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3 学案 (中职专用)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菩萨蛮3 学案 (中职专用)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资源简介

菩萨蛮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2)感悟词中意境,体会本词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合作探究诗人矛盾的情感,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
【学习重点】
感悟词中意境,体会本词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学习难点】
理解此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烟笼的江南,引起了无数诗人的遐想与诗情。大家还熟悉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 回顾所学江南诗歌,写出横线处的名句 :
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接天莲叶无穷碧, 。(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
重湖叠巘清嘉, , 。(柳永《望海潮》)
二、认读:
⒈同学们自由诵读,感知并找出《菩萨蛮》的词律特征,写在下面空白处。
菩萨蛮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lú) (Wàn)
词律特征:
2.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语。
①游人只合江南老
②春水碧于天
③垆边人似月
④皓腕凝霜雪
⑤还乡须断肠
三、披文入境,整体感知。
说明:何谓“披文入境”?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首先通过作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初步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再在充分了解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确认作品的主题思想。
“披文入境”的三大途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诗。
1.置身诗境,梳理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作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所写的内容。
②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③用三个词语概括以上四句诗句所写到的美的种类。
2.缘景明情,在初步理解了作品内容之后,总结作者所表达的对江南的情感是什么。
3.知人论诗,突破难点。
根据作者信息库以及背景材料,请思考诗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到底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4.艺术特色
整首词作者总的是用什么手法来写景和抒情的?
四、重点突破。
作品情景并茂,意境明丽清新。请展开想象,用散文笔调描绘“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四句诗句中所蕴含的意境。
注意点:
①想象合情合理
②想象优美丰富
说明:用散文笔调描绘诗句意境,用意在以写促读,通过想象、描写,更加细腻真切地领会诗美,把握诗境。
五、拓展比较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试比较两位词人在写“江南好”的异同。(可从词的语言、内容和情感方面回答)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