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赤城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Ⅱ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座位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的规定位置上。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试题卷Ⅱ标定的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本题10分)
某班级筹办主题为“改革开放前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1)【划分展区】从以下序号中挑选出作为展品布置展区的图片,完成下表:(6分)
①崛起的经济特区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土地改革法》 ④公社社员在吃大锅饭 ⑤第一辆国产汽车 ⑥“文革”中的红卫兵⑦2001年上海APEC会议 ⑧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
展 区 主 题 选择展品(填序号)
第一展区 新生政权的巩固
第二展区 工业化的迈步
第三展区 ④ ⑥
(2)【文字说明】在反思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有哪些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请你发表见解(至少两点)(4分)
22. (本题8分)
小明在看我国一伟人的著作时发现了以下经典语录。摘录如下:
语录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语录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语录三: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材料回答:
(1)根据语录内容判断小明在看哪一伟人的著作?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什么道路?(2分)
(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他的天才发明,中国利用了他的天才发明分别在什么时候解决了哪些历史问题?(2分)
(3)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一历史事件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分别从哪里开始?(3分)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23.(本题12分)
材料一: 2013年9月21日上午,索马里青年党为了报复肯尼亚政府出兵索马里的政策,对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进行了恐怖袭击。该事件造成240人伤亡(其中72人死亡)。
材料二: 1955年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而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转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金秋十月印度尼西亚再次迎来中国贵宾。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的专机抵达雅加达。同苏西洛总统会谈、出席中印尼商务午餐会、印尼国会发表演讲、与中印尼青年交流……习近平主席展开一系列活动,谱写两国友好新篇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反映该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什么?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4分)
(2)在材料二的国际会议上由周恩来引申和发展的作为国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外交原则是什么?(2分)
(3)材料二符合当今时代的 主题,中国和印尼同属于 国家,两国的交流和合作被称为 合作。(3分)
(4)请你写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3分)
24.(本题10分)
材料一:企鹅的抗议
如右图
材料二:2005年2月16日,联合国历史上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京都协议书》开始生效,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但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美国政府却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企鹅提出抗议的原因。(2分)
(2)到200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哪一原则?材料二中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做法,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2分)
(3)联合国通过《京都协议书》体现了这一国际组织的什么宗旨?(2分)
(4)美国等发达国家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25.(本题12分)
单独二胎”是指只要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2013年3月,国务院新成立的国家卫计委把“单独二胎”再度纳入议程,并计划于2013年底或2014年初试行。
“单独二胎”政策提出后,社会各界反应激烈,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持一端,据理力争!
(1)正反双方共同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请问目前条件下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什么?其具体要求是什么?(3分)
(2)你支持哪一方观点?联系材料,结合我国人口特点及影响具体说明。(5分)
(3)面对“银色浪潮”的冲击,请你提出两条应对措施。(4分)
26.(本题8分)
以下是小明同学课外阅读史书的摘记,三段摘记分别显示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片段,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的统治虽然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中国已由分封制的国家改变为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并且一直存在到20世纪。(《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中,一个以改良为宗旨,一个以革命为归依;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他们揭出了改良与革命两面大旗,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出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秦的统治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试举一例说明。(2分)
(2)材料二中“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3)“把皇帝拉下马”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反对者观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至
2010年11月1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人;年均增长率5。7‰,十年增加7390万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不利于……
支持者观点:
2003年至2010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5。7‰,较之上一个十年10。7‰年均增长率,下降接近一半,幅度惊人。
截至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老龄化严重……赤城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Ⅰ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座位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Ⅱ的规定位置上。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试题卷Ⅱ标定的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某电视剧描述了1956年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生活故事。在这一年,剧中的主人公可能经历的是( )
A.从广播里听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新闻
B.听说乡下的亲戚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从报纸上看到“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D.在电视上看到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2.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某班同学准备出一期主题图片展.以下图片可作为展品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1952年的时候,他们很高兴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不过,后来他们的自留地、家畜等都被收归公社所有,必须集体去种田;到了1980年以后,他们又可以正大光明种“自己的田”了。据此回答3-4题:
3.1952年,他们很高兴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镇压了反革命
4.从必须“集体去种田”到种“自己的田”的变化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特区的设立
5.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6. 早先,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殖民掠夺来获取财富。现在,主要通过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来获取财富,而这种不等价交换导致目前世界上最富国与最穷国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37倍扩大到21世纪的74倍。上述材料说明:( )
①南北关系总体趋向紧张 ②目前,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③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④目前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A.③④ B. ①② C.①③ D. ②④
7.史诗大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此电视剧中必然出现的是 ( )
①邓稼先 ②袁隆平 ③詹天佑 ④钱学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8.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 提高人口素质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控制人口数量 D. 实行计划生育
9.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③②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10.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
A.国际格局已经多极化 B.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C.经济发展趋向统一化 D.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11.2013年3月2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第五次会晤,会议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实现发展、融合、工业化的伙伴关系”。这表明( )
A.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B.金砖五国的各种利益趋于一致
C.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 D.金砖五国合作共赢不再有竞争冲突
12.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有着十分形象的别称,如: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阿根廷是“驮在牛背上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这说明( )
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②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
③这些国家都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国与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从2012年开始,环保部门建立了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在全国重点区域内开始监测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2.5微米的颗粒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还市民一个蓝天。此举体现了我国( )
A.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C.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D.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鲁迅先生说:“挖出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使用数百年,但是数百年后呢?数百年后,我们当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却是要生存的……”鲁迅先生是要告诉我们( )
①资源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②煤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要尽量开发和利用 ③资源具有数量有限的特点 ④资源的开发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右图说明未来几十年我国仍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①人口总数过多 ②人口素质不高
③人口老龄化加剧 ④性别比例失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13年10月7日至8日在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发表讲话,他指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问题不能一代人一代人的拖下去,总有解决的时候。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原则是( )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 D.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17.“嫦娥二号”的任务之一是评估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它对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开源与节流 B.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
C.扩展资源的开发范围 D.用月球资源完全替代地球资源
18.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是( )
19.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这主要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C.世界经济日益区域化 D.和平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20.“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已经从一句口号逐步演变为人们身体力行的日常行动。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
①就是要求我们过艰苦朴素的生活 ②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亿)
(%)
(年)
中国人口状况预测图
第15题图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检测答案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座位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C D D A B D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A C C C A A C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本题10分)
(1)②③;⑤⑧;失误与挫折(6分)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坚持民主法制;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等。(任选两点,4分)
(本题8分)
(1)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开始(3分)
(4)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分)
(本题12分)
(1)和平问题;恐怖主义存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4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3)发展; 发展中国家; 南南合作 (3分)
(4)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建交(3分)
24.(本题10分)
(1)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到企鹅等生物的生存。(言之有理即可)(2分)
(2)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2分)
(3)体现了联合国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宗旨。(2分)
(4)美国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区域的问题,是关乎全球的问题,世界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
或者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在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其他言之有理也可)(4分)
25.(本题12分)
(1)实行计划生育;(1分)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分)
(2)正方(1分),理由:我国人口数量大,但三十多年的计划行育政策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2分)同时由于控制人口生育和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金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费用大大增加了国民经济的负担,同时也带来老年人赡养等社会问题。(2分)
反方(1分),理由:虽然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很多;(2分)人口数量大对自然、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加剧了资源危机、环境恶化,加重就业压力,使教育、住房、交通等问题更加突出。人口数量大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2分)
(本题任选一方,结合材料从两方面具体展开即可)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两条得4分)
26.(本题8分)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言之有理即可如:政治上建立起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等(2分)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