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愚公移山(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愚公移山(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4 愚公移山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
2.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印度丈夫徒手22年“愚公移山”
印度北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个贫困农工,他的妻子不幸在山谷中遇难,为了避免悲剧重演,他花了22年“愚公移山”,单凭锤子与凿子等工具打通了山谷与小镇间的通道。
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写作背景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愚公移山》正是这种情况的体现。
四、文学常识——《列子》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 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五、常考文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今义:方向)
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达于汉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指通豫南(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2.一词多义
(1)且
年且九十 (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 (连词,表示递进,况且)
(2)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 (语气词,用于句尾,不译)
(3)于
达于汉阴(介词,到)
告之于帝(介词,向)
(4)之
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
汝心之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跳往助之(代词,他们 )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5)其
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
3.词类活用
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无陇断焉(同“垄”,高地)
六、层次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七、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愚公移山的原因、目标、方法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1)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方法: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明确:(1)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
明确: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叟”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4.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明确:(1)态度:①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②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2)作用:①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②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八、合作探究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明确: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明确: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明确: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九、本文主旨
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十、文本特色
1.善用对比和烘托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与烘托的手法,如以愚公与智叟对比,深刻揭示故事寓意;以山之高大、运土路程之远、操蛇之神之“惧”、天帝被感动等烘托愚公的高大形象。
2.情节曲折,安排巧妙
开篇极写山之高大,交代“移山”背景;接着写愚公移山的决定,仅以全家之力“平险”,所用的工具简陋,运土路途遥远等,突出愚公之“愚”;后写与智叟之“辩”,突出愚公之“智”;最后以天帝助其移山成功作为高潮与结局。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3.描写生动,人物鲜明
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等时用词准确生动,如“跳”字,生动写出“遗男”之天真与热情;“笑”“止”形象地描写出智叟自作聪明之态;“惧”“感”则分别写出操蛇之神与天帝对愚公的不同态度。对话描写更是精彩,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突出了人物形象。
课后作业
课文结尾写天帝派遣两个大力神背走两座山,若愚公与智叟两人此时见面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山,终于被移走了。邻居们都来到愚公家,看到门前的大道,赞叹着愚公的毅力。智叟也来了,他惊讶地看着面前的一切。愚公明白了他的来意,大笑起来。智叟的脸顿时红到了耳根,待愚公笑声止住,智叟干咳了两声,故作镇定地晃了晃腿,说:“好在是山神帮你呀,否则,凭你们家这几双手,能够平这座大山吗 ”愚公看了智叟一眼,说:“那你没看到我们的毅力感动了天帝吗?人说水滴石穿,我们每天挖山不是一样吗?智叟小弟,事在人为嘛,你可是个机敏的人!”智叟听了,感觉脸上一阵阵发烫,闷声不响地离开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