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平一一年级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实践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依然坚持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促进学生健康。为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本节课主要以游戏为主。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不大,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跟随教师参与到每一项活动中。让学生在简单的教材学习练习中,找到运动的信心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二、教学价值和意义1.爬行是一项全身协调运动,能增强学生身体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爬行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生长发育。2.本节课学习中主要以学生练为主,在不断地尝试练习中获得成功、失败、竞技比赛的兴奋等等体验,在“连滚带爬”中锻炼意志和胆量。3.在爬行中促进学生视听觉、方位感、手脚协调,培养学生较好的身体活动能力。三、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异侧上下肢并用跪膝爬行,是爬行单元的第三课时。对学生爬行中做到手脚并用、全身协调用力有一定要求。课堂中运用引导、观察、体验、比较、比赛等方式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通过不同路线,同伴之间配合,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课堂中我创设小蚂蚁学本领的情景,通过不同练习的方式层层推进。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熟练掌握异侧手脚并用协调发力跪膝爬行的动作。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模仿,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所以我采用新颖的道具吸引孩子,激发他的探索欲望。每一个练习目的明确,学生能很好融入课堂。课堂练习中不停变化形式,也能有效提高孩子练习兴趣。爬行对于孩子不陌生,在不会走路前爬行是他们的很主要的身体活动。一年级小朋友对这节课的兴趣会非常浓厚,可是能不能坚持就要靠教师来引导,要鼓励学生学会坚持,学会向榜样学习,学会鼓励自己战胜困难。课堂中要多指导鼓励运动能力欠佳的学生,给他们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五、教学目标1.知道手脚并用跪膝爬行与地面接触的身体部位,学会手脚并用跪膝爬行2.乐于参与活动,通过游戏促进提高爬行速度和动作协调性。3.游戏中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能力,在爬行中培养孩子火警演练时安全逃生意识。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双手支撑,膝盖着地,异侧上下肢协调用力难点: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快速交替前移七、教学过程1、准备部分(约8分钟)(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3)组织学生热身游戏“抢垫子”(4)组织带领学生热身操,充分预热身体2、基本部分(约28分钟)(1)组织学生认识手、膝、脚背三个身体部位(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换位比赛(3)请学生示范动作,引导讲解异侧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分解动作(4)组织学生小范围慢动作体会动作要领(5)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依次有序通过蚂蚁洞(6)在自由爬行中组织学生“模拟逃生”游戏(7)讲解示范,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小火车”练习(8)组织学生自由组合多人一组“小火车”练习(9)组织游戏“蚂蚁搬家”全面发展3、结束部分(4分钟)(1)恢复身心:柔韧性练习,舒缓学生情绪(2)教师总结本节课练习效果,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八、场地器材场地:运动场器材:感统隧道20个;体操垫20张;标志桶10 个;音响一台;小蚂蚁头饰21个。九、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约55% 平均心率:约125次/分课时教案《爬行: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学习目标 知道手脚并用跪膝爬行与地面接触的身体部位,学会异侧手脚并用跪膝爬行 乐于参与活动,通过游戏促进提高爬行速度和动作协调性 3、游戏中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能力,在爬行中培养孩子火警演练时安全逃生意识。学习内容 爬行:手脚并用跪膝爬行 游戏:“蚂蚁搬家” 教学重点 双手支撑膝盖着地,异侧上下肢协调用力教学难点 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快速交替前移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组织与教法 学法与要求 练习 时间 练习 强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习惯 养成 创设 情景 1.课堂常规 2.宣布课堂内容 师生问好,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教师语言引导创设情景,宣布课堂教学内容“手脚并用跪膝爬行”。 四路纵队集合(图1) 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教师讲解导入语言清晰且亲切。创设 情景 愉悦身心 1.游戏:“抢垫子” 1.带领学生游戏,游戏中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 。用哨音和语言引导学生游戏,适时参与到游戏中去(音伴)。 1、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围绕自己组的垫子进行跑动,跑动中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模仿教师动作,听到信号后快速做出“抢垫子”反应(图2) 2 分 钟 中展示自我 激发兴趣 2.热身操,“加油呀” 以自己良好的表现力感染学生,带领学生跳起来唱起来充分热身(音伴)。 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 认真听讲,跟随音乐模仿练习。 2 分 钟 高设计意图:本课准备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性,爱玩爱模仿。设计“抢垫子”是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调动运动参与积极性,初步热身。热身操部分,为了进一步活动身体各关节,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充分热身,为接下来主教材学习做好身心准备。分级推进 发展素质 分级推进 发展素质 一、手、膝、脚背的认识 二、手脚并用跪膝爬行:是俯撑上下肢配合的运动。双手撑地,膝盖着地,脚背自然触地。眼看前方,异侧手脚并用,交替爬。教学主要让学生学会异侧上下肢协调配合,发展控制身体的能力,该动作具有很实际的生活意义。 组织学生明确三个身体部位,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爬行所用到的身体部位。 组织两人一组面对面分别站在蚂蚁洞口两端比赛看谁先爬到对方的位置。 提问引导孩子怎么样爬得更快讲解示范双手和膝、腿向前协调爬行引导学生自由爬行。 组织两人一组钻过蚂蚁洞爬行,巡回指导。观察学生是否动作规范协调,及时予以评价 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路线爬行,强调注意安全,遵守规则,组织学生游戏“模拟逃生”,模拟有紧急情况场景,学生自由爬行中,听到“警报声”时以最快速度躲进离自己最近的蚂蚁洞。确保危险解除后再一次出来爬行。 6.组织学生配合讲解示范2人连接在一起组成“小火车”爬行。两个小朋友跪撑姿势开始,后面一个人双手抓住前面同伴的脚踝,两人合作爬行。 7.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尝试多人组成“小火车”练习。语言引导小朋友们,“小火车”比赛,看谁跑得快。引导孩子们轮流当“火车头”。 1.跟随教师讲解认识三个身体部位,明确本节课爬行用到哪几个部位。 2. 按教师安排两人一组以跪撑指示开始,比赛看看谁先爬到对方的位置。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看清老师示范动作,积极思考,模仿尝试自由爬行练习。 4.两人一组一前一后有序爬行钻过蚂蚁洞,根据老师指导提示进行练习。 按教师讲解要求自主选择路线爬行,注意遵守规则,相互礼让避免发生碰撞。按组织要求进行游戏,听到警报声迅速做出反应,迅速爬进离自己最近的蚂蚁洞。警报解除后再一次投入练习 6.按教师的方法提示,尝试2人一组组成“小火车”爬行。 7.积极主动组合起来尝试多人一组“小火车”练习,积极与同伴比一比看谁跑得快, 主动谦让大家轮流当“火车头”。 要求:认真听讲,按教师组织练习。 1 分 钟 2 分 钟 2 分 钟 2 分 钟 4 分 钟 2 分 钟 2 分 钟 低 中 高 高 高 中设计意图:这部分设计了认识身体部位、两人尝试比赛、讲解示范动作要领、自由练习 ‘模拟逃生’、两人合作“小火车”、多人合作“小火车”教学过程没有按照常规的,先讲再练。而是先提醒学生明确身体与地面触碰的部位,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赛,比赛时只可以以上三个身体部位与地面触碰。这样自然很多孩子可以做出来动作。然后找学生出来示范,教师跟随讲解,引出异侧手脚协调交替前移的概念。“模拟逃生”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白学这个动作的意义所在,促进提高爬行速度。“小火车”练习,合作的方式发展技能,由2人到多人,由简单到困难,同时也变换了练习的方式,学生积极性会高。“小火车”游戏中,强调火车头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责任感和担当。轮流当“火车头”让每个人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分级推进 发展素质 二.游戏: “蚂蚁搬家” 游戏规则:两名学生一组,一人做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另一名伙伴帮助保护器械不掉。相互鼓励,到达终点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讲解示范游戏规则,使学生明白游戏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相互协作配合。 对学生的游戏进行观察适时引导。 认真听讲游戏规则,明白游戏方法。 积极参与游戏,两人默契配合,遵守规则。 3.认真听教师的分析和评价,总结自己练习情况 要求:积极参与游戏,遵守规则,安全第一。 3 分 钟 中设计意图: “蚂蚁搬家”两人合作,一人背着“蚂蚁洞”一人辅助保护,培养孩子合作意思,规则意识。游戏中通过比赛的形式,促进爬行速度。舒展身心 归纳小结 放松腿部柔韧性练习 2.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 3.集合整队 4.归还器材 5.师生再见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跟随老师一起放松。 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练进行合理评价。 集合整队。 4.组织学生归还器材。 5.师生再见。 1.积极投入到情景中放松。 2.主动参与到评价互动,及时给老师反馈。 3.四列横队集合。 4.配合老师收纳器材。 5.礼貌再见。 组织要求:积极主动、 充分放松。 3 分 钟 低场地器材 感统隧道20个、体操垫20张、情景创设头饰21个、标志桶10个、音箱一台、 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 平均心率约55% 约125次/分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