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教案)体育五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教案)体育五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小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为蓝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关注学生动作技能、个体差异及不同层次的练习需求上,教学中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正确判断自我及同伴练习中的动作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掌握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技术。
二、学情分析:
行进间直线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五年级的学生对此项学习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若是练习形式、方法手段过于单调、传统,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篮球失去兴趣,容易引起短暂的注意力分散。因此,在课的设计上要避免枯燥乏味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合作中巩固技能,在兴趣中掌握动作方法。
三、教材分析:
本课所学的行进间直线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篮球原地运球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不仅能够对学生今后学习行进间投篮以及其他篮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篮球比赛的能力,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本课的重点:运球时按压球的部位以及运球时人跟球的位置。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对球的控制。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行进间直线运球与原地运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记住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要领,并且懂得在比赛中的运用。
2. 能由慢到快地完成行进间直线运球,努力做到手按压球的后上方以及球与人的正确位置。
3. 学会比较和探究,乐于帮助同学,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流程设计:
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能力、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选用了多种形式的原地运球---双人一组的合作学练 ---变换节奏的行进间直线运球---“齐心协力”等诸多练习内容,按篮球技术技能掌握和发展规律层层递进,创设篮球学习和练习交流的有效情境,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篮球意识。结合教学评价,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学生团队凝聚力和竞争意识。运用“尝试---讨论---合作学习---检验巩固---拓展”的学练流程,充分发挥教学双主体作用,凸显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练的特点,最终达到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目的。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榜样教学法、导学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法、游戏竞赛法等。
学法:观察法、尝试法、讨论法、合作法、评价法等。
七、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思考:
1.导学穿插、互为渗透
课堂中导、学有机穿插,互为渗透,互为提升。如:发展能力部分,行进间直线运球要领的获得是通过师生若干次导学互换、思维碰撞、层层递进后形成,其间模仿、评价、对比分析等层层深入。课堂教学轻说教、重生成,还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又不放松对课堂效率的追求。
2.尊重个性、关注全面
优化教学使大部分学生能达到预设教学目标,如:学生基本达成行进间直线运球动作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伙伴组,教师在每个环节细微处给予学生鼓励,提示合作的方法,在学生合作探索的进程中,体验进步的快乐。
3.优化评价、激发动力
评价不只是为了证明,更是为了促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通过明确、易操作的结果性、体验性目标评价标准,便于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将会以愉悦的心情、十分的热情投入到学练中,长时间的保持兴奋状态。
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与游戏单元第2课时教案
内 容 设 计 技能动作规格:小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 体能游戏:“齐心协力” 重点:运球时按压球的部位以及运球时人跟球的位置。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对球的控制。
学 练 目 标 知识技能 体能发展 情意表现
了解行进间直线运球与原地运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记住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要领,并且懂得在比赛中的运用。 能由慢到快地完成行进间直线运球,努力做到手按压球的后上方以及球与人的正确位置。 学会比较和探究,乐于帮助同学,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过程/ 时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运动 负荷
密度 强度
激发 兴趣 活跃 情绪 约10 分钟 合作学练 发展能力 约20 分钟 组织竞赛 体验乐趣 约8 分钟 1.课堂常规 2.趣味热身活动 (1)寻找练习区域 (2)游戏:“有球必应” (3)不同形式的运球 (4)拨球找朋友 (5)双人合作运球 (6)运球找位置 1.两人一组练习击地传球。 2.两人一组面对面练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3.利用场地上的直线练习行进间运球 4.合作接力巩固技能 1.体能游戏:“齐心协力” 1.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 (1)要求学生双臂张开托球转圈,寻找空地。 (2)模仿教师动作,看谁反应快。 (3)要求:掌心空出,吸铁石式的运球,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跟着音乐练习运球。 (4)坐下调整呼吸,手指拨球,两人一组,边拨球边找朋友。 (5)两人手掌对手掌运球。 两人肩对肩运球。 两人背对背运球。 (6)要求运球还原成四列横队。 1.两人一组面对面,一人持球练习原地运球,一人徒手做原地运球的动作,听哨声,将球传给对方。 2.教师强调手的触球位置,是在球的后上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后继续练习。 3.增加难度,逐渐加大推球距离。 1.增加运球距离,两人一组面对面练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提醒学生抬头观察,交换位置时从同伴左手边过。 (1)练习边走边运。 (2)练习走跑交替。 (3)练习边跑边运。 2.发现运球时的问题,教师演示正误动作,引出本课第二个难点,运球时人和球的位置,球在人的侧前方。 1.参照篮球场上的直线进行练习,要求:运球时人和球要在线的两侧。 2.节奏变化下原地运球、换手换方向运球、边跑边运。 提醒学生抬头看老师的动作。 1.两人一组合作接力看看30秒完成几次接力。 1.四人一组,三人手拉手,最后一人运球向前,排到排头,将球传至队尾,依次轮换游戏,最后一人过边线游戏结束。 2.原地坐下,从排头开始用双手头上传球得方法,依次向后传球,传完后坐到排尾,直到整组过边线游戏结束。 1.认真听从教师安排,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1)双臂张开,托球转圈寻找空地。 (2)认真模仿老师动作。 (3)根据教师指令努力完成。 (4)放松调整,拨球时手不离球,快速找到自己的朋友。 (5)两人一组练习原地运球。 (6)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1.两人一组,尝试体会击地传球时手的触球位置。 2.通过教师强调后,检查自己的动作,思考怎样推出去的球更直更准。 3.控制好球。 1.二四两组退到边线,听哨声练习运球,交换位置。 由慢到快的练习。 2.仔细观察老师的两种动作,检查自己运球时的动作。 1.运球时人和球要在线的两侧。 2.认真听从教师指令快速做出反应。 既要听,也要看。 1.要求:控制好球,练习时注意人和球的位置,以及手的触球部位,遵守规则。 1.配合默契,做到运球时控制好球,传球接球要准。 2.遵守规则,团结合作。 10-12次 10-14次 6-8次 10-20次 2- 4次 小 中 中 大
稳定情绪 身心放松 约2 分钟 1.放松,静力性拉伸练习体前屈。 2.总结本课 3.归还器材 1.坐位体前屈,深呼吸。 1.总结大家学习表现。 2.师生再见。 1.和学生一起整理场地,归还器材。 1.散点放松。 1.总结学习内容。 2.师生再见。 1.和老师一起整理场地,归还器材。 1次 小
安全卫生措施: 运球时抬头观察 比赛时安全第一 练习密度预计: 平均心率: 所需场地器材: 塑胶篮球场1片、小篮球29只、便携式音响一套。
60% 120次/分
课外学练拓展: 1.了解有关篮球运动的历史、规则。 2.自主复习行进间直线运球技术。
课后反思:课整个过程设计得循序渐进,条理分明,教学手段新颖、有趣,符合学生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尝试、探究、合作学习。游戏比赛,达成了学生掌握行进间直线运球的目标,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总的来说,内容设置和教学手段凸显了“趣”,运动技能教学强调了“序”,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动体现了“真”。从上课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行进间直线运球水平确有了较大的提高,对篮球的热情让人欣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