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本文中涉及到《二十四孝图》中的哪些故事?请按照鲁迅对它们的态度分类。
故事 鲁迅的态度
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 陆绩怀橘 勉励效仿
哭竹生笋 可疑
卧冰求鲤 有性命之虞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不解、反感
子路家境贫困时,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把米背给父母。后遂用“负米、负米百里”等表示奉养父母或为奉养父母在外谋求禄米。
子路负米
东汉时期,黄香九岁母亲就去世了。他年纪虽然小,但是很懂得孝道。为照顾父亲,在夏天炎热的时候,小黄香拿着扇子站在父亲的身边,把枕头和席子扇得凉凉的,把蚊虫轰得远远的,然后再恭恭敬敬地请父亲睡觉。冬天天冷,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把冷被窝暖好后,请父亲来睡觉。这样的饿举动对成年人来说都很难,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更不容易,可是黄香确实做到了,真是难能可贵。
黄香扇枕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堕地。术笑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陆绩怀橘
孟宗,字恭武,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月思笋煮羹食。宗
哭竹生笋
哭竹生笋
无计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哭竹生笋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卧冰求鲤
不同版本的“老莱娱亲”及鲁迅的态度
版本 故事 态度
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一本日本小田海仙所画的本子
师觉授《孝子传》云 《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
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
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 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
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鲁迅对“老莱娱亲”这个故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反感。因为年近七十的老莱学儿童啼哭以讨父母的欢心,却用“诈跌”的手段,让人觉得非常虚伪;同时鲁迅认为欺诈手段也不符合儿童的心理,鲁迅认为老莱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人觉得做作、恶心。
不同版本的“郭巨埋儿”
版本 故事 态度
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刘向《孝子传》
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重点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指斥什么?形象地揭露了什么?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是不是反对孝道的文章?
不是。作者并不反对孝道,只是对中国古代孝道深表怀疑。文章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暴,对中国古代儿童的怜悯和同情。孝顺是优秀的品质,但不能过分虚假,不然就变的愚不可及了。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为什么得到二十四孝图后即高兴又扫兴?
高兴的是:鬼少人多;归我一人独有;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扫兴的是:知道孝道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鲁迅认为儿童应该读怎样的书?请从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可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
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图文并茂,符合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
印刷精美,充满童趣,能吸引孩子
内容丰富,贴近孩子生活,启发孩子追求真善美
鲁迅仅仅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
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
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罪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对当时反对白话 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总结归纳
【主题思想】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