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心灵故事一位大师潜心修行多年,终于悟道,炼成了 “移山大法”。出名之后,许多善男信女纷纷前来顶礼膜拜,更有不少人要求拜师可法。大师收徒后,每天教他们打坐诵经,担水浇菜,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时间一长,徒弟们学不到真经不免着急。有一天,大师对徒弟们说:“今天我要展示‘移山大法’,都来跟我学吧。〞徒弟们大喜,急忙跟着大师来到山前。大师在山前坐下,闭目合掌,默念咒语,开始施法。大家屏息静气,等待奇迹发生。几个时辰过去了,山头纹丝不动。徒弟们感到莫名其妙。这时,大师站起身来说,这是准备,现在开始移山。说完领着徒弟统到山后面,宣布:移山完成。“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启示如果你希望看到环境改变,那么首先改变自己吧。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也是一种聪明的人生哲学。小玉的困惑小玉是一名性格内向的高一新生,不善言谈,不善交往,不喜欢新环境。在初中时她有几个非常要好的伙伴,然而中考后,她们分别进入了不同的学校就读,相互之间联系很少了,基本上只有周末才能聚一下。刚开学时,小玉总是一个人呆坐着,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有说有笑,自己却无法融入他们的圈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小玉很少说话,总是等别人问她或提到她知道的话题时,才说几句。她自己也曾尝试主动和同学搭话,可是有时说到一半便没人听了,不知是继续说好还是停下来,自己感觉非常尴尬。于是小玉只能趴在桌上,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听着听着,便睡着了。为此她得了个“瞌睡虫”的绰号。后来小玉就干脆远离其他同学,真的爱睡觉了。老师让同学们毛遂自荐竞选班干部,小玉报了语文、化学课代表。但是因为她的语文、化学成绩并不突出,被刷了下来,小玉很困惑,自己怎么才能融入这个崭新的环境呢?思考:你们入学后遇到了哪些适应不良的情况。一、适应的概念一、适应社会适应是一个人逐步接受现实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对个人生活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人长期对社会刺激不能适应,不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反应,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格格不人的心理,容易引起精神变态。二、适应不良的现象曾有同学这样对心理老师说“上课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有时还没反应过来,别人就己经回答出来了,我是不是反应迟钝,还是比别人笨啊?”“自我介绍时,我发现别人爱好广泛,特长很多,而我什么都没有,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以前记忆知识的时候很快,现在发现自己很难记下来,而且很容易忘记,我的记忆力是不是下降了?”类似这样的心声特别多,有一位学生竞把自己的缺点列了好几十条。其实,每一位同学的智商都大体相当,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些人之所以产生这种自卑感,一是对自己缺三全面的评估和了解,总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较,自然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二是在一个新环境里,人们会在潜意识中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也更在意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正是由于过分在意,无形中就夸大了优点和缺点之问、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差,只不过对自己做了自我矮化而己。因而,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不能正确地认识优点与缺点,是导致自我评价偏低的重要原因。01 自我适应不良03 教学方法的不适应一般来说,能顺利进人高中的同学,在初中时学习成绩都是班里比较优秀的,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适应。但是在新的环境里,面对新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语言,有些同学开始会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难免会对自己的情绪和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02 学习任务的不适应进人高中以后,不论在学科课程的数量上还是在知识任务的难度上都比初中增加了许多。面对十几门学科课程和更加复杂的学科知识,学习强度显然比初中要大很多。同时,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和学习任务的改变,学习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但很多学生仍然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就容易导致学习上的不适应。新生进人高中前,大多数曾久居一地,流动性不大,周围都是孩提伙伴或同窗好友。跨进高中,周围的人来自全县、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素味平生。语音、生活习俗也不尽相同,彼此缺乏了解,一时难以沟通思想情感。有些人难免产生孤独感,想家,想老同学,想老朋友。性格外向的同学见面就熟,毫不掩饰地暴露自己,但又容易因一此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从猜疑到忌恨,与新交的朋友产生隔膜。还有一些新生自尊心太强或心胸狭隘,当不愉快发生之后,虽有和解诚意但又碍于面子而缺三勇气,因而陷人无端的苦闷之中,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和孤独感。04 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合作讨论:我将采取哪些方式来适应新的人际环境呢?我将采取哪些方式来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呢?我将采取哪些方式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呢?我将采取哪些方式与人交往呢?三、适应方法应该看到,从现在开始你已经是一名高中学生了,不再是过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懵懂少年,初具了成年人的基本条件。成年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责任、约束、承受。过去近乎天真的无知、撒娇、轻率、任意、逃避,应该随风而去,你即将迎来人生最辉煌灿烂却又非常严肃的阶段。从此以后,你要承担起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重担,要准备吃苦、任怨、吃亏,要学会随和、迁就、利人,要善于担当、面对、忍耐。而所有这一切就是要结束自己心理上的断奶期,成为一个“新”人,一个“大”人,一个“责任”人。当然,如果你舍不得改变过去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舍不得离开父母这棵为你遮风避雨的大树,那么你就是熬到白发三千丈,也依然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01 调整心态,迈向新境02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从个人角度来讲,有些习惯可能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的。但在集体生活中,却可能是不合理的。比如有人习惯于大声说话,尤其是在兴奋或紧张时更加明显。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影响,却会妨碍别人学习或休息。所以要改掉大声喧哗的习惯。这也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再比如有汗脚的人容易脚臭,那就要每天洗脚换袜子,别影响同学的正常生活。把不良习惯改得越彻底,就越会受到人们的欢迎。03 尽可能帮助别人人们对热心人总是抱有好感,尤其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印象会更加深刻。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给富人一座金山银山,不如在他落难时给他一粥一饭。当然,最重要的,帮助别人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于人,而是应该从中体验到内心深处的快乐感和幸福感,并且培养成为自己终身的好习惯。04 学会用别人的语言表达高中生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因而对群体语言有很强的认同感,有的同学圈子里还会创造出独特的语言模式。就像网络语言一样,使用“热词”就会取得网友的好感。所以,平时你要注意同学们的说话习惯和用词特点,交流时用他们喜欢的语言表达,会增进对方对你的亲切感。05 为自己起个昵称一般亲密的人之间才会以呢称相呼。你把呢称介绍给别人,就是表达一种友好的意向。这对迅速拉近双方的距离十分有效。如果有一位陌生的同学与你打招呼:“嗨,你好!我叫刘文加,以后叫我加加好了!”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位同学挺好接近的?06 要有不同的朋友圈子在新环境中,具有相同背景、相同爱好、相同地域、相同语言、相同性格等个体或社会元素的人容易成为朋友。但正因为如此,这些元素也容易成为与他人形成隔阂的原因。使人产生“这些人与我们不同”“他们只喜欢与圈子内的人交往” 的想法。所以应该有不同的朋友圈子,尽可能与同学们建立广泛的友谊。07 主动交流越是在陌生的环境,越要主动交往,这是一条重要法则。有人害怕说错话或是被冷漠,总是希望别人先主动。其实高傲自大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在这种场合也是跟你一样的想法。结果你看他,他看你,都觉得对方像“刺猬”,谁都怕被扎着,只好越躲越远。其实彼此都是温顺的“大花猫〞,希望对方来抚摸。08 分享小秘密主动与同学分享一些自己的小秘密,如未来的打算,过去的糗事,面临的尴尬等,都会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因为只有知心朋友才会分享秘密,你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会使他觉得你已经把他当作知心朋友了,必然会对你产生亲切感。1.( )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2.( )每到一个新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3.( )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4.( )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它能调动我的积极性。5.( )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6.( )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7.( )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8.( )在正式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9.( )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10.( )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11.( )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12.( )和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13.( )与别人争论时我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怎样反驳对方。14.( )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15.( )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时也会出错。16.( )在决定胜负关键时刻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镇定下来。17.( )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18.( )在嘈杂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很高。19.( )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20.( )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适应能力测量规则:请在旁边题目中,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1计分方法:单号题,选是“—2”分,选否“+2”分双号题,选是“+2”分,选否“—2”分结果:如果20分以上,说明你的心理适应性较强,能较顺利融入新环境;如果5~19分,说明你的心理适应性一般,要较长时间才能融入新环境:如果在4分以内,说明你的心理适应性可能很差,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活动 寻人行动要求学生根据“寻人信息卡”上的信息,在5分钟之内找到具有该特征的人,简单交流后签名。序号 特征 签名 序号 特征 签名1 穿39号鞋 13 补过牙2 会打篮球 14 穿黑色袜子3 有白头发 15 喜欢周杰伦的歌4 去过北京 16 喜欢打游戏5 骑自行车上学 17 体重54公斤6 身高170 18 喜欢蓝色7 妈妈是教师 19 喜欢爬山8 运动会获过奖 20 不是本地人9 四月出生 21 养宠物10 擅长游泳 22 理科比较强11 当过志愿者 23 有过手术经历12 戴眼镜 24 爱踢足球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