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8.1 我们的梦想(36张PPT+5个视频+二十大学习内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8.1 我们的梦想(36张PPT+5个视频+二十大学习内容)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我们的梦想
第八课 · 中国人 中国梦
2022年10月27日 最新版
课堂导入
生态文明
依法治国
民生保障
你心目中的未来中国
是什么样的?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科技方面
国际地位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中国人的中国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礼记 礼运》描绘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陸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鳏夫或寡妇、孤儿或无后者、残疾或生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顾与供养。使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它并把它扔在地上,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阴谋被堵住而不能兴起,盗窃、作乱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上了
陈胜吴广起义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
红军长征
解放南京
开国大典
太平天国运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夙兴夜寐追求小康生活
中华儿女百年来前仆后继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观看视频《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981 - 1990
1991 - 2000
至21世纪中
解决温饱问题
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内涵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建党一百年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建国一百年
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
2050
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
请你评析
第一个同学的观点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オ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观点一是正确的。
请你评析
第二个同学的观点
中国梦的实现确实离不开经济腾飞,经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物质基础。但是,中国梦不只是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观点二是错误的。
请你评析
第三个同学的观点
实现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更与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在奋斗中实现个人梦想,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劳动创新、艰苦奋斗。我们要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个人梦的过程中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观点三是错误的。
重点知识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我们党“十个坚持”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充分吸收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理论成果、全党全国人民的实践成果,阐释了过去党和人民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党和人民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所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认识并充分运用这些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重点知识
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
3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进入新时代,是否意味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一定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还会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观看视频《了解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列宁主义有6项主要内容:①帝国主义理论。②无产阶级革命理论。③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④无产阶级专政理论。⑤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⑥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政分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
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观看视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这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它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将继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提出: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观看视频《二十大报告金句》
知识小结
1
中国梦的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迎来伟大飞跃和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活力;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中国梦的意义
美好夙愿、历史命运、发展走向、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观看视频《喜迎二十大,真抓实干显担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