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第11课别伤着自己 教学设计(含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第11课别伤着自己 教学设计(含2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1课 别伤着自己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发现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了解居家安全的基本要求,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道德修养:知道生活中的危险可能会伤害自己,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做到远离危险行为。
3.责任意识:初步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伤害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记住几个紧急求助的电话号码并学会求助。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场景回顾新闻回放等方式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初步树立居家生活的安全意识。(重点)
2通过迷宫棋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行为,了解安全要求,远离危险行为。(难点)
教学过程
一、 聊一聊,知晓居家生活安 全问题
1.引入
家,是宁静的港湾,让我们感到放松、舒适和温馨。在家里,我们可以自在地游戏,安静地学习,快乐地生活。(课件播放学生在家的生活照,背景音乐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2.交流
我们的家庭生活这么美好,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家里同样暗藏危险。(播放新闻视频: 5岁男孩在家玩干燥剂炸伤眼睛的案例)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结
看来,在家也会有危险。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注意防范,这样才能远离危险,不伤着自己。(板书课题:别伤着自己)
二、议迷宫棋,发现居家生活的危险行为
1.出示
这是我们平时经常玩的“迷宫棋”(课件出示教材中的迷宫棋)。棋格中的做法如果是安全的,就是“进格”,可以顺利通过;如果是不安全的,就是“退格”,不能通行。所以这副棋也叫“安全迷宫棋”。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获胜。
2.讨论
迷宫棋中小女孩这样的行为为什么是退格?错在哪里?(课件放大迷宫棋中的退格情境框:小女孩正在学妈妈的样子涂口红)
明确:口红中的成分会对孩子的皮肤和健康造成伤害。
3.判断
迷宫棋其他棋格中表述的行为,哪些应该是进格,哪些应该是退格?为什么?四人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情境进行讨论。(课件出示教材迷宫棋中待判断的情境框)
4.交流
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该小组交流后,选择同-情境的其他小组先补充,选择另外情境的小组再补充。交流过程中,教师重点追问为什么。
(1)预设1:小男孩用圆头的剪刀做手工,比较安全,是正确的,应该进格。(微课补充:正确传递剪刀的方式)
(2)预设2:小女孩乱吃爸爸的药片,影响健康甚至可能会发生危险,是不安全的错误行为,应该退格。
(3)预设3:小男孩知道用湿的手拔电源插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是不安全的错误行为,可以进格。
追问:关于安全用电,你还有哪些知识可以和同学们分享?(补充微课“家庭防火用电篇”的内容:插座超负荷,冒烟起火,带来意外伤害)
(4)预设4:捉迷藏的时候,小男孩躲进大衣柜里,可能会发生危险,是不安全的错误行为,应该退格。(补充新闻视频:暑假里,姐弟俩玩捉迷藏,弟弟躲进大柜子,最后窒息身亡)
(5)预设5: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东西够不着时,请爸爸帮忙是避免伤害的安全行为,应该进格。
(6)预设6:小女孩用手直接去捡玻璃杯碎片,会割伤手,是不安全的错误行为,应该退格。(补充微课:玻璃打碎了,要用扫帚等工具进行清理,但不能直接倒进垃圾桶,以免清洁工被碎片划伤;碎玻璃要用报纸等包起来,或者用袋子单独装好,外面写上类似“内有碎玻璃,小心划伤”等醒目的字样加以提醒)
5.拓展
请大家想一想,居家生活时还有哪些正确的安全行为和不当的危险行为,写-写或 者画一画,填在迷宫棋进格和退格的空白框中。(课件出示教材迷宫棋中的空白情境框)
预设1:不爬窗户,避免摔伤。
预设2:不要玩门,小心手指被夹伤。
预设3:不能玩火,避免火灾的发生。
预设4:夏季点蚊香时注意远离易燃物,避免火灾。
预设5:不把刀具当玩具,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刀具。
6.小结
(出示完成的迷宫棋)我们讨论了迷宫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安全行为和不当的危险行为,相信大家一定会时刻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保护好自己,免受意外伤害。
三、玩迷宫棋,巩固居家生活的安全要求
1.过渡
完成了迷宫棋,我们一起来开心地玩一玩。 注意,这可是安全迷宫棋哦,所以碰到棋格,要将进退的原因说给一起玩的小伙伴听一听。
2.游戏
(1)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玩迷宫棋。 边玩边交流:这样的行为安全吗?应该进格还是退格?
(2)小组间交换玩迷宫棋。边玩边交流:其他小组的安全迷宫棋中,哪些居家生活的不当行为和危险行为值得我们注意?
3.总结
棋盘上行为的对与错,只是决定了游戏中的进与退。而生活中一日做出危险行为,轻则影响健康,重则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杜绝危险行为,我们的家庭生活才能平安、幸福。
板书设计
别伤着自己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回顾生活经验,认识到自身的不当行为是造成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重点)
2.通过视频学习、讨论交流、现场模拟等方式,了解常见的居家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掌握这些意外伤害发生后的自救自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居家安全意识。(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1.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家也会有危险。那么危险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来听听小明的故事。
2.提问
(课件播放教材绘本图1至图4)听了小明的故事,你知道小明为什么会受伤吗?
预设1:小狗在睡觉,小明去惹它。
预设2:可能小明很喜欢小狗,但是他不能这样拉扯小狗的尾巴玩。
预设3:小狗已经发脾气了,小明还是没有意识到危险。
3.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被小动物伤害过的经历?
预设1:我在抱奶奶家刚出生的小猫时被母猫抓伤了。
预设2:我也和小明一样,看见路边有一只小狗很可爱想去摸,差点被咬到。
预设3:妈妈告诉我,陌生的动物不能随意亲近。
4.小结
当我们认识不到危险的时候,危险反而会发生。(板书:认识危险)和动物相处时不友好的行为,往往是引发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了解动物的习性,学会和它们友好相处,同时还要保持警惕性,才能不伤者自己。(板书课题:别伤着自己)
二、受伤了怎么办
1.提问
我们继续讨论绘本中小明的故事。你觉得小明被狗咬伤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预设1:大声喊叫,找身边的人帮忙包扎伤口。
预设2:如果流血不是很严重的话,自己偷偷处理一下伤口就行了。因为告诉爸爸妈妈可能会挨骂。
预设3:哪怕会挨骂,也要赶紧告诉家长,不能隐瞒,不然会有危险。
预设4:男子汉要勇敢,这点小伤有啥要紧的,冲洗一下就可以了。
2.微课
播放微课视频。(微课内容:医学小博士讲解被狗咬伤后的处理办法肥 皂水冲洗、打狂犬疫苗)
3.小结
听了小博士和同学们的话,小明赶紧将自己被小狗咬伤的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马上帮小明处理了伤口,并及时去了医院。(课件定格教材绘本图5)回来以后,小明虽然受到了爸爸妈妈的责备,但还是牢牢记住了:受伤后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请家长帮助判断伤势,及时就医。因为保护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及时处理和救治才不至于延误治疗。(板书:告知大人)
4.提问
居家生活中还可能发生哪些意外伤害呢?
预设1:被开水烫伤。(相机出示教材绘本图)
预设2:被玻璃割伤。(相机出示教材绘本图)
预设3:抠鼻子结果出鼻血了。
预设4:走楼梯时太匆忙扭伤了脚。
5.讨论交流
四人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境,讨论受伤后的自救自护办法。讨论后交流,其他组学生补充,教师指导。
(1)针对预设1:被开水烫伤后,要第一时间用凉水冲洗或者冰敷烫伤的部位。如果情况严重,要擦烫伤药膏或者立即就医。
学生补充自己烫伤后的处理经历。
教师介绍常见的烫伤种类。(补充绘本故事《煎锅起火了》:牛皮兔亨利好像总是很倒霖,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碰倒热奶茶,烫到了薯片狗,往烤肉架里倒……聪明的大虾猫却能够意识到这些危险,并在面临危险时知道该如何应对。它们在
有趣而又难忘的惊险经历中认识危险,学会处理方法,让自己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2)针对预设2:被割伤后,要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判断应该自己处理还是到医院就医。
补充微课:如何正确给伤口消毒和贴创可贴。
(3)针对预设3;师生合作演演,教师指导出鼻血时该怎么处理。
演一演的过程中,重点纠正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错误做法:头往后仰,乱塞纸卷或者棉花等。
正确做法:人坐直,头部微向前倾,用食指和拇指紧捏鼻翼,冷敷额头或鼻根帮助止血。如果15分钟左右还不能止血,最好去医院进一步处理。
(4)针对预设4:不要乱动,及时冰敷受伤的部位。
微课补充:医学小博士讲解踝关节扭伤后的应急处理方式。
6.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居家生活中意外受伤后的处理方法? (板书:及时处理)
7.补充
当意外发生,家长又不在家时,我们还可以拨打求助电话进行紧急求助。(火警电话: 119;急救电话: 120;报警电话: 110)
三、总结
1.总结
这节课,我们讨论了居家生活中危险是怎么发生的,学习了受伤后的自护自教方式。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树立更强的安全意识,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努力做到“别伤着自己”。
2.读儿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首儿歌。 (课件出示《安全儿歌》)
安全儿歌
我们时刻牢记,不要伤着自己。
远离危险行为,避免意外伤害。
事故一旦发生,保持沉着冷静。
及时告知家长,也可电话求助。
学会自救自护,保障居家安全。
板书设计
别伤着自己
认识危险
告知大人
及时处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