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1 《测量》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测量的方法,能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测量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应用能力。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重、难点1.重点:测量的方法2.难点:能运用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关键:经历探索测量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应用能力。研讨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很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测量方法?1.利用太阳光测出旗杆的高度:2.利用镜子的反射:方法提炼:构造可以测量的与实物三角形 的小三角形,利用的性质计算出所求线段的长。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想一想:如果就你一个人,又遇上阴天,那么怎样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呢?试一试:P86页“试一试”解:依题意得△ ∽△ , 四边形ADEC是 ,且∠BAC= , DE= ,AD= ,量得B′C′= , A′C′=∵矩形ADEC∴AC=DE= ,CE=AD=∵△ ∽△∴∴解得BC=∴BE=三、范例讲解,应用新知例:如图,一棵树被台风吹得从B处拦腰折断,树梢着地处C距离树的底部A的长为6米,并且测得它与地面所成的角为40°,你能测量出原树的高吗?四、合作探究,拓展新知图(甲)是A商场的自动扶梯,图(乙)是B商场的自动扶梯,请大家想一想,哪一个角自动扶梯比较陡?五、小结反思,升华新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被测物的高度。六、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度.(2)如图,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两岸岸边各有一排树,每排树相邻两棵的间距都是10米,在这岸离开岸边16米的A处看对岸,看到对岸两棵树B、C的树干恰好被这岸两棵树D、E的树干遮住,这岸的两棵树D、E之间有一棵树,B、C之间有四棵树,求河C、D的宽。作业布置:课本P87习题24.1第2、3题.教学反思:D画出几何模型A图1FECBC画出几何模型A图2DBEABC40°6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