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单选题1.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字母A表示显性基因B.如果基因A来自父方,则基因a来自母方C.基因a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能遗传的性状D.此个体表现出的是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2.豌豆植株的高茎(D)和矮茎(d)是一对相对性状,选取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为亲代杂交,子一代出现矮茎的概率为( )A.1 B.50% C.0 D.25%3.猫的耳朵有卷耳和非卷耳之分,卷耳猫和非卷耳猫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第一代)猫都是非卷耳,子一代猫杂交后产生的子二代(第二代)猫非卷耳和卷耳比例为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卷耳是显性性状 B.控制猫耳性状的基因位于DNA上C.子二代中非卷耳猫的基因组成都是相同的 D.猫耳形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南瓜果皮的白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D、隐性基因用d表示),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南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随机观察每组的200株子代的果实,统计数据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亲本 子代果皮颜色和植株数白果皮 黄果皮甲 白果皮×白果皮 145 55乙 黄果皮×黄果皮 0 200丙 白果皮×黄果皮 105 95A.表中白色果皮是隐性性状B.表中黄色果皮植株的基因组成是DdC.甲组的白果皮和丙组的白果皮杂交后子代果皮颜色75%为白果皮D.南瓜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叶片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同5.科研人员用矮秆油菜和高秆油菜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基因用D、d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油菜的高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B.油菜的矮秆是显性性状C.子一代矮秆油菜的基因组成为DdD.子二代的高杆油菜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逐渐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都能表现出来B.小明和他的母亲都患有的病一定属于遗传病C.一个男孩体内的性染色体可能全部来自于父亲,也可能全部来自于母亲D.生物体的性状表现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无关7.人的褐眼(B)与蓝眼(b)是对相对性状,如图表示某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表示蓝眼男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1、2号夫妇的基因组成均为B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B.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C.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YD.该夫妇再生一个蓝眼孩子的概率是1/48.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和浅色(a)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各组都产生了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栖息环境变得与深色体色相近时,哪组产生的后代被捕食数量最多( )A.AA×aaB.aa×aaC.Aa×aaD.Aa×Aa9.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的特征C.生物性状由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 D.孩子的某一性状可以不同于父母双方10.多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M控制的。已知一位手指正常年轻女性的父母和弟弟均为多指,理论上,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该年轻女性的弟弟基因组成为MM或MmB.该年轻女性的父母基因组成一定都为MmC.若该年轻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一定正常D.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预防多指遗传病的发生1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主要原因是( )A.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B.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多C.近亲结婚违反伦理道德 D.后代患传染病的机会增多12.萝卜叶片有全缘和羽状两种,科研人员研究了某地萝卜叶形的遗传现象,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若叶形受一对基因控制(分别用B、b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推断错误的是亲代(一对) 子代实验一 全缘叶×羽状叶 全缘叶,羽状叶实验二 全缘叶×全缘叶 全缘叶,羽状叶A.全缘叶和羽状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实验结果可判断全缘叶是显性性状C.实验一中全缘叶的基因组成是Bb D.实验二中子代羽状叶所占比例为75%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色盲 B.血友病 C.夜盲症 D.先天性愚型14.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若表中各组都产生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下列哪组杂交后代被捕食数量可能最多( )组别 甲 乙 丙 丁亲代基因组成 Aa×Aa Aa×aa aa×aa AA×AaA.甲 B.乙 C.丙 D.丁15.为优化年龄结构,我国于2021年5月放开三孩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由卵黄提供B.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C.胎儿的产出是新生命的开始D.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16.父亲有耳垂(Dd),母亲也有耳垂(Dd),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 B.有耳垂是显性性状C.无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 D.再生一个无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是3/41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结婚的原因是( )A.后代都会得遗传病 B.后代都会得艾滋病C.后代长相都不好看 D.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加二、综合题18.大豆是原产于中国的重要油料作物,种子富含蛋白质及脂肪。大豆的紫花和白花由一对基因(A、a)控制。某学习小组选取紫花大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所示。(1)大豆常用种子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2)大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______,其中______是隐性性状。(3)子代白花性状与亲代紫花性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4)子代出现白花的原因是: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产生的______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白花植株。19.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图甲是果蝇的性状遗传示意图,图乙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问题。(1)果蝇属于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______类动物。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______。(2)据图甲可以判断出残翅是隐性性状,理由是______。(3)若用A、a表示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为确定某只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 Aa,可在图甲子代中选一只残翅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______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4)据图乙,长翅果蝇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性状,说明生物有些性状的表现是基因 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20.科学家在一个地理环境独特的小岛上发现了一种开有白色或蓝色花的新植物,他选取了不同花色的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1)控制植物花色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__________传递给子代。(2)甲组的亲代和子代都是蓝花,这是__________现象。根据__________组的遗传情况,可以判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3)乙组子代蓝花和白花的比例是__________。下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可表示乙组子代蓝花体细胞中的A基因。(4)丙组子代可能出现__________种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其蓝花个体中与亲代基因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21.未来几年,马铃薯将从“放在盘子里”的菜肴变成“拿在手里”的主粮,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拥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全面,特别是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维生素C是苹果的8倍左右。马铃薯还是一个矿物质宝库。有研究证明,如果人们每天只吃马铃薯、即使不补充其他任何食品,身体也能摄取10倍于传统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和1.5倍的铁。“马铃薯变金豆”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项目。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带有芽点的块茎繁殖新植株。下图是马铃薯植株图,请回答问题:(1)从花的结构和着生方式来看,马铃薯花的类型为__________。(2)为保证马铃薯的品质,生产实践中多采用杂交育种繁殖,杂交时对授粉花朵去雄的目的是__________。(3)土豆的黄肉和白肉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___________。通过推理可知,______是显性性状。若丙组子代黄肉土豆自花授粉,所结种子240粒,理论上其中的黄肉土豆的种子约________粒,其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有关基因用B、b表示)。组别 亲代Ⅰ 亲代Ⅱ 子代黄肉 白肉甲 黄肉 白肉 全部乙 黄肉 黄肉 全部丙 黄肉 白肉 98株 102株丁 黄肉 黄肉 301株 110株(4)科研人员将丁组子代白肉马铃薯植株的顶芽中的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得到无病植物,即脱毒马铃薯,下列植物与这种繁殖方式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若该白肉马铃薯授以甲组子代黄肉马铃薯的花粉,所结种子中种皮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有关基因用B、b表示)。①杨树扦插 ②果树嫁接 ③小麦杂交 ④石榴树压条 ⑤试管婴儿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详解】A.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字母A表示显性基因,A正确。B.亲代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如果基因A来自父方,则基因a来自母方,B正确。C.图中所示基因型Aa,基因a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是基因a会遗传下去,C错误。D.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D正确。故选C。2.C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详解】选取纯种高茎豌豆(DD)和纯种矮茎(dd)豌豆作为亲代杂交,遗传图解如下:所以,子一代出现矮茎的概率为0。故选C。3.C(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详解】A.卷耳猫和非卷耳猫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第一代)猫都是非卷耳,子代中没有表现卷耳,说明非卷耳是显性性状,卷耳是隐性性状,故A正确。B.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控制猫耳性状的基因位于DNA上,故B正确。C.若用A和a控制非卷耳和卷耳的基因,亲代卷耳猫的基因组成是aa,必传递一个基因a给第一代非卷耳猫,非卷耳猫必由一个基因A控制,说明子一代非卷耳猫的基因组成是Aa,子一代猫杂交,其遗传图解如下所示:分析可知,子二代中非卷耳猫的基因组成有AA或Aa,说明并不相同,故C错误。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不能控制生物的全部性状,还要受环境的影响,所以猫耳形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C。4.C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根据甲组可知:亲本都是白果皮,子代中出现了黄果皮,隐性性状,A错误。B.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我们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黄色果皮植株的基因组成是dd,B错误。C.甲组中子代出现了黄果皮,说明亲本白果皮的基因组成为Dd,丙组白果皮的基因组成为Dd。因此,甲组的白果皮和丙组的白果皮杂交后子代果皮颜色75%为白果皮,C正确。D.南瓜果实细胞与叶片细胞中都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错误。故选C。5.D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详解】A.油菜的高秆和矮秆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正确。B.亲代为高秆和矮秆,子代中只表现矮秆,所以,高秆性状隐而未现,因此,高秆为隐性性状,矮秆是显性性状,正确。C.高秆为隐性性状,由基因d表示;矮秆为显性性状,由基因D表示。子一代矮秆油菜的基因组成为Dd,如图:,正确。D.子一代矮秆油菜的基因组成为Dd,则其下一代(子二代)的基因组成与表现性状为:DD(矮秆)、Dd(矮秆)、Dd(矮秆)、dd(高秆)。所以,子二代中矮秆油菜的基因组成是dd,如图:D错误。故选D。6.A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详解】 A.由于隐性基因需纯合子时才会表达性状,故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在后代表现出来,A正确。B.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小明和他的母亲都患有的病不一定属于遗传病,B错误。C.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男孩体细胞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C错误。D.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存在的,D错误。故选A。7.D(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男性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可表示为:22+X或22+Y;而女性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可表示为:22+X。【详解】根据该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可知:4为隐性性状蓝眼,其控制基因是bb,分别来自亲代1、2,所以亲代1、2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下图:A.结合分析可题图可知:1、2号夫妇的基因组成均为B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条,A错误。B.结合分析可题图可知:3号个体为褐眼,基因组成是BB或Bb;3号个体是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B错误。C.4号个体为蓝眼,基因组成是bb;4号个体为男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或22条+X,C错误。D.结合遗传图可知:该夫妇再生一个蓝眼孩子的概率是1/4,D正确。故选D。8.B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已知某种昆虫的体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深色对浅色为显性,以A表示显性等位基因,以a表示隐性等位基因。则控制深色昆虫的基因是AA或Aa,控制浅色基因是aa,根据表中的A、B、C及D四组不同基因型的亲代繁殖可知:A组亲代基因型AA×aa,后代基因型均为Aa,后代全表现为深色;B组亲代基因型aa×aa,后代基因型均为aa,表现为浅色性状;C组亲代基因型Aa×aa,后代基因型均为Aa和aa,表现为深色和浅色性状各占50%;D组亲代基因型Aa×Aa,后代基因型均为AA:Aa:aa═1:2:1,后代深色:浅色═3:1,B符合题意。故选B。9.B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有的是行为方式(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惯用右手等行为)等。可见,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详解】A.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B错误。C.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因此,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正确。D.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如果用A表示控制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控制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AA和Aa,例如父母都是双眼(基因组成都是Aa),孩子也可能是单眼皮,D正确。故选B。10.D(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由题可知,多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M控制的。已知一位手指正常年轻女性的父母和弟弟均为多指,该年轻女性的父母基因组成为:Mm×Mm,其遗传图谱如下图所示:该年轻女性的手指正常,其基因组成为mm,与一个手指正常的男性(mm)婚配,其遗传图谱如下图所示:【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年轻女性的父母所产生的子代中表现为多指的基因组成有MM和Mm,该女性的弟弟表现为多指,所以该年轻女性的弟弟基因组成为MM或Mm,A正确。B.由分析可知,该年轻女性的父母基因组成一定都为Mm,B正确。C.由分析可知,若该年轻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只产生一种基因型mm,表现为正常,所以该年轻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一定正常,C正确。D.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是因为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几率大,由此可知,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预防由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的发生,不能有效预防多指遗传病的发生,因为多指遗传病是由显性基因引起的,D错误。故选D。11.B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详解】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故选B。12.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详解】A.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因此,全缘叶和羽状叶是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根据实验二的遗传规律(亲代:全缘叶×全缘叶→子代出现:羽状叶),可推知全缘叶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或Bb),羽状叶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B正确。C.实验一中,亲代和子代都有隐性性状(羽状叶bb),说明表现为全缘叶的子代和亲代都含有一个b基因,基因组成都是Bb,C正确。D.实验二中,羽状叶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一个b基因来自父方,一个b基因来自母方,因此全缘叶亲代的基因组成为Bb和Bb,遗传图解如下:所以,实验二中子代羽状叶所占比例为25%,D错误。故选D。13.C(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2)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详解】A.色盲通常被称为先天性色觉障碍,它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属于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B.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B不符合题意。C.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的,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C符合题意。D.先天性愚型病又称21三体综合征(21-Trisomy)或唐氏综合征,是在人体首先被描述的染色体畸变,也是最常见先天性愚形患者的常染色体疾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D(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详解】已知某种昆虫的体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深色对浅色为显性,以A表示显性等位基因,以a表示隐性等位基因。则控制深色昆虫的基因是AA或Aa,控制浅色基因是aa,根据表中的甲、乙、丙及丁四组不同基因型的亲代繁殖可知:甲组亲代基因型Aa×Aa,后代基因型均为AA:Aa:aa=1:2:1,后代深色:浅色=3:1;丁组亲代基因型Aa×AA后代基因型均为AA或Aa,表现为深色;丙组亲代基因型aa×aa,后代基因型均为aa,表现为浅色性状;乙组亲代基因型aa×Aa,后代基因型为Aa:aa=1:1,后代表现深色:浅色=1:1。因此,杂交后代被捕食数量可能最多的是丁。故选D。15.C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人体的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详解】A.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A不符合题意。B.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即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B不符合题意。C.人的生命开始于受精卵的形成,而不是胎儿的产生,C符合题意。D.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D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A.有耳垂和无耳垂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所以,“父亲有耳垂,母亲也有耳垂,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说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B正确。C.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因此无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 ,C正确。D.父亲有耳垂(Dd),母亲也有耳垂(Dd),遗传图解如下:所以,该夫妇再生一个无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是1/4(25%),D错误。故选D。17.D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详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故选D。18.(1)有性生殖(2) 相对性状 白花(3)变异(4) Aa和Aa 含a的精子和含a的卵细胞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而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大豆用种子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2)大豆的紫花和白花是同种生物(大豆)同一性状(花的颜色)的不同表现形式(紫色和白色),故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根据题图,白花为隐性性状。(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因此子代白花性状与亲代紫花性状不同的现象称为变异。(4)根据小问2详解可知,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均为是Aa,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A和a会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所以,当含a的精子与含a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基因组成为aa),再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的性状为白花。19.(1) 昆虫 相对性状(2)性状相同的两个亲本交配,子代表现的新性状即为隐性性状(Aa×Aa→AA 2Aa aa等合理答案给分)(3)残(4)环境(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1)果蝇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头部有复眼、单眼和口器等器官;胸部有二对翅,适于飞行,三对足,适于跳跃;体表有外骨骼,故果蝇属于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昆虫类动物。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果蝇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一对相对性状。(2)亲代都是长翅而子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残翅,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3)为确定某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可以在图甲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残翅雄果蝇与该果蝇杂交。长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1:图1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2所示:图2(4)根据题意及分析可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受到环境的影响,故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0.(1)生殖细胞(或精子、卵细胞)(2) 遗传 丙 蓝花(3) 1:1 ④(4) 3##三 AA、Aa、aa 2/3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当隐性基因为纯合体时,隐性性状才能表达出来。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控制性状的基因会随着成对染色体的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控制植物花色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甲组的亲代和子代都是蓝花,这是遗传现象。分析丙组可知,用蓝花植株与蓝花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子代中既有开蓝花的,又有开白花的,表明蓝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3)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所以乙组亲代和子代中白花的基因组成为aa,子代白花的基因aa,分别来自亲代蓝花和白花,因此亲代控制蓝花基因一定是Aa,控制白花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由图解可知,乙组子代蓝花和白花的比例是1: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图中,①为DNA,②为蛋白质,③为染色体,④为基因,所以可以用④表示乙组子代蓝花体细胞中的A基因。(4)丙组子代有白花,其控制白花的基因是aa,则分别由亲代蓝花各提供一个基因a,因此控制亲代蓝花的基因均为Aa,因此遗传图解如下:由图解可知,丙组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组成有三种,分别是AA,Aa,aa,其中蓝花个体中与亲代基因相同的为Aa,其概率为2/3。21.(1)两性花、花序(2)防止自花传粉(3) 甲、丁 黄肉 180 BB或Bb(4) ①②④ bb(1)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2)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3)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4)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5)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1)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植物的每朵花都是单独着生在茎上,这样的花一般比较大,称为单生花。植物的花按照一定的次序着生在变形的花托即花轴上,形成了花序。所以,从花的结构和着生方式来看,马铃薯花的类型为两性花,花序。(2)马铃薯是两性花,即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果杂交实验授粉时需要去掉雄蕊,这样可以避免自花传粉。因此,为保证马铃薯的品质,生产实践中多采用杂交育种繁殖,杂交时对授粉花朵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3)四组杂交实验中,甲亲代有黄肉和白肉,而子代全部是黄肉,白肉没有表现,乙组的亲代均是黄肉,而子代黄肉,没有白肉表现,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甲、丁。通过推理可知,黄肉是显性性状。丙组亲代Ⅰ是黄肉,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肉,其基因组成是Bb,亲代Ⅱ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下所示:分析可知,子代黄肉的基因组成是Bb,自花授粉,遗传图解如下所示:因此,若丙组子代黄肉土豆自花授粉,所结种子240粒,理论上其中的黄肉土豆的种子约240×3/4=180粒,其基因组成可能为BB或Bb。(4)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的细胞培育而的,表现母体的遗传特性。①杨树扦插、 ②果树嫁接、 ④石榴树压条均属于无性生殖。 ③小麦杂交,⑤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来自于双亲。因此,科研人员将丁组子代白肉马铃薯植株的顶芽中的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得到无病植物,即脱毒马铃薯,与这种繁殖方式相同的是①杨树扦插、 ②果树嫁接、 ④石榴树压条。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所以若该白肉马铃薯授以甲组子代黄肉马铃薯的花粉,所结种子中种皮的基因组成是bb。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