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件(27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件(27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复习与总结
课标要求
2.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2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备考指导
能够描述近代中国艰辛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道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中共八大确立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能够结合历史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深刻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坚定制度自信。
考情解读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必备知识
一、总结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及选取的革命道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成就
总结三: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为何不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总结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及选取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总结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领导阶级新——由无产阶级领导;
革命前途新——建立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范畴新——属于无产阶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
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1840--1919
1949--1956
1919--1949
近代社会性质
中国革命
民主
革命
社会主义
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中国革命过程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全面剖析
拥有革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民族矛盾)
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民主矛盾)
3. 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站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富起来,社会主义革命)
4. 积极探索:
过程:各种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失败原因:缺乏先进阶级力量的领导;
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脱离群众;
不符合中国国情
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另辟新路。为什么?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1. 指导思想:
2. 开端: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五四运动
3.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4. 革命道路、阶段: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阶段: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标志:1949新中国成立
意义:
5. 胜利的标志和意义:
6. 性质、特点、两步走: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必然趋势。
特点:领导阶级新,革命前途新,革命范畴新
1.(2022·山东·模拟预测)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在此条件下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政治制度,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
③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让中国社会缓慢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④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2022·全国·模拟预测)2021年是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他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五四运动中他积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五四运动( )
①具有进步性但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敞开了大门
④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够彻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新中国成立
新民民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社会 属性
政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经济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生产力水平低
生产关系
(鱼龙混杂)
不属于
社会主
义的经
济因素
“一化”
”三改“
过渡时期总路线
提高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为什么必须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补充知识)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公有制生产关系不可能直接在私有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只有先推翻旧政权,建立人民的政权,才能在这个政权保护下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2.历史必然性(由国情和国际形势决定)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总结
【典题研磨】
【典例3】(2022·山东·模拟预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今中外的世道变迁、沧海桑田。下列口号能够记录“三大改造”时期特征的是( )
A.阶级消灭,个人愉快
B.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C.钢铁成山天也矮,看你服输不服输
D.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答案】A
【解析】A: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A符合题意。B: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后期,故B不符合题意。C:钢铁成山天也矮,看你服输不服输描述的是大跃进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D: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描述的是文革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典题研磨】
【典例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班学生以“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乙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丙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基本确立
丁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答案】C
【解析】甲丁: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完成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甲丁入选。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故乙错误。丙:三大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故丙错误。故本题选C。
【典题研磨】
【典例5】(2022·山东枣庄·高三期末)2021年春季,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一百年以后的中国,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革命先驱、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激昂话语,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发现真理的喜悦,以及信仰的纯真、初心的美好。百年历程,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用胜利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是( )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④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说法错误。②:新中国的成立时,并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②排除。③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均体现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模拟检测
6.(2021天津高一期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下列不属于.“-化三改”的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D
[详解] AB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 ,是指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I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1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ABC不选。D :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是”一化三改"的内容,故D入选。故本题选D。
模拟检测
7.(2021.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
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所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符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详解]③④: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苦苦追寻救国良方,但是无-成功,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的新中国,确定了社会主义,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所作出的决定性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符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③④正确。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①错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非偶然,错误。本题选B项。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成就
工业方面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结论: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农业方面 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民生方面 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文化建设 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跟踪训练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人先后做过“英国梦”、“美国梦”、“俄国梦”等众多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
“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一路走到1949年”使“民族复兴梦”牢靠起来的?
[答案] 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解析]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从革命道路的探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角度组织答案。
模拟检测
9.(2021.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 是-场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 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铸就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变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是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一部分。
模拟检测
10(2021.云南二期末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 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过十年发展,同1956年相比 , 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965年已经实现原油的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批工业逐步建设起来 ,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等。新中国仅用2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分析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分析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 题目限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材料中,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故可以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艰辛探索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故可以从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的角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