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盛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唐的盛衰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唐的盛衰唐朝发展情况简表建立发展全盛衰弱灭亡618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907年一、唐朝的开国624年,统一全国617年,太原起义618年, 李渊称帝
定都长安二、贞观之治1.玄武门之变(626年)2.贞观之治①什么是“贞观之治”?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②“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a.吸取隋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b.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c.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魏征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
虚心纳谏, 勇于改过. (1)上图反映了唐朝的哪种制度?
(2)这种制度创立于何时?
(3)这种政治制度有何进步之处?材料: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他在位时,添筑学舍1200间,添加名额满2260员。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来入国学,生徒多至8000余人,学校可称极盛。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三册第124页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哪一项制度?
(2)概括材料对这一制度的评价。③ “贞观之治”的措施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政治清明。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善科举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选拔治国人才。材料:(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政要》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
赋税劳役。
---------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 武则天的统治1.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2.武则天的政绩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史称“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1、原因2、政绩3、表现(1)任用贤人,励精图治。
(2)重视地方吏治
(3)虚心求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李隆基(713~741)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杜甫《垂老别》(1)两首诗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怎样
的社会状况?
(2)上述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农业:筒车曲辕犁《忆昔》------又称水转筒车,是一种利用水流推动转轮来提水灌溉的装置.------节省人力,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功效很大.-----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活,既便于深耕,也节省了畜力.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筒车打马球手工业:丝织品瓷器商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织造特种花纹的凌锦著称于世(益州、扬州).-----制作技艺高超,轻盈而精薄。-----越窑青瓷:“似玉”、“似冰”。-----刑窑白瓷:“似雪”、“似银”。-----唐三彩: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胡人旅者俑
商人俑(胡饼、打马球)思考:为什么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大多出现在王朝统治初年?(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1.经过长期战乱后,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程度破坏,统治秩序并不稳固,因此,客观条件要求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2.统治者吸收前朝灭亡教训,看到人民群众力量,主观上迫使他对生产关系进行部分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如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等。)安史之乱-----唐朝开始由盛转衰1、时间:2、首领:3、影响:安禄山、史思明长达8年,给唐朝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唐玄宗统治后期(755~76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