把握好党执政的规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意图2:(开阔视野 辩证思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出现了公平与效率、权钱交易的问题,这给党的执政,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带来严重的考验。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运用辩证思维,客观看待评价客观现实,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活动2. “利剑”出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活动设计:
材料1: 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对3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开展常规巡视。 十九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32个地方和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对教育部和31所中管高校的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将对25家金融单位党组织开展巡视。 各轮中央巡视组将在被巡视地方、单位工作3个月,设专门值班电话、专门邮政信箱等,重点受理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 材料2: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章第七条  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纪律处理或者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理解中央巡视组工作的重要性和巡视检查的全面性,对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支撑作用,引入: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2.引导学生从党的初心和使命、国家民族、人民群众等角度,阐述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重要性即可。 3.教师在判断排序问题时,注意学生回答理由的逻辑性。没有严格的排序顺序,言之成理即可。 学生活动: 1.从中央巡视组的工作中感受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结合材料1和2,领会: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3.排序遵循逻辑性。没有严格的排序顺序,言之成理。
提问: 1.阅读材料1,思考中央巡视组为什么要开展巡视监督? 2.试从不同视角分析“利剑”出鞘的必要性。 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即将开幕 ,班级准备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心论点,写一篇小论文,作为黑板报的一个栏目。请对以下内容进行合理的排序,完成论文提纲,并说明排序理由。 ① 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 ② 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③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④ 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⑤ 党的执政面临的考验和危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变化性 ⑥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解析:中央巡视组通过开展巡视监督,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发挥标本兼治战略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中央巡视组的巡视涉及中央到地方、文化、金融等各个领域,并设置专门电话,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些都体现“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排序时教师重点注意学生回答理由的逻辑性。没有严格的排序顺序,言之成理即可。
设计意图:
意图1:(排序练习 缕清思路)活动中设计了对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心论点的论据的排序,第一可以增强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知识的清晰度,第二可以通过排序,考查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思路。
意图2:(真材实据 坚定信心)活动中以“中央巡视组”的实际工作落实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制度保障等材料,引导学生加强对党的全面从严治党的认知,看到党真抓实干,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决心和信心,从而坚定跟党走,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政治认同。
任务二 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地位
活动3. 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为例,探究党的执政方式
活动设计:
典型案例: 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材料1: 材料2: 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部分党内老同志意见。各方面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各地区各部门共反馈意见118份。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与会同志提交了10份发言材料。起草组对收到的所有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整理。经汇总,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见1948条,扣除重复意见后为1755条,其中原则性意见380条,具体修改意见1375条。 材料3: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教师活动: 1.开场引用《商君书·壹言》,引入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对其认识的重要性。 2.分析材料1,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共产党对客观规律的探索和遵循,引入科学执政。 3.分析材料2,引导学生关注共产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入民主执政。 4.引导学生结合所有材料的,运用联系的观点,着重分析“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落实对党依法执政的探究。 5.引导学生总结: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学生活动: 1.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材料信息,理解表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运用联系的方法,把几则材料联系在一起,归纳总结出: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提问: 1.阅读材料1,结合党科学执政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2.结合材料2,谈谈党民主执政的内涵和要求。 3.结合以上材料,如何理解“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解析:共产党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共产党坚持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设计意图:
意图1:(温故知新 模块融合)学生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已经从经济学角度探究了基本经济制度。活动3材料1采取时间轴的形式,带领学生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其演变,探究背后的原因及其本质,凸显中国共产党能根据客观实际,遵循规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意图2:(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活动探究了我国建国以来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面对新形势新变化,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并能运用到自身的实践活动中。
◎议题小结
同学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首要要求就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本议题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学习,希望同学们能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理解共产党坚持依宪执政、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性,用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作业
1.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是其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率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十九大以后,又有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腐败问题被审查,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这充分体现了决不允许有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的“特殊党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④中国共产党努力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根据党中央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其主任杨晓渡。会议强调: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这表明(  )
①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②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反腐败机制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
①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坚持民主执政,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 
③坚持执政为民,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听取民声民意,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立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